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体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48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轮体脚轮,包括有第一轮体、第二轮体和支架,支架下部设有相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一轮体转动连接,第二空腔的两侧内壁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连接架,支架设有供连接架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连接架的下部与第二轮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按需通过调节升降装置来实现单轮体或双轮体着地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体脚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轮体脚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轮体脚轮与单轮体脚轮相比,双轮体脚轮的轮体着地面积大,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但相对的耗力多且噪音也更大,而单轮体噪音较小,使用起来转向灵活、省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空载、轻载、重载三种情况,当重载时,适合使用双轮体脚轮,但空载或轻载的时候更适合使用单轮体脚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按需选择单轮体或者双轮体着地的双轮体脚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体脚轮,包括有第一轮体、第二轮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下部设有相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一轮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两侧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连接架,所述支架设有供所述连接架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连接架的下部与第二轮体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主要由调节螺母和限位套筒组成,所述第二空腔顶壁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套筒的外壁设有与螺纹孔相配的外螺纹,所述限位套筒与螺纹孔连接,所述限位套筒的顶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架的上部设有杆径小于所述通孔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从所述通孔穿出,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连接有所述调节螺母。所述限位套筒与螺纹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滑槽的槽口边缘设有本体延伸出的凸缘,所述连接架设有与凸缘相应的开槽。所述第一轮体为软质轮,所述第二轮体为硬质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空载或轻载的时候,脚轮能选择单轮体着地工作,达到省力和降低噪音的目的,当重载的时候,脚轮能选择双轮体着地工作,提高了稳定性和载重能力,本技术即满足了不同载重对脚轮的使用需要,也延长了脚轮的使用寿命,而且升降装置中设置了减震弹簧,既能调节第二轮体的高度位置,也能调节减震弹簧的弹力,使第二轮体单独使用的时候具有可调节的减震的效果和实现轻载、重载时自动切换单、双轮体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双轮体脚轮,包括有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和支架3,所述支架3下部设有相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一轮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两侧内壁设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安装有连接架4,所述支架3设有供所述连接架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连接架4的下部与第二轮体2转动连接,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调节所述第二轮体的高度以实现本实施例单轮体或双轮体着地的功能。所述第一轮体1为软质轮,所述第二轮体2为硬质轮,当需要本实施例处于低噪音的环境要求或有防刮划要求的地面时,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将硬质轮升至最高,单独使用软质轮;当需要本实施例提高载重性能以负载重物时,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使硬质轮和软质轮平行;当本实施例处于粗糙地面时,可将硬质轮降低,使软质轮处于悬空状态,以延长软质轮的使用寿命。所述升降装置主要由调节螺母6和限位套筒5组成,所述第二空腔顶壁设有螺纹孔303,所述限位套筒5的外壁设有与螺纹孔303相配的外螺纹,所述限位套筒5与螺纹孔303连接,所述限位套筒5的顶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架4的上部设有杆径小于所述通孔的螺纹杆401,所述螺纹杆401从所述通孔穿出,所述螺纹杆401的顶端连接有所述调节螺母6,通过旋转所述限位套筒5和调节螺母6来限定所述第二轮体2的位置高度。所述限位套筒5与螺纹杆40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可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母6和限位套筒5来调节所述减震弹簧的弹力大小和伸缩行程,实现本实施例当空载或轻载的时候单轮体着地使用,当重载时,载物重量大于所述减震弹簧的弹力,所述减震弹簧压缩使双轮体平行着地,提高了本实施例的载重性能。所述滑槽301的槽口边缘设有本体延伸出的凸缘302,所述连接架4设有与凸缘302相应的开槽402,加强了所述连接架4与支架3连接的可靠性,减小了工作时所述第二轮体2的晃动,使得本实施例更加稳定。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
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轮体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和支架(3),所述支架(3)下部设有相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一轮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两侧内壁设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安装有连接架(4),所述支架(3)设有供所述连接架(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连接架(4)的下部与第二轮体(2)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体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和支架(3),所述支架(3)下部设有相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一轮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两侧内壁设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安装有连接架(4),所述支架(3)设有供所述连接架(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连接架(4)的下部与第二轮体(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体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主要由调节螺母(6)和限位套筒(5)组成,所述第二空腔顶壁设有螺纹孔(303),所述限位套筒(5)的外壁设有与螺纹孔(303)相配的外螺纹,所述限位套筒(5)与螺纹孔(303)连接,所述限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利关巨明邱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飞达脚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