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及其制备与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2454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及其制备与装配方法,组合楼面板包括三层CLT正交胶合木、浇筑形成于胶合木上的混凝土楼面板、两端分别嵌设于胶合木与混凝土楼面板内的抗剪连接件,以及埋设于混凝土楼面板端面并伸出的连接钢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CLT正交胶合木可实现完全预制,且组合楼面板具有多种预制连接结构,装配化程度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所得组合楼面板能够充分利用CLT正交胶合木的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具有承载力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表现出较为广阔的建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及其制备与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建设工程
,涉及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及其制备与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木组合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木材料的受拉性能。装配式结构由于其标准化和工厂化的特点,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逐渐成为现代工业化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中国专利CN110847463A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楼板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包括H型钢梁和设置在梁上的楼板,利用栓钉连接件、楼板内V型槽、抗剪钢筋、搭接钢筋构造和后浇混凝土材料在楼板与钢梁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但该组合楼盖钢梁梁高影响楼层净高,且没有充分利用木材等绿色建材,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及其制备与装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组合楼面板施工效率较低以及对资源环境负担较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包括CLT正交胶合木、浇筑形成于CLT正交胶合木上的混凝土楼面板、两端分别嵌设于CLT正交胶合木与混凝土楼面板内的抗剪连接件,以及埋设于混凝土楼面板端面并伸出的连接钢筋,其中CLT正交胶合木和混凝土楼面板的厚度可基于组合构件受力分析方法以及楼面荷载数值计算确定。进一步地,所述的CLT正交胶合木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顺纹层、横纹层以及第二顺纹层;其中,所述的第一顺纹层及第二顺纹层的木纹方向与连接钢筋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剪连接件包括贯穿第一顺纹层并嵌入横纹层抗剪连接杆,以及设于抗剪连接杆端部并嵌设于混凝土楼面板内的抗剪连接板。优选的,所述的抗剪连接件可采用普通铁钉、铆钉等金属连接件,连接件截面积、数量、间距等根据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剪连接板与CLT正交胶合木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剪连接件设有多个,并且沿CLT正交胶合木的顺纹和横纹方向阵列布设于CLT正交胶合木与混凝土楼面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钢筋两两一组布设于混凝土楼面板端面,并且每组中的2个连接钢筋分别设于相应抗剪连接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合木的端部伸出于混凝土楼面板外,并与混凝土楼面板的端部共同形成阶梯状连接面;所述的连接钢筋设于该阶梯状连接面处。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钢筋的伸出端不超过CLT正交胶合木的端部。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CLT正交胶合木上钉扎抗剪连接件,并使抗剪连接件顶端露出,之后固定连接钢筋位置,并以胶合木作为底部模板,浇注混凝土形成埋设有连接钢筋的混凝土楼面板,即得到所述的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待装配的2个组合楼面板上设有连接钢筋的端面相对接,与边模和/或承重结构形成浇注空间,在浇筑空间内上部放置钢筋和组合楼面板连接钢筋形成搭接,之后向浇注空间内浇注比混凝土楼面板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连接板,养护脱模后即完成组合楼面板之间的装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CLT正交胶合木的伸出端相互对接形成浇注空间的一个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制三层CLT正交胶合木,充分利用木材的受拉性能与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减少空间浪费,并使所得组合楼面板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所用木材来源广泛,绿色友好,废弃后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2)本专利技术以预制木板作为底部模板,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消耗,减少资源浪费,保证生产效率;3)CLT正交胶合木等构件均可采用工厂预制,符合装配式理念,施工时,相邻组合楼面板之间通过预埋外伸连接钢筋和上部钢筋搭接,保证了组合楼面板之间以及装配结构的整体连接强度,并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快速便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装配后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CLT正交胶合木、101-第一顺纹层、102-横纹层、103-第二顺纹层、2-抗剪连接件、201-抗剪连接杆、202-抗剪连接板、3-连接钢筋、4-混凝土楼面板、5-承重墙、6-现浇混凝土连接板、7-受拉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制备方法包括:在CLT正交胶合木1上钉扎抗剪连接件2,并使抗剪连接件2顶端露出,之后固定连接钢筋3位置,并以CLT正交胶合木1作为底部模板,浇注混凝土形成埋设有连接钢筋3的混凝土楼面板4,即得到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所得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中,CLT正交胶合木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顺纹层101、横纹层102以及第二顺纹层103,并且第一顺纹层101及第二顺纹层103的木纹方向与连接钢筋3相平行。抗剪连接件2可采用普通铁钉或铆钉等,并且沿第一顺纹层101与横纹层102上的木纹方向阵列布设于CLT正交胶合木1与混凝土楼面板4之间。每个抗剪连接件2均包括贯穿第一顺纹层101并嵌入横纹层102的抗剪连接杆201,以及设于抗剪连接杆201端部并嵌设于混凝土楼面板4内的抗剪连接板202,该抗剪连接板202沿平行于CLT正交胶合木1的方向延伸。CLT正交胶合木1的端部伸出于混凝土楼面板4外,并与混凝土楼面板4的端部共同形成阶梯状连接面;连接钢筋3设于该阶梯状连接面处,且其伸出端不超过CLT正交胶合木1的端部。上述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待装配的2个组合楼面板上设有连接钢筋3的端面相对接,与边模和承重墙5形成浇注空间,在浇筑空间内上部设置受拉钢筋7与组合楼面板连接钢筋形成搭接,之后向浇注空间内浇注比混凝土楼面板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连接板6,养护脱模后即完成组合楼面板与承重墙5之间的装配。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楼面板4端面处,多个连接钢筋3两两一组等间距均匀布设,并且在截面投影处,每组中的2个连接钢筋3分别设于相应顺纹列的抗剪连接件2的两侧。其余同实施例1。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楼面板包括CLT正交胶合木(1)、浇筑形成于CLT正交胶合木(1)上的混凝土楼面板(4)、两端分别嵌设于CLT正交胶合木(1)与混凝土楼面板(4)内的抗剪连接件(2),以及埋设于混凝土楼面板(4)端面并伸出的连接钢筋(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楼面板包括CLT正交胶合木(1)、浇筑形成于CLT正交胶合木(1)上的混凝土楼面板(4)、两端分别嵌设于CLT正交胶合木(1)与混凝土楼面板(4)内的抗剪连接件(2),以及埋设于混凝土楼面板(4)端面并伸出的连接钢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LT正交胶合木(1)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顺纹层(101)、横纹层(102)以及第二顺纹层(103);所述的第一顺纹层(101)及第二顺纹层(103)的木纹方向与连接钢筋(3)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剪连接件(2)包括贯穿第一顺纹层(101)并嵌入横纹层(102)抗剪连接杆(201),以及设于抗剪连接杆(201)端部并嵌设于混凝土楼面板(4)内的抗剪连接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剪连接板(202)与CLT正交胶合木(1)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剪连接件(2)设有多个,并且沿CLT正交胶合木(1)的顺纹和横纹方向阵列布设于CLT正交胶合木(1)与混凝土楼面板(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木-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滨彭一清唐践扬顾祥林张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