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21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物理层信号为第一物理层信号;第一通信设备为接收到的该数据重新构建物理层信号,记为第二物理层信号;基于重新构建的第二物理层信号,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为待传输的数据重新构建物理层信号,不仅可以支持较长的线缆,而且还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距离,从而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车载以太网是一种用以太网连接汽车内各种电子元件的新型局域网技术。车载以太网的设计可以满足车载环境中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满足车载设备对于电气特性的要求,满足车载设备对高带宽、低延迟以及音视频同步等应用的要求,满足网络管理的需求等。当前车载以太网可以包括:100兆(Megabyte,M)的以太网、1吉(Gigabyte,G)的以太网、以及多G比特(bit)的以太网。其中,多Gbit以太网最大可以支持10交换带宽(Gbps),最小可以支持15米(metre,m)的距离。在一些场景下,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ADAS)或自动驾驶等,车内通信的带宽可能更高需要达到25Gbps,甚至50Gbps。由于发送功率的限制以及线缆的衰减,可达的距离会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为待传输的数据重新构建物理层信号,从而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第一物理层信号,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基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示例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连接器,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车载网关,第三通信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理解,连接器可以用于将车载网关和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以便车载网关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其中,第一连接器可以与车载网关一起理解为发送端的器件。数据,可以理解为,车载网关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或信息或信号。示例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物理层信号传输数据,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新构建的第二物理层信号传输数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数据后,为数据重新构建物理层信号,如记为第二物理层信号,并使用构建的第二物理层信号,将数据传输给第三通信设备。从而可以不需要使用原来的物理层信号(即第一物理层信号)进行传输,避免原来的物理层信号变弱或者不能支持较长的线缆,进而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中继方案实现信号的再驱动,不仅可以支持较长的线缆,而且还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在同一线缆上。也就是说,第一通信设备构建的物理层信号与原有的物理层信号,在同一线缆上。或者说,将第一通信设备构建的物理层信号驱动到原有线缆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式,不仅可以支持更长线缆,更低带宽线缆,而且,相对于数据中心线缆而言,不需要为构建的物理层信号增加线缆,即可以减少一对线缆,降低线缆的成本。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新的组帧;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配置所述数据的编码方式或解码方式;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配置所述数据的调制方式或解调方式。示例地,配置数据的编码方式或解码方式的情况下,或者,配置数据的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的编码系统,配置数据的编码方式或解码方式。从而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而且可以实现数据的增强传输。示例地,在配置数据的调制方式或解调方式的情况下,或者,配置数据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配信道的调制或解调技术构建新的物理层信号,例如更高阶的调制解调技术。从而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而且可以实现数据的增强传输。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不再使用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示例地,可以在连接器的位置,如在小封装热插拔收发器(smallform-factorpluggabletransceiver,SFP)的位置,终结原有信号的物理层信号。不再使用原有的物理层信号传输数据。例如,可以是忽略原有的物理层信号,或者,也可以使用新构建的物理层信号覆盖原有的物理层信号,或者,也可以是终结原有的物理层信号,对此不作限定。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不再使用原有的物理层信号传输数据,可以避免原有信号干扰重新构建的信号,提高传输性能。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模式为全双工模式。全双工模式,即表示可以同时进行信号的双向传输。相对于半双工来说的,半双工就是一个时间只有一个方向的传输。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全双工模式来实现单对线达到目标速率,减少一对线,从而节约成本。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和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部分或全部不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物理媒质附加PMA子层、物理编码子层PCS。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重新构建物理媒质相关(physicalmediumdependent,PMD)子层、物理媒质附加(physicalmediumattachment,PMA)子层、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codingsublayer,PCS)中的一项或多项,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而且方案简单,便于实现。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物理层信号,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在同一线缆上。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不再使用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进行以下一项或多项处理:为所述数据构建新的组帧;或,配置所述数据的编码方式或解码方式;或,配置所述数据的调制方式或解调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模式为全双工模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和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部分不同或全部不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为所述数据构建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物理媒质附加PMA子层、物理编码子层PCS。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于第一物理层信号,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n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n基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物理层信号,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在同一线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第二物理层信号,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所述数据构建新的组帧;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配置所述数据的编码方式或解码方式;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配置所述数据的调制方式或解调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不再使用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模式为全双工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层信号和所述第一物理层信号部分或全部不同。


7.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物理层信号,接收来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风王金山涂建平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