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443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以解决传统缆索穿过锚锭工艺施工繁琐、锚具检修不便的问题。装置包括锚锭和锚箱;锚箱包括一组外侧板、一组内侧板,内侧板设在外侧板之间,外侧板之间设有横板、一组内侧板将横板分隔成三段;横板和内侧板前表面设有前端孔板,横板和内侧板后表面设有后端孔板,内侧板下部设有缆索卡板;缆索穿过内侧板与前端孔板、后端孔板、以及缆索卡板形成的安装孔,并与缆索锚具连接;锚锭上设有一组预埋件,预埋件与外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锚箱的改进配合,可以避免建造大型混凝土锚锭,减少施工作业量和工期;在兼顾缆索线形的情况下,施工便捷、检修简便,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桥梁的建造越发注重美观性,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悬索桥相比混凝土梁桥有更大的净空,线形更加美观,更容易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因此城市景观桥、人行桥等大多采用悬索桥桥型。由于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自身特殊的构造,需要有锚固缆索的巨大锚锭来传递力。锚锭自身体积大,缆索穿过锚锭锚固在锚锭的背侧或锚固在锚锭中,施工较为繁琐,锚具检查与更换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以解决传统缆索穿过锚锭工艺施工繁琐、锚具检修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包括锚锭和锚箱;锚箱包括一组外侧板、一组内侧板,内侧板设在外侧板之间,外侧板之间设有横板、一组内侧板将横板分隔成三段;横板和内侧板前表面设有前端孔板,横板和内侧板后表面设有后端孔板,内侧板下部设有缆索卡板;缆索穿过内侧板与前端孔板、后端孔板、以及缆索卡板形成的安装孔,并与缆索锚具连接,缆索锚具直径大于安装孔的外径,以确保缆索锚具卡设在前端孔板侧部;锚锭上设有一组预埋件,预埋件与外侧板连接。进一步的,前端孔板表面设有凸起的缆索锚具限位块,缆索锚具限位块形状、大小与缆索锚具相适配,并将缆索锚具卡设在其中。进一步的,外侧板和内侧板上表面设有盖板。进一步的,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设有多组加强板。进一步的,预埋件与外侧板焊接或者锚固连接。进一步的,锚锭为混凝土预制或者钢预制锚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将缆索先锚固在锚箱中,通过锚锭上的预制板与锚箱的外侧板进行连接,锚锭可以尽可能的缩小化,缆索也不再需要穿过锚锭,锚具检查与更换变得简单易行;锚箱为预制件,只有缆索卡板与内侧板之间的连接、预制板与外侧板之间的连接,这两部分需要现场焊接或者锚固,大大减少现场施工量,同时使得张拉施工更加便捷;预制板的长度可以根据设计与施工情况灵活调整,随之锚锭的位置也方便根据现场需求进行调整。(2)缆索锚具限位块的设置,对缆索锚具进行限位,防止施工和运营中的移位带来的潜在风险;盖板使整个锚箱上方尽可能封闭,防止运营中的雨水侵蚀,增加锚箱的使用寿命;加强板保证整个锚箱的强度,在张拉中保证设备整体的安全性。(3)本技术通过锚箱的改进配合,可以避免建造大型混凝土锚锭,也可用小型钢锚锭代替,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施工作业量和工期;在兼顾缆索线形的情况下,施工便捷、检修简便,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视角的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中锚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视角的锚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缆索和缆索锚具与锚箱的装配图。附图标记如下:1-外侧板;2-盖板;3-横板;4-内侧板;5-加强板;6-缆索卡板;7-前端孔板;8-后端孔板;9-缆索锚具限位块;10-缆索锚具;11-缆索;12-锚锭;13-预埋件;14-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包括锚锭和锚箱;锚箱包括一组外侧板1、一组内侧板4,内侧板4设在外侧板1之间,外侧板1和内侧板4上表面设有盖板2,进一步的,外侧板1和内侧板4之间设有多组加强板5;外侧板1之间设有横板3、一组内侧板4将横板3分隔成三段;横板3和内侧板4前表面设有前端孔板7,横板3和内侧板4后表面设有后端孔板8,内侧板4下部设有缆索卡板6。缆索11穿过内侧板4与前端孔板7、后端孔板8、以及缆索卡板6形成的安装孔14,并与缆索锚具10连接,缆索锚具10直径大于安装孔14的外径,以确保缆索锚具10卡设在前端孔板7侧部;为了限位,前端孔板7表面设有凸起的缆索锚具限位块9,缆索锚具限位块9形状、大小与缆索锚具10相适配,并将缆索锚具10卡设在其中。锚锭12为混凝土预制或者钢预制锚锭,锚锭12上设有一组预埋件13,预埋件13与外侧板1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锚固连接。施工前,按结构预制锚锭12和锚箱,其中锚锭12的预埋件13根据现场施工需求确定;锚箱的缆索卡板6暂时不安装。施工中,将缆索11穿过内侧板4与前端孔板7、后端孔板8、以及缆索卡板6形成的安装孔14,并与缆索锚具10锚固,同时使得缆索锚具10卡入缆索锚具限位块9中央,保证其稳定性;再将缆索卡板6焊接在内侧板4之间,将缆索11限位在安装孔14中,保证其在锚箱中的稳定性。预埋件13与锚箱的外侧板1;形成整体,将缆索的受力传递到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包括锚锭(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箱;/n所述锚箱包括一组外侧板(1)、一组内侧板(4),所述内侧板(4)设在外侧板(1)之间,所述外侧板(1)之间设有横板(3)、所述一组内侧板(4)将横板(3)分隔成三段;所述横板(3)和内侧板(4)前表面设有前端孔板(7),所述横板(3)和内侧板(4)后表面设有后端孔板(8),所述内侧板(4)下部设有缆索卡板(6);/n缆索(11)穿过内侧板(4)与前端孔板(7)、后端孔板(8)、以及缆索卡板(6)形成的安装孔(14),并与缆索锚具(10)连接,所述缆索锚具(10)直径大于安装孔(14)的外径,以确保缆索锚具(10)卡设在前端孔板(7)侧部;/n所述锚锭(12)上设有一组预埋件(13),所述预埋件(13)与外侧板(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缆索锚固装置,包括锚锭(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箱;
所述锚箱包括一组外侧板(1)、一组内侧板(4),所述内侧板(4)设在外侧板(1)之间,所述外侧板(1)之间设有横板(3)、所述一组内侧板(4)将横板(3)分隔成三段;所述横板(3)和内侧板(4)前表面设有前端孔板(7),所述横板(3)和内侧板(4)后表面设有后端孔板(8),所述内侧板(4)下部设有缆索卡板(6);
缆索(11)穿过内侧板(4)与前端孔板(7)、后端孔板(8)、以及缆索卡板(6)形成的安装孔(14),并与缆索锚具(10)连接,所述缆索锚具(10)直径大于安装孔(14)的外径,以确保缆索锚具(10)卡设在前端孔板(7)侧部;
所述锚锭(12)上设有一组预埋件(13),所述预埋件(13)与外侧板(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立磊于洪波刘世忠朱德强陈缔欣王纪源刘伟王亚根韦朋余王威王文哲缪其伍屈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