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3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包括主板,主板内隔层的布层有之间有栅格网,主板两侧设有夹板和插板,夹板与插板通过螺栓相连,主板两侧面有插槽,两相邻主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两侧有与插槽相匹配的凸起,通过将隔层设为两层布层并在之间增设栅格网,不仅在灌装砂浆时,栅格网可有效避免布层被撕裂,灌装完成后,栅格网可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主板两侧的夹板和插板可在安装时拼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面上,连接块可在主板通过螺栓连接完成后填充两相邻主板之间的缝隙,起到隐藏螺栓,平整表面的作用;连接块内填充保温材料可使连接处具有与主板处相同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外墙在建造过程中,采用先搭建模板,在模板内填充建筑砂浆,待建筑砂浆凝固后,再拆除模板,粘贴保温层、涂覆抹面砂浆,这种方式在拆除模板时费时费力,且粘贴的保温层容易出现撕裂和脱落。中国专利CN201720280103.7公开了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模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的外面层、保温层和内面层;外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砂浆层、第一网格布层、第二砂浆层、第二网格布层和第三砂浆层,第三砂浆层设置于靠近保温层的一侧,第一砂浆层远离保温层的一侧开设有横竖交错的第一沟槽;内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四砂浆层、第三网格布层和第五砂浆层,第四砂浆层设置于靠近保温层的一侧,第五砂浆层远离保温层的一侧开设有横竖交错的第二沟槽;内面层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模板的通孔,通孔中预埋有用于固定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模板的锚栓;本技术方案存在两相邻砂浆层之前的隔层为布层,缺少支撑,在灌装砂浆时容易出现隔层撕裂的情况,且该模板上设有通孔以供安装,会造成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内有多个砂浆层,两相邻砂浆层之间有隔层,所述隔层为布制隔层,所述主板内由前面板向背面板依次为抹面层、找平层、粘结层、过渡层、保温层和粘结加强层,所述隔层的布层有两层,所述布层之间有由纵横分布的支柱组成的栅格网,所述主板两侧设有夹板和插板,所述夹板与所述插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主板两侧面有位置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所述保温层上,两相邻所述主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顶部开通的壳体,所述连接块两侧有与所述插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连接块内有隔板,所述连接块内在所述隔板两侧分别填充连接保温层和连接抹面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抹面层为抗裂砂浆,所述找平层、所述粘结层和所述粘结加强层为聚合物砂浆,所述过渡层为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所述保温层为硬泡聚氨酯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和所述插板内有聚合物砂浆填料;所述连接块内在所述隔板的所述凸起一侧填充有硬泡聚氨酯,另一侧填充有抗裂砂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为前后分布的两块板,两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插板厚度相同,所述夹板与所述插板等宽,所述夹板上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外侧有与所述螺栓的沉头尺寸相匹配的沉孔,所述沉孔为腰型;所述插板上有螺栓孔,所述腰型孔位于所述夹板中线处,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插板中线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槽为顶部贯穿,底部封闭式插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隔层设为两层布层并在之间增设栅格网,不仅在灌装砂浆时,栅格网可有效避免布层被撕裂,灌装完成后,栅格网可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主板两侧的夹板和插板可在安装时拼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面上,连接块可在主板通过螺栓连接完成后填充两相邻主板之间的缝隙,起到隐藏螺栓,平整表面的作用;连接块内填充保温材料可使连接处具有与主板处相同的保温效果。进一步的,腰型孔处设置沉孔,使螺栓沉头嵌入,使夹板外表面无凸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主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复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板、2-夹板、3-连接块、4-腰型孔、5-沉孔、6-插板、7-插槽、8-凸起、9-隔板、10-抹面层、11-找平层、12-粘结层、13-过渡层、14-保温层、15-粘结加强层、16-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内有多个砂浆层,两相邻砂浆层之间有隔层,所述隔层为布制隔层,所述主板1内由前面板向背面板依次为抹面层10、找平层11、粘结层12、过渡层13、保温层14和粘结加强层15,所述隔层的布层有两层,所述布层之间有由纵横分布的支柱组成的栅格网,所述主板1两侧设有夹板2和插板6,所述夹板2与所述插板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主板1两侧面有位置相对应的插槽7,所述插槽7位于所述保温层14上,两相邻所述主板1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为顶部开通的壳体,所述连接块3两侧有与所述插槽7相匹配的凸起8,所述连接块3内有隔板9,所述连接块3内在所述隔板9两侧分别填充连接保温层和连接抹面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抹面层10为抗裂砂浆,所述找平层11、所述粘结层12和所述粘结加强层15为聚合物砂浆,所述过渡层13为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所述保温层14为硬泡聚氨酯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2和所述插板6内有聚合物砂浆填料;所述连接块3内在所述隔板9的所述凸起8一侧填充有硬泡聚氨酯,另一侧填充有抗裂砂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2为前后分布的两块板,两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插板6厚度相同,所述夹板2与所述插板6等宽,所述夹板2上有腰型孔4,所述腰型孔4外侧有与所述螺栓的沉头尺寸相匹配的沉孔5,所述沉孔5为腰型;所述插板6上有螺栓孔16,所述腰型孔4位于所述夹板2中线处,所述螺栓孔16位于所述插板6中线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槽7为顶部贯穿,底部封闭式插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在主板1的保温层14内填充硬泡聚氨酯板,将主板1紧贴水泥外墙面,将螺栓穿过腰型孔4并固定在墙面上,固定完成时,螺栓沉头嵌入沉孔5中,将相邻主板1的夹板2对准上一块主板1的插板6拼接,并上下对齐,使用螺栓将两块主板1固定在墙面上,对上一块主板1进行砂浆填充,抹面层10内填充抗裂砂浆,找平层11、粘结层12和粘结加强层15内填充聚合物砂浆,过渡层13内填充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在连接块3内凸起8一侧填充硬泡聚氨酯板,将凸起8对准插槽7由上而下插在两相邻主板1之间,以相同方式安装其他主板1。本技术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内有多个砂浆层,两相邻砂浆层之间有隔层,所述隔层为布制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内由前面板向背面板依次为抹面层(10)、找平层(11)、粘结层(12)、过渡层(13)、保温层(14)和粘结加强层(15),所述隔层的布层有两层,所述布层之间有由纵横分布的支柱组成的栅格网,所述主板(1)两侧设有夹板(2)和插板(6),所述夹板(2)与所述插板(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主板(1)两侧面有位置相对应的插槽(7),所述插槽(7)位于所述保温层(14)上,两相邻所述主板(1)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为顶部开通的壳体,所述连接块(3)两侧有与所述插槽(7)相匹配的凸起(8),所述连接块(3)内有隔板(9),所述连接块(3)内在所述隔板(9)两侧分别填充连接保温层和连接抹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内有多个砂浆层,两相邻砂浆层之间有隔层,所述隔层为布制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内由前面板向背面板依次为抹面层(10)、找平层(11)、粘结层(12)、过渡层(13)、保温层(14)和粘结加强层(15),所述隔层的布层有两层,所述布层之间有由纵横分布的支柱组成的栅格网,所述主板(1)两侧设有夹板(2)和插板(6),所述夹板(2)与所述插板(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主板(1)两侧面有位置相对应的插槽(7),所述插槽(7)位于所述保温层(14)上,两相邻所述主板(1)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为顶部开通的壳体,所述连接块(3)两侧有与所述插槽(7)相匹配的凸起(8),所述连接块(3)内有隔板(9),所述连接块(3)内在所述隔板(9)两侧分别填充连接保温层和连接抹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抹面层(10)为抗裂砂浆,所述找平层(11)、所述粘结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洪
申请(专利权)人:普莱斯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