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平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609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平转换方法;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检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电平转换模块中的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第一驱动电源切换至第二驱动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平转换电路,可以使得当出现如第一驱动电压掉压时,第一驱动电压无法正常驱动电平转换模块对进行正常的电平转换时,第二驱动电源可以代替第一驱动电源进行工作,以提高电平转换电路的稳定性,并提高电平转换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平转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化电路和电平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电路系统内部常常出现输入/输出逻辑不协调的问题,不同的模块和IO接口所需要的电压不一样,而导致不能直接进行信号交换;因此,电平转换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接口电路及输入输出单元中来实现电平的逻辑转换。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平转换电路,输入信号在驱动电源的驱动下,通过输入单元进入电平转换电路中进行电平转换。在电平转换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来自芯片内部驱动能力较弱的供电模块,在较大的电流负载条件下,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可能存在掉压现象,若出现驱动电压不足,则无法实现准确和稳定地完成电平转换,如此会大大降低了电平转换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以解决现有电平转换电路进行电平转换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其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中的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源切换至所述第二驱动电源。可选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所述第二驱动电源切换至所述第一驱动电源。可选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还包括多个输入单元和与每一所述输入单元连接的电平转换单元;每一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主级输入单元和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级输入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次级输入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级输入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次级输入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当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主级输入单元关断、所述次级输入单元导通,所述第二驱动电源通过所述次级入单元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当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次级输入单元关断、所述主级输入单元导通,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输通过所述主级输入单元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可选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第三输入单元和第四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包括第一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一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二输入单元包括第二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二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三输入单元包括第三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三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四输入单元包括第四主级输入单元和第四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一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一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二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二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三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一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一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二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二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三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三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所述第四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PMOS管和第一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电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NMOS管和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电平控制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NMOS管和第三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三电平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PMOS管和第四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四电平控制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NMOS管、第五PMOS管和第五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共接到地,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三电平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PMOS管、第六PMOS管和第六N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共接到地,所述第六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四电平控制信号。可选地,所述电平转换单元包括转换控制电路、第一输出子电路和第二输出子电路,所述第一输出子电路和第二输出子电路分别与所述转换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电平转换信号转换为第一转换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转换为第二转换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出子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转换信号输出第一电平输出信号;所述第二输出子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转换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输出第一电平输出信号。可选地,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转换子电路、第七NMOS管和第八N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其中:/n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中的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源切换至所述第二驱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中的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源切换至所述第二驱动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驱动电压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驱动电源由所述第二驱动电源切换至所述第一驱动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还包括多个输入单元和与每一所述输入单元连接的电平转换单元;每一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主级输入单元和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级输入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次级输入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级输入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次级输入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
当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主级输入单元关断、所述次级输入单元导通,所述第二驱动电源通过所述次级入单元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当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次级输入单元关断、所述主级输入单元导通,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输通过所述主级输入单元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二输入单元、第三输入单元和第四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包括第一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一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二输入单元包括第二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二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三输入单元包括第三主级输入单元和第三次级输入单元;所述第四输入单元包括第四主级输入单元和第四次级输入单元;
所述第一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一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二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二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三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一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一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二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二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三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三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所述第四主级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第四电平转换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平转换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PMOS管和第一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电平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NMOS管和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电平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NMOS管和第三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三电平控制信号;
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PMOS管和第四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反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四电平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NMOS管、第五PMOS管和第五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共接到地,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第三电平控制信号;
所述第四次级输入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PMOS管、第六PMOS管和第六N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必文倪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锐石创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