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70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分别设置于输送带上下方的用于引导U形薄膜在输送带输送方向输送的套膜机构,输送带的出口端设置有撑膜机构,撑膜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带侧边的支撑件以及用于驱动支撑件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件在被驱动向远离输送带的方向活动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撑膜机构,在后序封切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封切之时,撑膜机构工作向外撑开U形薄膜的中部,避免中部位置薄膜的堆叠褶皱,保证封切位置薄膜的均匀,令薄膜能够被顺利的封口并且切断,提高了包装效率,避免了停机调试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产品包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可参考申请人之前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069136.1,专利名称为“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对折的薄膜通过送膜装置送至套膜装置,套膜装置处有第一条输送带,套膜装置在第一条输送带上下两侧把薄膜张开呈U形,第一条输送带输送待包装的产品;薄膜和产品一起被送至后面的第二条输送带,第二条输送带侧边设置侧封切机构对薄膜侧边进行封切,第二条输送带入口端设置正封切机构对薄膜正面进行封切,之后跟着一条用于产品输出的第三条输送带。因为薄膜是以U形的状态进行输送,其位于侧边的U形中部位置因为褶皱可能会较厚,在面对较厚的膜输送封切时,因褶皱变厚的位置可能无法正常完成封切,从而导致需要停机除去失败的膜和产品,这大大影响了自动化包装的效率,从而使经济利益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其可以在套有薄膜的产品在后序进行封切时,依靠其机构对膜进行撑开,避免薄膜的褶皱堆叠便后,便于封切的顺利完成,提高包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分别设置于输送带上下方的用于引导U形薄膜在输送带输送方向输送的套膜机构,输送带的出口端设置有撑膜机构,撑膜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带侧边的支撑件以及用于驱动支撑件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件在被驱动向远离输送带的方向活动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作为一种改进,支撑件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带侧边的支架上,支撑件的远端在向外旋转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作为一种改进,支撑件通过一端设置的旋转杆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架上,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抵触U形薄膜的滚轮。作为一种改进,旋转杆可上下活动的设置于支架上,并通过限位件限制上下位置,从而调试支撑件的上下位置。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为气缸,其气缸轴通过一连杆连接至支撑件。作为一种改进,支撑件上具有一供连杆穿入配合的腰型孔。作为一种改进,气缸为行程可调气缸,用于调节支撑件的活动距离。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相对支撑件设置于输送带的另一侧,连杆横跨输送带上方与支撑件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撑膜机构,在后序封切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封切之时,撑膜机构工作向外撑开U形薄膜的中部,避免中部位置薄膜的堆叠褶皱,保证封切位置薄膜的均匀,令薄膜能够被顺利的封口并且切断,提高了包装效率,避免了停机调试而浪费大量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撑膜机构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1、分别设置于输送带1上下方的用于引导U形薄膜在输送带1输送方向输送的套膜机构2,输送带1的出口端设置有撑膜机构3,撑膜机构3包括设置于输送带1侧边的支撑件31以及用于驱动支撑件31活动的驱动机构32,支撑件31在被驱动向远离输送带1的方向活动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还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送膜装置A1、用于封切薄膜的封切机构A2和用于供套有薄膜的产品输送的第二输送带A3,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A3依次排列,封切机构A2设置于第二输送带A3处,封切机构A2在第二输送带A3的侧边和输入端形成L形对薄膜进行封切。本技术在使用时,对折的薄膜通过送膜装置A1送至套膜机构2处,套膜机构2在输送带1上下两侧,其优选为设置成如三角板的结构,令对折的薄膜从侧边绕过上下两侧后转变为沿着输送带1输送方向的U形状态,输送带1输送待包装的产品;薄膜和产品一起被送至后面的第二输送带A3,第二输送带A3侧边以及入口端设置封切机构A2对薄膜的侧边以及前端进行封切,封切完之后继续向后输送输出。以上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使用过程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其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申请人之前的诸多专利申请。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了撑膜机构3,其布置于输送带1的出口端,令其靠近封切机构A2的封切位置,在封切机构A2要进行封切时,启动驱动机构32,令位于U形薄膜中部位置的支撑件31向远离输送带1的外侧活动,在此过程中接触薄膜并向外撑开,令薄膜不会堆叠褶皱,从而保证封切机构A2均匀的夹持薄膜,良好顺利的完成薄膜的封口和切断;在完成封切后,驱动机构32令支撑件31向内复位,不影响薄膜的继续输送,整体结构简单,可有效的保证包装效率,避免了停机调试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件31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带1侧边的支架4上,支撑件31的远端在向外旋转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如图1、2所示,对于支撑件31,其可以是整体的内外移动,也可以是局部的内外移动,只要其可以实现对薄膜的向外抵触,消除薄膜堆叠即可;而作为优选,将支撑件31设置为旋转的形式,其一端靠近输送带1的侧边,设置于支架4上进行旋转,当旋转时远端向外移动抵触薄膜,该种方式下能有效撑开薄膜,且减少与薄膜的接触,可避免损伤到薄膜;并且支撑件31本身活动所占用的空间也可减小,有利于结构间的布置。作为优选,活动的远端可设置为更靠近输送带1的出口端,即更靠近封切机构A2,便于撑开封切机构A2处的薄膜。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件31通过一端设置的旋转杆33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架4上,支撑件31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抵触U形薄膜的滚轮34。如图2所示,支撑件31本身设置为杆件,在其一端设置旋转杆33,以最长的摆臂驱动远端去撑开薄膜,用于撑开薄膜的远端设置为滚轮34,在撑开过程中滚轮34与薄膜能够进行摩擦力较小的滚动摩擦,大大减少薄膜与支撑件31之间受损的可能。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旋转杆33可上下活动的设置于支架4上,并通过限位件限制上下位置,从而调试支撑件31的上下位置。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时,限位件可以采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的方式实现,其装在旋转杆33的一侧,用于顶起、支撑起旋转杆33或支撑件31,在通过螺旋调试上下位置后,可以改变支撑位置的高低,实现调整支撑件31上下位置的效果,那样支撑件31的上下位置即可以根据产品的高度进行调整,令支撑件31处于产品高度中心的位置,撑开薄膜后也保持该中心位置对应,封切完成后产品和薄膜能够保持较为美观准确的包装状态。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机构32为气缸,其气缸轴通过一连杆5连接至支撑件31。如图1、2所示,具体采用气缸的方式,有次奥的控制成本,依靠气缸伸出和收回两个工位的状态,可良好的实现对支撑件31向外和向内的准确活动。连杆5向支撑件31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1)、分别设置于输送带(1)上下方的用于引导U形薄膜在输送带(1)输送方向输送的套膜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的出口端设置有撑膜机构(3),所述撑膜机构(3)包括设置于输送带(1)侧边的支撑件(31)以及用于驱动支撑件(31)活动的驱动机构(32),所述支撑件(31)在被驱动向远离输送带(1)的方向活动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1)、分别设置于输送带(1)上下方的用于引导U形薄膜在输送带(1)输送方向输送的套膜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的出口端设置有撑膜机构(3),所述撑膜机构(3)包括设置于输送带(1)侧边的支撑件(31)以及用于驱动支撑件(31)活动的驱动机构(32),所述支撑件(31)在被驱动向远离输送带(1)的方向活动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带(1)侧边的支架(4)上,支撑件(31)的远端在向外旋转时对U形薄膜的中部向外撑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薄膜封切包装机的导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通过一端设置的旋转杆(33)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架(4)上,支撑件(31)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抵触U形薄膜的滚轮(34)。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勇章嘉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