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旅游景点游客安全实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游客安全监测管理
,具体涉及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旅游景点游客安全实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的革新与休假制度的调整,共同推动了我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游客数量的连年增长,人员密度过大、游客流动性强等都加剧了旅游景区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旅游安全事故频发,如景点踩踏事件、景点落水事件等。因此,提升旅游过程中游客安全监测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003]目前旅游景区对游客安全的监测管理手段大多通过巡逻人员在景区内所有景点进行人工定时巡逻,以获取各景点游客的安全状况,例如景点游客数量是否超标、水系景点是否有游客落水等,但该监测管理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0004]1.自动化程度低,使得监测管理效率低,且由于人工定时巡逻不能实现实时巡逻,极有可能出现在非巡逻时间点某景点发生游客安全事故的情况,导致巡逻人员未能及时知晓,进而致使管理滞后,降低了管理成效,无法实时保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旅游景点游客安全实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统计及分类模块、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图像采集模块、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数量统计模块、超标景点筛选模块、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护栏景点靠近距离检测模块、水系景点水面图像采集模块、安全数据库、安全分析中心、管理云平台、预警终端和在线显示终端;所述旅游景区景点统计及分类模块用于对旅游景区内存在的景点数量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景点分别进行编号,依次编号为1,2,...,i,...,n,同时从统计的各景点中筛选具有隔离护栏的各景点和具有水域的各景点,以此将筛选出来的各景点进行分类,其中具有隔离护栏的各景点分类为护栏类景点,护栏类景点内的各景点记为各护栏景点,具有水域的各景点分类为水系类景点,水系类景点内的各景点记为各水系景点,此时统计各护栏景点的数量,并对各护栏景点进行编号,分别编号为1,2,...,a,...,x,同时统计各水系景点的数量,并对各水系景点进行编号,分别编号为1,2,...,b,...,y;所述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若干第一摄像头,分别设置在各景点的游览区域内,用于对各景点游览区域内的游客进行视频监控,并按照设置的监测时间点采集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进而将采集的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分别发送至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数量统计模块和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所述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数量统计模块接收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进而从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中分析出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客数量,并将其发送至超标景点筛选模块;所述超标景点筛选模块接收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数量统计模块发送的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客数量,并将其与各景点对应的限流人数进行对比,若某景点在某监测时间点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对应的限流人数,表明该景点游客数量超标,该景点记为超标景点,该监测时间点记为超标时间点,此时统计超标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超标时间点,其中超标景点编号可记为1,2,...,j,...,m,并将超标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超标时间点分别发送至预警终端和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所述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分别接收监测时间点景点游客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和超标景点筛选模块发送的超标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超标时间点,并根据超标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超标时间点从各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中提取出超标景点在对应超标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进而从提取出的超标景点在对应超标时间点的游览区域游客图像中分析出老年游客的数量、成年游客的数量和幼年游客的数量,并将其构成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集合G
w
(g
w
1,g
w
2,...,g
w
j,...,g
w
m),g
w
j表示为第j个超标景点在对应超标时间点的游客类型对应的数量,w表示为游客类型,w=k1,k2,k3,分别表示为老年游客、成年游客、幼年游客,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将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集合发送至安全分析中心;所述护栏景点靠近距离检测模块用于对各护栏景点游览区域内的游客靠近隔离护栏的靠近距离进行检测,其具体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在各护栏景点对应的周侧隔离护栏上均匀布设若干检测点,并对布设的各检测点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f,...,r;
S2:分别在各检测点设置人体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仪;S3:当有游客靠近隔离护栏时,隔离护栏上某检测点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有人体靠近,此时启动该检测点的红外测距仪开始工作,对靠近的游客进行靠近距离检测,由此在预设的检测时间段内获取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对应的游客靠近频次及每次游客靠近对应的靠近距离,进而将预设检测时间段内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对应的游客靠近频次构成各护栏景点检测点游客靠近频次集合Z
a
(z
a
1,z
a
2,...,z
a
f,...,z
a
r),z
a
f表示为预设检测时间段内第a个护栏景点第f个检测点对应的游客靠近频次;S4:对预设检测时间段内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对应的各次游客靠近按照靠近时间点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d,...,u,进而将预设检测时间段内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每次游客靠近对应的靠近距离构成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游客靠近距离集合L
af
(l
af
1,l
af
2,...,l
af
d,...,l
af
u),l
af
d表示为预设检测时间段内第a个护栏景点第f个检测点对应的第d次游客靠近对应的靠近距离,并将各护栏景点检测点游客靠近频次集合和各护栏景点各检测点游客靠近距离集合发送至安全分析中心;所述水系景点水面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若干第二摄像头,其分别设置在各水系景点对应的水面上方,用于对水面进行视频监控,并按照设置的监测时间点采集各水系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水面图像,进而对采集的各水系景点在各监测时间点的水面图像查看是否有人落入水中,若某水系景点在某监测时间点有人落入水面,则表明该水系景点存在溺水危险,该水系景点记为溺水危险水系景点,该监测时间点记为溺水时间点,此时统计溺水危险水系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溺水时间点,其中溺水危险水系景点编号可记为1,2,...,e,...,o,并将溺水危险水系景点编号及其对应的溺水时间点发送至预警终端,同时将溺水危险水系景点编号发送至安全分析中心;所述安全数据库用于存储各护栏景点对应靠近隔离护栏的安全靠近距离,存储各水系景点对应的水域面积和水域深度,并存储各种水域面积对应的溺水面积危险指数和各种水域深度对应的溺水深度危险指数;所述安全分析中心接收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分析模块发送的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集合,并根据超标景点游客类型数量集合统计各超标景点对应的危险游客占比系数,进而将其发送至管理云平台;所述安全分析中心接收护栏景点靠近距离检测模块发送的各护栏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伽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