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79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锅炉,包括主体、支架、驱动机构、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主体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支架上设有净化组件,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单元和疏通单元,该节能型锅炉,通过抽气机构实现热空气的循环,通过鼓气机构实现鼓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了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的运行,从而实现了热空气的循环利用,节省了能源,且通过净化组件,在热空气循环过程中进行在线净化,提高了效率,该加热机构通过盘旋的加热管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同时热空气在加热管内进行循环加热,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了能源。节省了能源。节省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0003]现有的锅炉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对锅体底部的水进行加热,热源与水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造成水吸热的效率一般,从而造成加热时间过长,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同时现有的锅炉一般没有设置较好的热空气循环利用装置,部分热空气随着排烟口直接排出,能源消耗较大,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锅炉。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锅炉,包括主体、支架、驱动机构、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所述主体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
[0006]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套管、第一活塞杆、第一弹簧、第一齿条、第一半齿轮、加热管和排气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第一活塞杆的活塞与套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杆的活塞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位于套管外的一端,所述第一半齿轮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半齿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加热管和排气管均设置在套管顶部,所述加热管和排气管均与套管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管伸入主体内,所述加热管盘旋设置;
[0007]所述鼓气机构包括固定管、第二活塞杆、第二弹簧、第二齿条、第二半齿轮、入气管和鼓气管,所述固定管设置在驱动机构远离固定管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固定管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外,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活塞与固定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活塞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管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杆的活塞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活塞杆位于固定管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半齿轮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半齿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入气管和鼓气管均设置在固定管顶部,所述入气管和鼓气管均与固定管内部连通,所述鼓气管伸入主体内。
[0008]为了实现热空气的循环利用,所述支架上设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单元和疏通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箱体、滤网和出气管,所述箱体设置在套管和固定管之间,所述排气管远离套管的一端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通过排气管与套管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箱体通过出气管与固定管内部连通,所述滤网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滤网位于箱体的中部,所述疏通单元包括转轴、风扇和凸轮,所述转轴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转轴位于滤网上方,所述风扇和凸轮均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风扇和凸轮均与转轴键连接,所述风扇与排气管正对设置,所述凸轮有两个,两个凸轮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两个凸轮关于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凸轮与滤网抵靠。
[0009]为了对装置的运行进行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均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均与驱动轴键连接。
[0010]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套管、固定管、电机和箱体均设置在固定板上。
[0011]为了使得空气只能通过加热管进入,排气管排出,所述加热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排气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0012]为了使得空气只能通过入气管进入,鼓气管排出,所述入气管与固定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鼓气管与固定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锅炉,通过抽气机构实现热空气的循环,通过鼓气机构实现鼓气,与现有的锅炉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了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的运行,从而实现了热空气的循环利用,节省了能源,与现有的节能型锅炉相比,该装置通过净化组件,在热空气循环过程中进行在线净化,提高了效率,与现有的加热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盘旋的加热管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同时热空气在加热管内进行循环加热,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锅炉的抽气机构与鼓气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锅炉的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锅炉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2.套管,3.第一活塞杆,4.第一弹簧,5.第一齿条,6.第一半齿轮,7.加热管,8.排气管,9.固定管,10.第二活塞杆,11.第二弹簧,12.第二齿条,13.第二半齿轮,14.入气管,15.鼓气管,16.箱体,17.滤网,18.出气管,19.转轴,20.风扇,21.凸轮,22.电机,23.驱动轴,24.底座,2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1]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锅炉,包括主体1、支架、驱动机构、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
所述主体1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
[0022]该装置使用时,通过抽气机构将热空气抽入锅内,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通过鼓气机构鼓入外部的空气和部分的热空气,增加了炉内的氧气,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同时对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节能。
[0023]如图2所示,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套管2、第一活塞杆3、第一弹簧4、第一齿条5、第一半齿轮6、加热管7和排气管8,所述套管2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一端位于套管2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另一端伸出套管2外,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活塞与套管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套管2内,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第一活塞杆3上,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套管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杆3的活塞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设置在第一活塞杆3位于套管2外的一端,所述第一半齿轮6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半齿轮6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驱动机构、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所述主体(1)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抽气机构和鼓气机构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套管(2)、第一活塞杆(3)、第一弹簧(4)、第一齿条(5)、第一半齿轮(6)、加热管(7)和排气管(8),所述套管(2)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一端位于套管(2)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另一端伸出套管(2)外,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活塞与套管(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套管(2)内,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第一活塞杆(3)上,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套管(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杆(3)的活塞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设置在第一活塞杆(3)位于套管(2)外的一端,所述第一半齿轮(6)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半齿轮(6)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6)与第一齿条(5)啮合,所述加热管(7)和排气管(8)均设置在套管(2)顶部,所述加热管(7)和排气管(8)均与套管(2)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管(7)伸入主体(1)内,所述加热管(7)盘旋设置;所述鼓气机构包括固定管(9)、第二活塞杆(10)、第二弹簧(11)、第二齿条(12)、第二半齿轮(13)、入气管(14)和鼓气管(15),所述固定管(9)设置在驱动机构远离固定管(9)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杆(10)的一端位于固定管(9)内,所述第二活塞杆(10)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9)外,所述第二活塞杆(10)的活塞与固定管(9)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设置在固定管(9)内,所述第二弹簧(11)套设在第二活塞杆(10)上,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固定管(9)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杆(10)的活塞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2)设置在第二活塞杆(10)位于固定管(9)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半齿轮(13)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半齿轮(13)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13)与第二齿条(12)啮合,所述入气管(14)和鼓气管(15)均设置在固定管(9)顶部,所述入气管(14)和鼓气管(15)均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涛博石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