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12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与双向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双向电机的一侧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外表面的一侧与从动锥齿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从动锥齿轮的中部固定套接于螺纹轴底部的外表面,螺纹轴中部的外表面与螺纹套管的中部螺纹连接。该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通过螺纹轴的转动改变主管左右移动的距离,液压伸缩杆做伸缩运动的过程中,使弧形抓钩能够张开和闭合,达到对于不同形状的货物进行抓持,提高抓持范围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受货物形状的影响较大,抓持效率非常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实施抓持工作时,受到货物的形状影响较大,圆形易碎的货物非常不便于抓持,并且容易损伤货物,增加机器人的作业难度,作业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具备稳定的将易碎以及形状不规则的货物抓起,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工作难度,增加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利用率,抓起过程中避免对于货物的损伤,保障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机器人抓起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机器人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等优点,解决了工业机器人实施抓持工作时,受到货物的形状影响较大,圆形易碎的货物非常不便于抓持,并且容易损伤货物,增加机器人的作业难度,作业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双向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双向电机(2)的一侧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5)外表面的一侧与从动锥齿轮(3)外表面的一侧啮合,从动锥齿轮(3)的中部固定套接于螺纹轴(6)底部的外表面,螺纹轴(6)中部的外表面与螺纹套管(10)的中部螺纹连接,螺纹套管(10)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支撑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转杆与固定板(12)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n固定板(12)的正面与主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主管(15)的内壁的一端与液压伸缩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双向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双向电机(2)的一侧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5)外表面的一侧与从动锥齿轮(3)外表面的一侧啮合,从动锥齿轮(3)的中部固定套接于螺纹轴(6)底部的外表面,螺纹轴(6)中部的外表面与螺纹套管(10)的中部螺纹连接,螺纹套管(10)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支撑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转杆与固定板(12)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
固定板(12)的正面与主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主管(15)的内壁的一端与液压伸缩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13)的另一端与动力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动力杆(14)的另一端穿过固定连接于主管(15)内壁的挡板与受力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受力板(21)的另一侧与螺纹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20)外表面的一侧与扇形齿板(19)的一端啮合,扇形齿板(19)的另一端通过转杆与卡板(18)的顶部转动连接,卡板(18)的底部与主管(1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抓持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与顶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顶板(11)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螺纹轴(6)的顶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蒋旭锋闫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