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3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置有若干列,若干列所述墙体均由若干个砖块框上下拼接形成,所述砖块框左端开有卡槽,且卡槽为T型结构,所述砖块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与卡槽相匹配,所述砖块框前端刻有标砖纹,所述砖块框内腔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且两个固定组件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墙体内设置有两个钢筋,且两个钢筋分别贯穿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墙体内腔填充有再生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实现砖块框的横向拼接,通过设置限位孔和限位柱实现砖块框的竖向拼接,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实现钢筋的固定,通过设置泡沫内芯层提高墙体的保温能力,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特别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即在保温节能墙体框架中灌注再生混凝土形成的墙体,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有效缓解了骨料供求矛盾和减少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在现有的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中有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拼接式结构大多只能满足墙体的横向拼接,而墙体的内部的竖向拼接存在缺陷,影响整个墙体的质量;2、现有的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中大多没有设置钢筋的固定组件,在浇筑再生混凝土时还需要进行扎绑钢筋,导致施工时间长,施工效率低;3、现有的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在进行砖块框拼接时,砖块框之间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整个墙体的水平度和质量,不实用;4、现有的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保温效果不好,且整体的美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置有若干列,若干列所述墙体均由若干个砖块框上下拼接形成,所述砖块框左端开有卡槽,且卡槽为T型结构,所述砖块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与卡槽相匹配,所述砖块框前端刻有标砖纹,所述砖块框内腔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且两个固定组件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墙体内设置有两个钢筋,且两个钢筋分别贯穿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墙体内腔填充有再生混凝土。优选的,所述砖块框上端开有上下贯通的灌浆口,所述砖块框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灌浆口前口壁和灌浆口后口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远离砖块框一侧的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远离套管的一侧弧面与灌浆口外侧口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砖块框下端四角均开有限位孔,且四个限位孔分别位于四个限位柱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砖块框从外到内依次为第二保护层、编织钢网层、泡沫内芯层和第一保护层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限位柱的直径,所述限位孔的高度等于限位柱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通过砖块框上的卡块和卡槽实现墙体的横向拼接,且T型结构的卡块使得两个砖块框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减少后期的加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砖块框架上的限位柱和限位孔实现砖块框架的竖向拼接,再通过钢筋贯穿墙体进一步加强墙体的竖向拼接强度,最后向墙体中的灌浆槽灌入再生混凝土,从而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整个墙体横向强度和竖向强度均得到加强,有效提高墙体的质量;2、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通过固定组件来固定钢筋,在进行安装钢筋时,只需将钢筋插入到套管中,再将钢筋的首位进行扎绑固定,即不需要将钢筋与每个砖块框进行扎绑,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同一列墙体中的套管均处于同一个位置,避免钢筋出现弯曲现象,影响墙体的质量;3、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中的砖块框架进行拼接时,横向拼接通过卡块和卡槽进行定位,竖向拼接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孔进行定位,整个拼接过程不容易发生偏移,确保了墙体的质量和水平度;4、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中的砖块框主要由泡沫内芯层,泡沫内芯层有良好的保温功能,且泡沫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使用,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来保护泡沫内芯层,通过设置编织钢网层加强砖块框架的强度,避免泡沫内芯层遭到破损影响其保温功能,通过设置标砖纹提高墙体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砖块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砖块框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的砖块框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砖块框;3、卡槽;4、卡块;5、标砖纹;6、钢筋;7、再生混凝土;8、固定组件;21、限位柱;22、灌浆口;23、限位孔;24、第一保护层;25、泡沫内芯层;26、编织钢网层;27、第二保护层;81、套管;82、第一固定板;83、第二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包括墙体1,墙体1设置有若干列,若干列墙体1均由若干个砖块框2上下拼接形成,砖块框2左端开有卡槽3,且卡槽3为T型结构,砖块框2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4,且卡块4与卡槽3相匹配,砖块框2前端刻有标砖纹5,砖块框2内腔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8,且两个固定组件8呈左右对称分布,墙体1内设置有两个钢筋6,且两个钢筋6分别贯穿两个固定组件8,墙体1内腔填充有再生混凝土7。砖块框2上端开有上下贯通的灌浆口22,砖块框2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限位柱21和限位孔23共同起到砖块框2竖向拼接的定位、固定作用。固定组件8包括套管81,套管81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2,且两个第一固定板8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灌浆口22前口壁和灌浆口22后口壁固定连接,套管81远离砖块框2一侧的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83,且第二固定板83远离套管81的一侧弧面与灌浆口22外侧口壁固定连接,套管81的长度等于砖块框2的高度,套管81的内腔管径大于钢筋6的直径,套管81起到限位、固定钢筋6的作用。砖块框2下端四角均开有限位孔23,且四个限位孔23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设置有若干列,若干列所述墙体(1)均由若干个砖块框(2)上下拼接形成,所述砖块框(2)左端开有卡槽(3),且卡槽(3)为T型结构,所述砖块框(2)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4),且卡块(4)与卡槽(3)相匹配,所述砖块框(2)前端刻有标砖纹(5),所述砖块框(2)内腔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8),且两个固定组件(8)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墙体(1)内设置有两个钢筋(6),且两个钢筋(6)分别贯穿两个固定组件(8),所述墙体(1)内腔填充有再生混凝土(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设置有若干列,若干列所述墙体(1)均由若干个砖块框(2)上下拼接形成,所述砖块框(2)左端开有卡槽(3),且卡槽(3)为T型结构,所述砖块框(2)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4),且卡块(4)与卡槽(3)相匹配,所述砖块框(2)前端刻有标砖纹(5),所述砖块框(2)内腔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8),且两个固定组件(8)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墙体(1)内设置有两个钢筋(6),且两个钢筋(6)分别贯穿两个固定组件(8),所述墙体(1)内腔填充有再生混凝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框(2)上端开有上下贯通的灌浆口(22),所述砖块框(2)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套管(81),所述套管(81)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鸣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