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48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包括支架,支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副脚轮顶板下方设有副支架以及铰接在副支架上的副滚动轮,副支架上设有光轴以及直线轴承座,光轴的底端与副支架连接一起,直线轴承座安装在其上方的固定板底部,固定板安装在副脚轮顶板上。固定板设有通孔,光轴穿插于直线轴承座的轴孔以及通孔。直线轴承座与副支架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套装在光轴上。副脚轮顶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限位卡环,该限位卡环安装在所述光轴顶部。本设计减震效果好,而且缓冲的范围较大,更好的保护了脚轮上的精密设备等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震脚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轮
,特别是一种减震脚轮。
技术介绍
脚轮的专利技术让设备等物体的移动和搬运效率大大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脚轮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脚轮本身也发展成为了一个行业。脚轮的种类繁多,按功能分类可分为万向脚轮、定向脚轮、丝杆脚轮、刹车脚轮以及减震脚轮等。其中减震脚轮在许多场合和环境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一些精密设备、测试仪器等等通常需要安装减震脚轮。然而目前减震脚轮的结构大同小异,主要是在定支架和动支架之间安装弹簧的结构来实现减震的目的,由于其结构紧凑,所以缓冲范围较小,且减震效果不好,达不到更高的要求,一些精密设备、测试仪器等等在多次使用后容易造成损伤,从而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冲范围较大,减震效果良好,能更好保护设备的新型减震脚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所述副脚轮顶板下方设有副支架以及铰接在所述副支架上的副滚动轮,所述副支架上设有光轴以及直线轴承座,所述光轴的底端与副支架连接一起,所述直线轴承座安装在其上方的固定板底部,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副脚轮顶板上。所述固定板设有通孔,所述光轴穿插于直线轴承座的轴孔以及通孔。所述直线轴承座与副支架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套装在所述光轴上。所述副脚轮顶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限位卡环,该限位卡环安装在所述光轴顶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U型板,该固定板的两侧板安装在所述副脚轮顶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脚轮支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两个副脚轮顶板下方设有副支架以及铰接在副支架上的副滚动轮,同时副支架与副滚动轮上方安装光轴和直线轴承座,并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副脚轮顶板上,而且直线轴承座与副支架之间设有弹簧,本技术脚轮受到震动时,支架前后摆动,副脚轮顶板亦同时摆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缓冲和吸收冲击力的目的,因此在颠簸的路面上,脚轮前后震动,两侧的弹簧都能使前后震动得到缓冲,使震动形成的冲击力有效的减轻,减震效果好,而且缓冲的范围也比较大,同时有效的保护了脚轮上的精密设备等物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包括支架1,支架1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2,副脚轮顶板2下方设有副支架9以及铰接在副支架9上的副滚动轮10,副支架9上设有光轴8以及直线轴承座6,光轴8的底端与副支架9连接一起,直线轴承座6安装在其上方的固定板5底部,固定板5安装在副脚轮顶板2上。固定板5设有通孔51,光轴8穿插于直线轴承座6的轴孔61以及通孔51。直线轴承座6与副支架9之间设有弹簧7,该弹簧7套装在光轴8上。副脚轮顶板2与固定板5之间设有限位卡环4,该限位卡环4安装在所述光轴8顶部。其中固定板5为U型板,该固定板5的两侧板安装在副脚轮顶板2上,固定板5采用U型板为开放式结构,便于限位卡环4的安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圆筒形结构,这样限位卡环4的安装就相对不便。本技术减震脚轮在使用时,若遇到不平路面,脚轮上的重物施压,支架1前后摆动,一侧的副脚轮顶板2便会下压,固定板5与直线轴承座6下移并挤压弹簧7,在弹簧7的作用下,实现脚轮整体缓冲和吸收冲击力的目的,因此在颠簸的路面上,脚轮前后震动,两侧的弹簧7都能使前后震动得到缓冲,使震动形成的冲击力有效的减轻,减震效果好。光轴8的顶端面与副脚轮顶板2之间的距离便是整个的缓冲空间,缓冲的范围比较大,而且脚轮的前后震动都能很好的缓解,因此也有效的保护了脚轮上的精密设备等物体。限位卡环4锁住光轴8的顶部,可以防止光轴8下滑而脱出直线轴承座6之外,而且可以调节副支架9与副滚动轮10的高度,在平整路面时,副脚轮顶板2处于水平状态,通过限位卡环4的调节,使副滚动轮10与地面形成一定的间隙,可以保证脚轮在没有震动时,副滚动轮10与地面不接触,从而减少摩擦,更顺畅的运行。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
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2),所述副脚轮顶板(2)下方设有副支架(9)以及铰接在所述副支架(9)上的副滚动轮(10),所述副支架(9)上设有光轴(8)以及直线轴承座(6),所述光轴(8)的底端与副支架(9)连接一起,所述直线轴承座(6)安装在其上方的固定板(5)底部,所述固定板(5)安装在副脚轮顶板(2)上;所述固定板(5)设有通孔(51),所述光轴(8)穿插于直线轴承座(6)的轴孔(61)以及通孔(51);所述直线轴承座(6)与副支架(9)之间设有弹簧(7),该弹簧(7)套装在所述光轴(8)上;所述副脚轮顶板(2)与固定板(5)之间设有限位卡环(4),该限位卡环(4)安装在所述光轴(8)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脚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副脚轮顶板(2),所述副脚轮顶板(2)下方设有副支架(9)以及铰接在所述副支架(9)上的副滚动轮(10),所述副支架(9)上设有光轴(8)以及直线轴承座(6),所述光轴(8)的底端与副支架(9)连接一起,所述直线轴承座(6)安装在其上方的固定板(5)底部,所述固定板(5)安装在副脚轮顶板(2)上;所述固定板(5)设有通孔(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利关巨明邱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飞达脚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