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专利>正文

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5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属于压铸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在密闭的纯氧环境下利用磁场向压铸板材的孔隙中填充还原性铁粉,在覆盖上双效膜后,利用还原性铁粉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对氧气进行消耗迫使内部成为真空环境,从而方便促进后续浸渗液的渗透,另一方面积蓄热量可以用于对浸渗液的加热固化,使得渗透至孔隙内的渗透液呈半固化状态,不易出现返流现象,然后利用磁场对浸渗球的磁性吸附作用,迫使其对板材表面进行冲击,一方面引起孔隙内渗透液的共振,促进渗透的同时提高密实度,另一方面自身吸水逐渐软化磨损,直至与板材表面的砂孔相匹配内嵌,既对渗透液进行封堵防止返流,同时对砂孔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制造压铸的零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一般只需要四个主要步骤,单项成本增量很低。压铸特别适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铸件,因此压铸是各种铸造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同其他铸造技术相比,压铸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在传统压铸工艺的基础上诞生了几种改进型的工艺,包括减少铸造缺陷排除气孔的无孔压铸工艺。主要用于加工锌,可以减少废弃物增加成品率的直接注射工艺。还有由通用动力公司专利技术的精速密压铸技术以及半固态压铸等等新式压铸工艺。现有的压铸板材由于压铸工艺中的不足,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微孔等缺陷,因此需要通过浸渗处理来对微孔进行填充,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抽真空的方式来促进浸渗液的渗透,填充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存在密集较大砂孔的压铸板材则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在密闭的纯氧环境下利用磁场向压铸板材的孔隙中填充还原性铁粉,在覆盖上双效膜后,利用还原性铁粉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对氧气进行消耗迫使内部成为真空环境,从而方便促进后续浸渗液的渗透,另一方面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积蓄的热量可以用于对浸渗液的加热固化,使得渗透至孔隙内的渗透液呈半固化状态,不易出现返流现象,然后利用磁场对浸渗球的磁性吸附作用,迫使其对板材表面进行冲击,一方面引起孔隙内渗透液的共振,促进渗透的同时提高密实度,另一方面自身吸水逐渐软化磨损,直至与板材表面的砂孔相匹配内嵌,既对渗透液进行封堵防止返流,同时对砂孔进行修复,有效提高对压铸板材浸渗处理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高压水喷射到压铸板材表面,将表面附着的污垢去除,然后烘干并进行抛光;S2、对压铸板材进行除油脱脂,然后清水冲洗2-3次,在密闭空间内通过加热后的氧气对其进行热吹烘干;S3、烘干后先后分别在压铸板材表面一侧施加磁场,另外一侧覆盖还原性铁粉,还原性铁粉在磁场作用下进入到压铸板材表面的微孔中;S4、对压铸板材两侧表面覆盖双效膜后从密闭空间中取出,静置消气20-30min后再次启动磁场,同时向双效膜内注入浸渗液,触发双效膜对压铸板材的封堵和修复动作;S5、待双效膜整体下陷后,用刮刀沿压铸板材表面切下双效膜,采用无水乙醇对压铸板材表面进行清洗甩干;S6、对压铸板材加热至120-160℃进行固化,然后采用电弧喷涂纳米碳化物,喷涂完毕将其烘干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氧气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还原性铁粉的粒径为10-200μm,可以有效填充至压铸板材的孔隙中,一方面有效消耗孔隙内的氧气形成真空环境,另外一方面可以储存热量直接对渗透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双效膜包括定位盘、适应膜以及多个浸渗球,所述适应膜连接于定位盘内端壁上,所述浸渗球均匀连接于适应膜内端壁上,定位盘起到定位作用,适应膜可以跟随浸渗球的动作进行形变,浸渗球一方面可以在磁场作用下对板材表面进行冲击,一方面引起孔隙内渗透液的共振,促进渗透的同时提高密实度,另一方面自身吸水逐渐软化磨损,直至与板材表面的砂孔相匹配内嵌,既对渗透液进行封堵防止返流,同时对砂孔进行修复。进一步的,所述适应膜与定位盘呈多点连接,所述浸渗球之间紧密分布,且浸渗球与适应膜之间的连接点和适应膜与定位盘之间的连接点交错分布,保证适应膜在形变之后拥有足够的弹力拉动浸渗球进行复位。进一步的,所述浸渗球包括支撑半球、修复半球以及磁铁层,所述支撑半球与修复半球之间对称连接,所述磁铁层镶嵌连接于支撑半球靠近修复半球的一端表面,依靠支撑半球对修复半球的支撑作用,迫使修复半球具有足够的强度对板材进行冲击,提高促进渗透的效果,磁铁层则可以在磁场作用下迫使浸渗球整体对板材进行冲击。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半球采用原子灰制成,所述磁铁层呈倒圆台状,且边缘线呈向外侧弯曲的弧线,原子灰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也可以对砂孔进行封堵和修复,磁铁层的特殊形状则方便后续切刀的切开。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层外端套设有感知压环,且感知压环与磁铁层外侧壁连接,所述感知压环外侧套设有排水扇环,且排水扇环上端与支撑半球连接,感知压环起到感知作用,在修复半球逐渐消耗至与砂孔相匹配时,感知压环会与板材表面接触进行反馈,排水扇环起到对感知压环的隔水防护作用,在感知压环受到挤压膨胀后迫使其向外侧展开,从而刮走板材表面的浸渗液降低对感知压环的感知干扰。进一步的,所述感知压环采用压敏胶制成,所述排水扇环采用弹性防水材料制成,压敏胶用于在感知压环接触到板材表面时进行粘黏,从而迫使浸渗球不再复位,等待切刀切除即可,在适应膜出现阵列式的多点下陷时,即可判断封堵和修复完成,开始下一工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纳米碳化物包括质量比为1:1.5-2.5的碳化钛和碳化钨,且粒径大小为50-100nm。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通过在密闭的纯氧环境下利用磁场向压铸板材的孔隙中填充还原性铁粉,在覆盖上双效膜后,利用还原性铁粉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对氧气进行消耗迫使内部成为真空环境,从而方便促进后续浸渗液的渗透,另一方面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积蓄的热量可以用于对浸渗液的加热固化,使得渗透至孔隙内的渗透液呈半固化状态,不易出现返流现象,然后利用磁场对浸渗球的磁性吸附作用,迫使其对板材表面进行冲击,一方面引起孔隙内渗透液的共振,促进渗透的同时提高密实度,另一方面自身吸水逐渐软化磨损,直至与板材表面的砂孔相匹配内嵌,既对渗透液进行封堵防止返流,同时对砂孔进行修复,有效提高对压铸板材浸渗处理效果。(2)双效膜包括定位盘、适应膜以及多个浸渗球,适应膜连接于定位盘内端壁上,浸渗球均匀连接于适应膜内端壁上,定位盘起到定位作用,适应膜可以跟随浸渗球的动作进行形变,浸渗球一方面可以在磁场作用下对板材表面进行冲击,一方面引起孔隙内渗透液的共振,促进渗透的同时提高密实度,另一方面自身吸水逐渐软化磨损,直至与板材表面的砂孔相匹配内嵌,既对渗透液进行封堵防止返流,同时对砂孔进行修复。(3)适应膜与定位盘呈多点连接,浸渗球之间紧密分布,且浸渗球与适应膜之间的连接点和适应膜与定位盘之间的连接点交错分布,保证适应膜在形变之后拥有足够的弹力拉动浸渗球进行复位。(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用高压水喷射到压铸板材表面,将表面附着的污垢去除,然后烘干并进行抛光;/nS2、对压铸板材进行除油脱脂,然后清水冲洗2-3次,在密闭空间内通过加热后的氧气对其进行热吹烘干;/nS3、烘干后先后分别在压铸板材表面一侧施加磁场,另外一侧覆盖还原性铁粉,还原性铁粉在磁场作用下进入到压铸板材表面的微孔中;/nS4、对压铸板材两侧表面覆盖双效膜后从密闭空间中取出,静置消气20-30min后再次启动磁场,同时向双效膜内注入浸渗液,触发双效膜对压铸板材的封堵和修复动作;/nS5、待双效膜整体下陷后,用刮刀沿压铸板材表面切下双效膜,采用无水乙醇对压铸板材表面进行清洗甩干;/nS6、对压铸板材加热至120-160℃进行固化,然后采用电弧喷涂纳米碳化物,喷涂完毕将其烘干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高压水喷射到压铸板材表面,将表面附着的污垢去除,然后烘干并进行抛光;
S2、对压铸板材进行除油脱脂,然后清水冲洗2-3次,在密闭空间内通过加热后的氧气对其进行热吹烘干;
S3、烘干后先后分别在压铸板材表面一侧施加磁场,另外一侧覆盖还原性铁粉,还原性铁粉在磁场作用下进入到压铸板材表面的微孔中;
S4、对压铸板材两侧表面覆盖双效膜后从密闭空间中取出,静置消气20-30min后再次启动磁场,同时向双效膜内注入浸渗液,触发双效膜对压铸板材的封堵和修复动作;
S5、待双效膜整体下陷后,用刮刀沿压铸板材表面切下双效膜,采用无水乙醇对压铸板材表面进行清洗甩干;
S6、对压铸板材加热至120-160℃进行固化,然后采用电弧喷涂纳米碳化物,喷涂完毕将其烘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氧气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原性铁粉的粒径为10-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板材新型浸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效膜包括定位盘(1)、适应膜(2)以及多个浸渗球(3),所述适应膜(2)连接于定位盘(1)内端壁上,所述浸渗球(3)均匀连接于适应膜(2)内端壁上。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