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3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氨冷器、氨分离器和氨吸收器,所述氨分离器的底部出口通过液氨管连接至精馏塔的中部,所述液氨管上设置有离心泵和氨水泵,循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离心泵和氨水泵之间的液氨管上、另一端与氨分离器的中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氨分离器中的液位,消除了氨分离器液位频繁上涨带来的停车隐患,同时降低了员工人工排氨的劳动量,优化了设备的运行环境,保证了氨压机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收益大,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甲醇洗是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流程一般包含一个吸收塔和多个解析塔,吸收塔吸收酸性气体,解析塔解析出酸性气体并将贫液甲醇返回吸收塔,达到循环利用甲醇。在低温甲醇洗高负荷运行后,低温甲醇洗氨冷器负荷过大,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氨冷器存在带液现象,当过多的带液气氨送入氨分离器后,导致氨分离器中的液位上升,超过1100mm会引起联锁的压缩机跳车,严重会导致系统停车,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隐患,原有排氨泵属于屏蔽泵,成本高,效果差,后期只能通过人工排液,人工频繁排液,这不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氨分离器中带液情况严重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氨冷器、氨分离器和氨吸收器,所述氨分离器的出口还通过液氨管连接至精馏塔,所述液氨管上设置有离心泵和氨水泵,循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离心泵和氨水泵之间的液氨管上、另一端与氨分离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氨分离器与氨吸收器之间还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却器。进一步地,所述氨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气体泵。进一步地,所述氨吸收器与精馏塔塔釜还通过管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氨吸收器的出口连接氨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氨分离器的底部设置一条液氨管通向精馏塔,液氨管上设置离心泵和氨水泵,所述离心泵和氨水泵之间增加一条循环管接入氨分离器,使得氨分离器中的液氨可以通过离心泵打入氨水泵的入口进入精馏塔,少部分液氨及气氨通过循环管被送回氨分离器,从而降低了氨分离器中的液位,消除了氨分离器液位频繁上涨带来的停车隐患,同时降低了员工人工排氨的劳动量,优化了设备的运行环境,保证了氨压机的稳定运行,本技术成本低,收益大,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为氨冷器,2为氨分离器,3为气体泵,4为压缩机,5为冷却器,6为氨吸收器,7为氨水槽,8为离心泵,9为氨水泵,10为精馏塔,11为液氨管,12为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氨冷器1、氨分离器2和氨吸收器6,所述氨分离器2的底部出口通过液氨管11连接至精馏塔10的中部,所述液氨管11上设置有离心泵8和氨水泵9,循环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离心泵8和氨水泵9之间的液氨管11上、另一端与氨分离器2的中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氨分离器2与氨吸收器6之间还设置有压缩机4和冷却器5,从氨分离器2中出来的气氨在进行氨吸收器6之前需经过压缩和冷却。进一步地,所述氨分离器2与压缩机4之间还设置有气体泵3,气体泵3为氨分离器2中的气氨进入压缩机4以及后续设备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氨吸收器6与精馏塔10塔釜还通过管线连接,精馏塔10的塔釜液经过热交换器处理后进入氨吸收器6中作为氨吸收液。进一步地,所述氨吸收器6的出口连接氨水槽7,氨吸收器6中的吸收液吸收气氨后生成氨水溶液,送至氨水槽7保存。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经过低温甲醇洗氨冷器1的-40℃、0.056Mpa的带液气氨通过管线进入氨分离器2中,进行分离夹带的液氨雾滴,氨分离器2底部的液氨通过液氨管11经离心泵8打入氨水泵9,最后到达精馏塔10进行精馏,少部分液氨及气氨通过循环管12被送回氨分离器2,液氨和气氨的循环是为保证离心泵8正常运行的额定流量,氨分离器2中的液氨被及时排出,从而防止氨分离器2中因液体过高导致连锁的压缩机4停车现象产生;氨分离器2中的气氨经压缩机4压缩至0.3Mpa、再经冷却器5冷却至40℃后送入氨吸收器6,氨吸收器6中的吸收液为精馏塔10中的塔釜液经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浓度为21.2%、48℃、1.65Mpa的稀氨水,气氨被全部吸收下来后生成浓度为34.8%的氨水溶液,送至氨水槽7进行储存。氨分离器2吸收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被氨吸收器6管程中的循环冷却水带走,便于吸收过程的持续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氨冷器(1)、氨分离器(2)和氨吸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分离器(2)的出口还通过液氨管(11)连接至精馏塔(10),所述液氨管(11)上设置有离心泵(8)和氨水泵(9),循环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离心泵(8)和氨水泵(9)之间的液氨管(11)上、另一端与氨分离器(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氨冷器(1)、氨分离器(2)和氨吸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分离器(2)的出口还通过液氨管(11)连接至精馏塔(10),所述液氨管(11)上设置有离心泵(8)和氨水泵(9),循环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离心泵(8)和氨水泵(9)之间的液氨管(11)上、另一端与氨分离器(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氨分离器带液停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分离器(2)与氨吸收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亮闫璐璐张浩申霑李鹏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