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滚轮合一的编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06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滚轮; 一位移转换装置;及, 一滚轮支撑装置;以及,一导电装置; 其中,该滚轮的一侧与该滚轮支撑装置共同形成一个用来安置位移转换装置的容置空间,且滚轮及该位移转换装置共同由该滚轮支撑装置支撑,使滚轮在该滚轮支撑装置上自由地转动; 其中导电装置与一电路板相电连;且旋转该滚轮时,该滚轮同时带动该位移转换装置作一往复性的运动,以导通该导电装置,并产生一电子讯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诸如鼠标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特别是一种与滚轮合一的编码装置。譬如US5912661,US6157369,US6326949等案,其中滚轮的光栅的两侧分具有一投光器与受光器,藉由具有复数个切口的光栅的切割,使得受光器的接受有明暗不同的变化,进而产生持续且呈间歇性的讯号;此一方式,除需要耗费较多的电力外,在组装时尚必须考虑投光、受光器与光栅切口的设置关键,因此制造上显得较为不便。另如US6198057一案所示,其中的旋转式编码器仅需与滚轮的一延伸轴相结合即可,利用复数个电刷与金属接点间转动接触的方式,即可输出一连续且呈间歇性的讯号。此一方式虽然在装配输出、入装置上颇为方便,但由于该编码器的结构小且精密度高,因此生产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再就压按开关式的方式而言,譬如US5657051一案中所示,其中不具有滚轮的态样,使得整体的结构十分地简单;但使用者必须利用食指或中指作前、后按压的动作,不仅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操作上更较转动滚轮的方式显得相当的不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滚轮;一位移转换装置;一滚轮支撑装置;以及,一导电装置;其中,该滚轮的一侧与该滚轮支撑装置共同形成一个用来安置位移转换装置的容置空间,且滚轮及该位移转换装置共同由该滚轮支撑装置支撑,使滚轮在该滚轮支撑装置上自由地转动;其中导电装置与一电路板相电连;且旋转该滚轮时,该滚轮同时带动该位移转换装置作一往复性的运动,以导通该导电装置,并产生一电子讯号。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点是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标记说明1按键压板;111延伸轴;112按压部;113卡销;2滚轮21滚轮齿 22孔;3滑块;31滑块齿;32凸块;33肩部;34容置部;35通孔;4滑块回位弹簧;5金属弹片;51、52凸片;53环状部;6滚轮固定座61弹性结构;611、612、613导槽;62槽孔;63筒状壁;64缺口;65轴心;7金属接点;8金属接点;9金属接点;10微动开关;20电路板。本技术包括一按压装置,一滚轮,一位移转换装置,一滚轮支撑装置,及一导电装置所共同组成。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中滚轮2除可进行前、后的滚动外,亦可以下压并带动该按压装置的一按键压板1的按压部112向下,进而触动一位于电路板20上的一微动开关10,以激活额外的预设功能,譬如上网,收发email…..等。请参阅图2所示,是显示与图1相反方向的一组合图式。此处可以看出该滚轮2与一滚轮支撑装置的滚轮固定座6相结合,该滚轮固定座6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弹性结构61;其中该弹性结构61具有复数个弯折,其一端与电路板20相电连,另一端则与滚轮固定座6相固接。请同时配合图1所示,当滚轮2下压时,随及带动该弹性结构61产生向下的形变,进而带动按键压板1的按压部112向下触动微动开关10。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组件分解图式,由此图可充分了解各组件间的相互关系;图4所示是显示与图3相反方向的一组件分解图,以利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包括有一按压装置,其中更包括有一按键压板1,其底侧具有一按压部112,以触动微动开关20;而其右侧具有一延伸轴111。该滚轮2的内圆周面设有复数个均分的滚轮齿21,且该滚轮2的一侧面是呈一封闭面,该且于该滚轮2的轴心处开有一通孔22,以便该延伸轴111能由其间穿置而出;该滚轮2的另一侧则为一全开面,与该滚轮支撑装置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便同时容置该位移转换装置,及该导电装置于其间。该位移转换装置包括有一滑块3与一滑块回位弹簧4,该滑块3的顶侧具有复数个可与该滚轮齿21相啮合的滑块齿31;滑块3的底侧具有一凸块32;该滑块3的轴心开设有一概呈椭圆的通孔35;而该滑块3的内侧且靠该滑块齿31处,开设有一容置部34,以便容置一滑块回位弹簧4于其间。请同时参阅图3-图5A,该滚轮支撑装置包括一滚轮固定座6,该滚轮固定座6的一侧具有一弹性结构61,并固设于电路板20,或任一容置本技术的壳体上;而该滚轮固定座6的另一侧,则设有一筒状壁63并可被容置于该滚轮2之中;该筒状壁63的顶端开设有一缺口64,使得滑块3的滑块齿31能凸设于该缺口64之中;滚轮未旋转时,由于滑块3,受回位弹簧4的推挤,使得该滑块3的二肩部33,常态性地抵靠于该筒状壁63的内侧,并得使该滑块齿31能常态性地凸出于该缺口64。该筒状壁63之内,设有一中空的轴心65,并由滑块3的通孔35内穿置;而当按键压板1、滚轮2、滑块3及滚轮固定座6结合时,该回位弹簧4的底顶恰抵靠在该滚轮固定座6的中空的轴心65上。该轴心65亦与该按键压板1的延伸轴111相互卡掣。实际制造时,可以令该轴心65与延伸轴111间作紧配合的设计,以结合该滚轮2,滑块3,滚轮固定座6等装置,并防止按键压板1的随着滚轮2的转动而转动;或是如图4中所示,在轴心65内设置一卡槽66,而该延伸轴111上,则设有一卡销113,藉由卡槽66与卡销113的配合,除可结合该滚轮2,滑块3,滚轮固定座6等装置外,亦可以防止按压装置的转动。又,该弹性结构61上设有复数个导槽611,612,613,该复数个导槽与该滚轮固定座6交接处,分设有与导槽对应的槽孔621,622,623。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A所示;该导电装置包括有三个金属接点7,8,9;及一金属弹片5,其中该金属弹片5具有一位置较低的环状部53,并延伸而出有位置较高的二凸片51,52;该金属弹片5是卡置于该筒状壁63的内侧;当按键压板1,滚轮2,滑块3,滑块回位弹簧4,金属弹片5,滚轮固定座6,金属接点7,8,9共同结合后,将使得该三个金属接点7,8,9,可分别置设于导槽611,612及613之中,并分别由对应的槽孔621,622及623中向滚轮2的方向穿出,使得接点7,8恰分别位于凸片51,52的下方,而接点9则与环状部53相接,呈常态性的导通状态。请参阅图5A,当使用者顺时针地旋转滚轮2,经由滚轮齿21,带动滑块齿31,旋动滑块3至一角度时,该滑块齿31的一最外侧齿会碰触至该筒状壁63而停止滑块3的转动;请参阅图5B,而当滚轮2持续旋转时,滑块3因受筒状壁63的阻挡,使得该滚轮齿21对该滑块齿31,施以一向轴心65方向的推挤作用力,使得滑块齿31的齿峰与滚轮齿21的齿峰逐渐地相接,进而造成滑块3底部上的凸块10直接地推挤金属弹片5的凸片51,并使得凸片51与接点7相接触;亦即,此时接点7与9是呈导通的状态,因此会有一讯号产生。若滚轮2仍继续旋转,则藉由滑块回位弹簧4挤压轴心65所产生的回复力,迫使滑块齿31经由滚轮齿21的引导,并使得滑块齿31与滚轮齿21重新相互啮合;进而造成滑块3底部上的凸块10不再抵压金属弹片5的凸片51,并使得凸片51与接点7相分离,亦即此时接点7与9是呈断路的状态,故无任何的讯号产生。而当使用者持续地顺时针地旋转滚轮2时,滑块3将持续地作往复性的动作,所以计算机鼠标等输入装置便能产生一持续且呈间歇性的讯号输出。请参阅图6A与图6B所示,是本技术的一逆时针旋转结构剖面图与本技术的一逆时针旋转位置显示图式。该二图式所显示的状况,洽与图5是列的状况相反,但所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唯川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