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33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包括支撑架、分丝箱,支撑架上设有分丝箱,分丝箱内转动连接有绞龙,绞龙由驱动电机驱动,分丝箱左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分丝箱右端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纺丝圆盘,出料口与纺丝圆盘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纺丝圆盘上开设有多组筛孔,与筛孔位置相对应处设置分丝管道,分丝管道出口处设有收集机构;通过采用递减式绞龙,能够将竹纤维原料进行挤压分丝,使分出来的竹纤维丝更加均匀,强度相同;通过采用纺丝圆盘,能够制备不同规格的竹纤维丝,提高适配性;通过采用收集机构,能够将分丝后的竹纤维进行自动收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纤维加工
,具体为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
技术介绍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目前常用的竹纤维分丝设备采用的是双螺旋搓磨分丝机,其经多个开槽高硬度交叉刀辊的挤压、揉搓、撕裂将物料处理成丝绒状,但是其生产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丝粗细尺寸不相同,影响纤维丝的强度;竹纤维丝在分丝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收集缠绕,增加了劳动强度,机械化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以解决竹纤维丝分丝不均匀,人工劳动强度大,机械化较低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分丝箱,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分丝箱,所述分丝箱内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分丝箱左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丝箱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纺丝圆盘,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纺丝圆盘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纺丝圆盘上开设有多组筛孔,与所述筛孔位置相对应处设置分丝管道,所述分丝管道出口处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丝箱与所述绞龙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丝管道成放射状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绞龙包括主轴和多组叶片,两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自左向右递减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缠绕电机、绕线辊、连接轴,所述绕线辊与所述分丝管道出口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缠绕电机通过所述绕线辊驱动所述连接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左端与所述缠绕电机连接,所述连接轴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绕线辊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线辊为工字形辊,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圆辊,所述圆辊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机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缠绕电机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采用递减式绞龙,能够将竹纤维原料进行挤压分丝,使分出来的竹纤维丝更加均匀,强度相同;通过采用纺丝圆盘,能够制备不同规格的竹纤维丝,提高适配性;通过采用收集机构,能够将分丝后的竹纤维进行自动收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效率。进一步的,绕线辊采用工字形辊,能够防止竹纤维丝在缠绕过程中滑落,避免竹纤维缠绕不均;连接轴与绕线辊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便于绕线辊的拆卸和安装;分丝管道成放射状分布,便于对竹纤维丝的缠绕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纺丝圆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集机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分丝箱、3-进料口、4-驱动电机、5-绞龙、6-出料口、7-纺丝圆盘、8-分丝管道、9-收集机构、10-缠绕电机、11-绕线辊、12-连接轴、13-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1、分丝箱2,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所述分丝箱2,所述分丝箱2内转动连接有绞龙5,所述绞龙5由驱动电机4驱动,所述分丝箱2左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分丝箱2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纺丝圆盘7,所述出料口6与所述纺丝圆盘7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纺丝圆盘7上开设有多组筛孔,与所述筛孔位置相对应处设置分丝管道8,所述分丝管道8出口处设置有收集机构9,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13。本实施例中,所述分丝箱2与所述绞龙5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本实施例中,所述分丝管道8成放射状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绞龙5包括主轴和多组叶片,两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自左向右递减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机构9包括缠绕电机10、绕线辊11、连接轴12,所述绕线辊11与所述分丝管道8出口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缠绕电机10通过所述绕线辊11驱动所述连接轴1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2左端与所述缠绕电机10连接,所述连接轴12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绕线辊11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2相配合的螺纹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辊11为工字形辊,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圆辊,所述圆辊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2相配合的螺纹孔。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13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机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4和所述缠绕电机10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竹纤维原料从进料口3处加入,通过控制装置13,控制驱动电机4工作,带动绞龙5转动,将竹纤维原料向出料口6处挤压,竹纤维原料经过纺丝圆盘7分丝,竹纤维丝从纺丝圆盘7中进入分丝管道8内,控制缠绕电机10工作,通过连接轴12带动绕线辊11工作,竹纤维丝通过分丝管道8缠绕在绕线辊11上,缠绕完成后,停止缠绕电机10工作,将绕线辊11与连接轴12分离,换上新的绕线辊11继续对竹纤维丝的缠绕收集。另外,电机变频器采用RMSPD系列变频器,为市面上可购买到的产品,属于现有技术;微处理器采用爱特梅尔87C51型单片机,用来启停驱动电机和缠绕电机,87C51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技术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分丝箱(2),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所述分丝箱(2),所述分丝箱(2)内转动连接有绞龙(5),所述绞龙(5)由驱动电机(4)驱动,所述分丝箱(2)左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分丝箱(2)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纺丝圆盘(7),所述出料口(6)与所述纺丝圆盘(7)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纺丝圆盘(7)上开设有多组筛孔,与所述筛孔位置相对应处设置分丝管道(8),所述分丝管道(8)出口处设置有收集机构(9),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分丝箱(2),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所述分丝箱(2),所述分丝箱(2)内转动连接有绞龙(5),所述绞龙(5)由驱动电机(4)驱动,所述分丝箱(2)左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分丝箱(2)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纺丝圆盘(7),所述出料口(6)与所述纺丝圆盘(7)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纺丝圆盘(7)上开设有多组筛孔,与所述筛孔位置相对应处设置分丝管道(8),所述分丝管道(8)出口处设置有收集机构(9),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箱(2)与所述绞龙(5)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管道(8)成放射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纤维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5)包括主轴和多组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竹山蓝天竹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