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7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包括有工作框架、支撑底柱、运行控制屏和入料调位系统等;入料调位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将纤维网提前放置于成型前的混凝土内,使纤维网能够内嵌于墙板胚料内,提升了纤维网与混凝土的连接作用,使复合墙板的抗冲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大板结构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和楼板拼装成的房屋结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商品化生产,现场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自重较轻,结构强度与变形能力均比混合结构好。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强墙板的抗冲击能力,一般会将墙板制作成复合墙板,对于复合墙板的制作通常是将混凝土制作成墙板胚料后,将胚料切割成多个薄板,然后在两个薄板之间加入纤维网并涂抹腻子,复合形成初级复合墙板基板,然后再进行后续加工,但是由于需要在混凝土成型以及切割后再加入纤维网,步骤繁琐,延长了加工时间,同时在混凝土成型后再加入纤维网,则纤维网与混凝土板的粘接性较弱,无法保证纤维网与混凝土板的连接牢固,从而会导致产品的整体抗冲击性能得不到较大提升。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强墙板的抗冲击能力,一般会将墙板制作成复合墙板,对于复合墙板的制作通常是将混凝土制作成墙板胚料后,将胚料切割成多个薄板,然后在两个薄板之间加入纤维网并涂抹腻子,复合形成初级复合墙板基板,然后再进行后续加工,但是由于需要在混凝土成型以及切割后再加入纤维网,步骤繁琐,延长了加工时间,同时在混凝土成型后再加入纤维网,则纤维网与混凝土板的粘接性较弱,无法保证纤维网与混凝土板的连接牢固,从而会导致产品的整体抗冲击性能得不到较大提升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包括有:工作框架;支撑底柱,支撑底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底柱分别固接于工作框架下方四角;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工作框架相连接;入料调位系统,入料调位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纤维网弯折系统,纤维网弯折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纤维网摆放系统,纤维网摆放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纤维网摆放系统与纤维网弯折系统相连接。进一步,入料调位系统包括有:入料箱,入料箱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入料箱进行螺栓连接;出料开关板,出料开关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出料斜管,出料斜管与入料箱进行固接,出料斜管与出料开关板进行滑动连接;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设置于出料斜管下方,固定底座与工作框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盘,第一电动转盘与固定底座相连接;转动横板,转动横板与第一电动转盘进行固接;成型模具,成型模具设置有两组,两组成型模具对称设置于转动横板上方;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设置于第一电动转盘上方,第一电动滑轨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压平柱,第一压平柱上方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纤维网弯折系统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纤维网摆放系统相连接;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转动连接;柱齿轮,柱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柱齿轮相互啮合;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二传动条,第二传动条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通过支架与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限位滑轨,第一限位滑轨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限位滑轨,第二限位滑轨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承接板,第一承接板与第一传动条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第一承接板相连接;第一侧推板,第一侧推板通过支架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插入板,第一插入板与第一侧推板进行铰接,第一插入板通过支架与第一承接板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螺栓连接;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五电动推杆均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两组第五电动推杆均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承接板,第二承接板与第二传动条进行固接,第二承接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六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第二承接板相连接;第二侧推板,第二侧推板通过支架与第六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插入板,第二插入板通过支架与第二承接板进行固接,第二插入板与第二侧推板进行铰接;载物台,载物台设置于第一插入板和第二插入板之间下方,载物台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固接。进一步,纤维网摆放系统包括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步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六棱杆,六棱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六棱杆与工作框架进行转动连接;传动套,传动套与六棱杆进行滑动连接;衔接板,衔接板通过轴承与传动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与衔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工作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设置于第四锥齿轮侧面;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架,第一传动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八电动推杆,第八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八电动推杆均与第一传动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压平柱,第二压平柱依次与两组第八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包括有:/n工作框架;/n支撑底柱,支撑底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底柱分别固接于工作框架下方四角;/n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工作框架相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入料调位系统,入料调位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n纤维网弯折系统,纤维网弯折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n纤维网摆放系统,纤维网摆放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纤维网摆放系统与纤维网弯折系统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包括有:
工作框架;
支撑底柱,支撑底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底柱分别固接于工作框架下方四角;
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工作框架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入料调位系统,入料调位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
纤维网弯折系统,纤维网弯折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
纤维网摆放系统,纤维网摆放系统与工作框架相连接,纤维网摆放系统与纤维网弯折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入料调位系统包括有:
入料箱,入料箱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入料箱进行螺栓连接;
出料开关板,出料开关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
出料斜管,出料斜管与入料箱进行固接,出料斜管与出料开关板进行滑动连接;
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设置于出料斜管下方,固定底座与工作框架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转盘,第一电动转盘与固定底座相连接;
转动横板,转动横板与第一电动转盘进行固接;
成型模具,成型模具设置有两组,两组成型模具对称设置于转动横板上方;
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设置于第一电动转盘上方,第一电动滑轨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压平柱,第一压平柱上方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装配式复合墙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网弯折系统包括有: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纤维网摆放系统相连接;
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通过支架与工作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柱齿轮,柱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
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柱齿轮相互啮合;
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
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
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
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
第二传动条,第二传动条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
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通过支架与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
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限位滑轨,第一限位滑轨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限位滑轨,第二限位滑轨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承接板,第一承接板与第一传动条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第一承接板相连接;
第一侧推板,第一侧推板通过支架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一插入板,第一插入板与第一侧推板进行铰接,第一插入板通过支架与第一承接板进行固接;
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螺栓连接;
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五电动推杆均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两组第五电动推杆均与工作框架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承接板,第二承接板与第二传动条进行固接,第二承接板依次与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六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第二承接板相连接;
第二侧推板,第二侧推板通过支架与第六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二插入板,第二插入板通过支架与第二承接板进行固接,第二插入板与第二侧推板进行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