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4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5
本申请涉及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其包括吸湿发热棉主体,吸湿发热棉主体包括多层莱赛尔短纤维层、涤纶纤维层,莱赛尔短纤维层位于涤纶纤维层之间;莱赛尔短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之间通过低熔点纤维层粘结;吸湿发热棉主体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上下表面;吸湿发热棉主体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第二透气孔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周侧面。本申请克服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提升自身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
本申请涉及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保温面料如纯棉、喷胶棉。纯棉是以棉花为原料经过开松、梳理、牵引、喷胶、烘干、收卷制备而成。喷胶棉又称喷浆絮棉,是非织造布的一种,由天然棉纤维,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经拉松、梳理、喷胶、焙烘固化加工而成。喷胶棉结构形成的原理就是将粘合剂喷洒在蓬松的纤维层的两面,由于在喷淋时有一定的压力,以及下部真空吸液时的吸力,所以在纤维层的内部也能渗入粘合剂,喷洒粘合剂后的纤维层再经过烘燥、固化,使纤维间的交接点被粘接,而未被彼此粘接的纤维,仍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因此,带来了一定的保暖作用和吸湿透气性。现有的保温材料保暖性和吸湿透气性较弱,且存在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制约了自身的运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吸湿透气性较弱,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制约了自身的运用范围的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本申请的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包括吸湿发热棉主体,吸湿发热棉主体包括多层莱赛尔短纤维层、涤纶纤维层,莱赛尔短纤维层位于涤纶纤维层之间;莱赛尔短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之间通过低熔点纤维层粘结;吸湿发热棉主体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上下表面;吸湿发热棉主体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第二透气孔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周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莱赛尔短纤维层中的莱赛尔短纤维与人体皮肤散发的水分接触,可吸收水分产生热量,热量是由纤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结合时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而转化为热能被释放出来的能量,因此,本申请可能够把体内的湿气转换为热能源,从而保持衣服内的适当温度,舒适温暖;吸收衣物内的多余湿气并排到衣物外,减轻闷热感;具有快速吸收水分,并迅速使其散发的功能,迅速吸收汗水,让肌肤舒适干爽,本申请克服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提升自身的使用范围。优选的,所述涤纶纤维层包括第一涤纶短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第一涤纶短纤维层中的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3D*64mm;第二涤纶短纤维层中的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7D*64mm;莱赛尔短纤维层中的棉型莱赛尔短纤维的规格为1.2D*38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涤纶短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可克服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莱赛尔短纤维层中的棉型莱赛尔短纤维可赋予本申请吸湿发热功能,保证本申请吸湿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提升自身的使用范围。优选的,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第二涤纶短纤维层和莱赛尔短纤维层的厚度占吸湿发热棉主体总厚度之比为1:1:(0.5~1.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本申请的吸湿发热功能。优选的,所述吸湿发热棉主体上下表面均复合有锦纶短纤维层;锦纶短纤维层中的锦纶短纤维为中空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强本申请表层的耐磨性,保护吸湿发热棉主体结构;且中空纤维的结构,可降低克重和提升保证本申请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优选的,所述吸湿发热棉主体还包括抗菌层,抗菌层位于莱赛尔短纤维层、涤纶纤维层之间;抗菌层包括经向复合抗菌线和纬向低熔点纤维捻线,经向复合抗菌线沿吸湿发热棉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粘合于莱赛尔短纤维层表面;相邻经向复合抗菌线的间距相等;纬向低熔点纤维捻线沿吸湿发热棉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粘合于莱赛尔短纤维层表面;相邻纬向低熔点纤维捻线的间距相等;经向复合抗菌线、纬向低熔点纤维捻线两者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低熔点纤维捻线将经向复合抗菌线固定于抗菌层位于莱赛尔短纤维层、涤纶纤维层之间,无须使用胶水,更为环保;经向复合抗菌线赋予了本申请抗菌性,避免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细菌,更为卫生。优选的,经向复合抗菌线是由抗菌导湿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加捻而成;抗菌导湿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的数量比为1:(1~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赋予了本申请较好的拉伸性能和杀菌除臭的功能,同时还可提升本申请的导湿功能。优选的,所述经向复合抗菌线是由抗静电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加捻而成;抗静电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的数量比为1:(1~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抗静电、防辐射、杀菌除臭的功能。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为0.1mm~0.4mm;第二透气孔的直径为0.05mm~0.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强本申请的透气透湿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由组成莱赛尔短纤维层、涤纶纤维层和低熔点纤维层,克服了水洗后易变形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提升自身的使用范围。2、本申请中运用到抗菌导湿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制备,因此,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杀菌除臭的功能。3、本申请中运用到抗静电腈纶纤维、竹炭纤维、涤纶长丝制备,因此,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抗静电、防辐射、杀菌除臭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实施例3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实施例3中的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实施例3中的经向复合抗菌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中实施例4中的经向复合抗菌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纤维层;10、第一透气孔;100、第二透气孔;11、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2、第二涤纶短纤维层;2、莱赛尔短纤维层;3、低熔点纤维层;4、锦纶短纤维层;5、抗菌层;51、经向复合抗菌线;511、抗菌导湿腈纶纤维;512、竹炭纤维;513、涤纶长丝;514、抗静电腈纶纤维;52、纬向低熔点纤维捻线;6、吸湿发热棉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包括吸湿发热棉主体6,吸湿发热棉主体6包括多层莱赛尔短纤维层2、涤纶纤维层1,莱赛尔短纤维层2位于涤纶纤维层1之间;莱赛尔短纤维层2和涤纶纤维层1之间通过低熔点纤维层3粘结,低熔点纤维层3是由低熔点纤维PP/PE为经纬线平织成的低熔点纤维布,低熔点纤维为丹麦Danaklon公司的PP/PE,商品名ES-低熔-E,皮层熔点125℃。吸湿发热棉主体6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0;第一透气孔1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上下表面且相邻第一透气孔10的间距均为3.0mm;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00;第二透气孔10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面且相邻第二透气孔100的间距均为2.0mm。第一透气孔10的直径为0.3mm;第二透气孔100的直径为0.1mm。参照图1,涤纶纤维层1包括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1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12,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1中的涤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湿发热棉主体(6),吸湿发热棉主体(6)包括多层莱赛尔短纤维层(2)、涤纶纤维层(1),莱赛尔短纤维层(2)位于涤纶纤维层(1)之间;莱赛尔短纤维层(2)和涤纶纤维层(1)之间通过低熔点纤维层(3)粘结;吸湿发热棉主体(6)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0);第一透气孔(1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上下表面;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00);第二透气孔(10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湿发热棉主体(6),吸湿发热棉主体(6)包括多层莱赛尔短纤维层(2)、涤纶纤维层(1),莱赛尔短纤维层(2)位于涤纶纤维层(1)之间;莱赛尔短纤维层(2)和涤纶纤维层(1)之间通过低熔点纤维层(3)粘结;吸湿发热棉主体(6)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0);第一透气孔(1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上下表面;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00);第二透气孔(100)贯穿吸湿发热棉主体(6)周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层(1)包括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1)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12),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1)中的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3D*64mm;第二涤纶短纤维层(12)中的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7D*64mm;莱赛尔短纤维层(2)中的棉型莱赛尔短纤维的规格为1.2D*3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莱赛尔纤维制备的吸湿发热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11)、第二涤纶短纤维层(12)和莱赛尔短纤维层(2)的厚度占吸湿发热棉主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专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自然三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