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14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包括水解氨气缓冲罐与钠氨反应缓冲罐,水解氨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前冷器的进气口连接,前冷器的排气口与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后冷器的进气口连接,后冷器的排气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前冷器和后冷器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精馏塔的塔底液出口与粗馏塔的进液口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钾盐车间水解工段产生的氨气与靛蓝车间钠氨工段未参与反应的氨气进行回收,实现氨气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氨气使用量;整个回收过程中所使用的水为循环水,用水量小,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靛蓝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靛蓝的主生产过程为以苯胺基乙酸钾/钠、氨基钠为原料,以脱水混碱为介质,在碱熔釜内合吲哚酚钾和吲哚酚钠,吲哚酚钾水溶液在水中通过压缩空气鼓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靛蓝粉母液。在氨基钠的生产中,氨气通过气体分布器进入氨基钠反应釜内,与熔融的金属钠反应合成氨基钠,而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氨气未参加反应,而在苯胺基乙酸钾/钠的合成中,则同样会生产大量的氨气,如不对氨基钠的生产以及苯胺基乙酸钾/钠合成中的氨气进行回收,则会造成大量氨气浪费,同时需要配置大量的气体处理设备氨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氨气用量的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包括水解氨气缓冲罐与钠氨反应缓冲罐,所述水解氨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前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前冷器的排气口与所述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后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后冷器的排气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钠氨反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氢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氨气吸收塔和所述第二氨气吸收塔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稀氨水储罐的排水口与粗馏塔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粗馏塔的氨气出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排液口与精馏塔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精馏塔的氨气出口与液氮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液氮压缩机的排液口与液氮储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前冷器和后冷器的排液口均与所述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出口与所述粗馏塔的进液口连接。优选的,所述粗馏塔的塔底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氨气吸收塔和所述第二氨气吸收塔的喷淋水进口连接。本技术的优点:通过本技术将钾盐车间水解工段产生的氨气与靛蓝车间钠氨工段未参与反应的氨气进行回收,实现氨气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氨气使用量;整个回收过程中所使用的水为循环水,用水量小,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水解氨气缓冲罐1、前冷器2、氨压缩机3、后冷器4、第一氨气吸收塔5、稀氨水储罐6、粗馏塔7、冷凝器8、精馏塔9、液氮压缩机10、液氮储罐11、钠氨反应缓冲罐12、氢氨压缩机13、第二氨气吸收塔1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包括水解氨气缓冲罐1与钠氨反应缓冲罐12,水解氨气缓冲罐1的排气口与前冷器2的进气口连接,前冷器2的排气口与氨压缩机3的进气口连接,氨压缩机3的排气口与后冷器4的进气口连接,后冷器4的排气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5的进气口连接;钠氨反应缓冲罐12的排气口与氢氨压缩机13的进气口连接,氨压缩机3的排气口与第二氨气吸收塔14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5和第二氨气吸收塔14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6的进液口连接,稀氨水储罐6的排水口与粗馏塔7的进液口连接,粗馏塔7的氨气出口与冷凝器8的进气口连接,冷凝器8的排液口与精馏塔9的进液口连接,精馏塔9的氨气出口与液氮压缩机10的进气口连接,液氮压缩机10的排液口与液氮储罐11的进液口连接;前冷器2和后冷器4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6的进液口连接;精馏塔9的塔底液出口与粗馏塔7的进液口连接;钾盐车间水解工段产生的氨气和水汽混合气体先送至水解氨气缓冲罐1进行缓冲,通过水解氨气缓冲罐1将气液分离,同时确保氨气的连续性;然后送至前冷器2进行冷却,再送至后冷器4进行二次冷却,确保氨气可以充分的溶于喷淋水中,最后送至第一氨气吸收塔5内对氨气进行喷淋回收,整个过程中,以氨压缩机3为氨气提供压力;靛蓝车间钠氨工段产生的氢氨混合气先送至钠氨反应缓冲罐12进行缓冲,并将其中混合的水分分离,然后送至第二氨气吸收塔14内对氨气进行喷淋回收,而氢气则从第二氨气吸收塔14的顶部排出进行回收,作为产区加热燃料储存,整个过程中,以氢氨压缩机13为氨气和氢气提供压力;第一氨气吸收塔5和第二氨气吸收塔14喷淋所得到氨水送至稀氨水储罐6内储存,然后送至粗馏塔7用蒸汽加热,进行气液分离,由于氨水在加热后会分解成为氨气和水,因此氨气由粗馏塔7顶部进入冷凝器8,冷凝器8中冷凝产生的冷凝液返回粗馏塔7作为回流液,冷凝后的浓氨气进入精馏塔9底部与精馏塔9顶部流下的冷却液通过精馏作用,在精馏塔9塔顶得到无水纯氨气(浓度≥99.9%),经液氮压缩机10得到液氨注入液氨储罐储存,实现氨气回收和收集。粗馏塔7的塔底液出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5和第二氨气吸收塔14的喷淋水进口连接;而由于粗馏塔7中的含氨量较低,因此送回至第一氨气吸收塔5和二氨气吸收塔作为喷淋水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氨气缓冲罐与钠氨反应缓冲罐,所述水解氨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前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前冷器的排气口与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后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后冷器的排气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n所述钠氨反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氢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氨气吸收塔和所述第二氨气吸收塔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稀氨水储罐的排水口与粗馏塔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粗馏塔的氨气出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排液口与精馏塔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精馏塔的氨气出口与液氮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液氮压缩机的排液口与液氮储罐的进液口连接;/n所述前冷器和后冷器的排液口均与所述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n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出口与所述粗馏塔的进液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靛蓝生产氨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氨气缓冲罐与钠氨反应缓冲罐,所述水解氨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前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前冷器的排气口与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后冷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后冷器的排气口与第一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钠氨反应缓冲罐的排气口与氢氨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氨气吸收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氨气吸收塔和所述第二氨气吸收塔的排液口均与稀氨水储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稀氨水储罐的排水口与粗馏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龙陈海国施建明刘文强薛飞飞董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兄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