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45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其结构包括装配板、网络安全装置、散热网,所述网络安全装置顶端和左右两端均镶嵌设有散热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装置内部设有热拔插防护装置,在摄像头通电运转的情况下会通过以太网的供电口为第一电磁铁供电,使电磁铁带动设有的防护卡板对网线接头进行限位防护卡扣,更好的防止热拔插现象,保证摄像设备的安全,通过在装置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断电提示装置,在装置的主供电线路断电时,装置的摄像机会转入蓄电池供电并进行一定的本地摄像存储,同时,第二电磁铁会跟随主供电线路断电,使通电板受压缩弹簧的力与接电板相接,使警示器通电触发断电提示,便于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的及时处理。的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安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而网络安全设备即用于保护网络安全进行运转维护用的设备,其中,设备在使用过程,为了更好的进行设备硬件的监护,常常会配备有监控和其它安全设备进行网络安全设备的保护和监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监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进行网络线路更换等情况下,容易因为疏忽或不知情对摄像机网线进行热拔插,从而容易导致摄像设备的损坏,造成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摄像设备的供电断开后会直接使设备处于停止运转状态,在线路被知晓的情况下安全性较低,并在监控设备断电情况下不能够让监护人员及时知晓处理恢复,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监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进行网络线路更换等情况下,容易因为疏忽或不知情对摄像机网线进行热拔插,从而容易导致摄像设备的损坏,造成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摄像设备的供电断开后会直接使设备处于停止运转状态,在线路被知晓的情况下安全性较低,并在监控设备断电情况下不能够让监护人员及时知晓处理恢复,较为不便的效果。
[0004](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包括装配板、网络安全装置、散热网,所述网络安全装置顶端和左右两端均镶嵌设有散热网,所述网络安全装置左右两端前侧均锁接有装配板;所述网络安全装置包括散热风机、装配护壳、网络安全主机、蓄电池、摄像头、摄像装配槽板、断电提示装置、热拔插防护装置,所述装配护壳右前方镶嵌设有摄像装配槽板,所述摄像头镶嵌锁接于摄像装配槽板前侧,所述装配护壳内部左右两端均锁接有散热风机,所述网络安全主机与装配护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设于装配护壳内部右侧,所述蓄电池后端与断电提示装置相接,所述热拔插防护装置镶嵌设于装配护壳后右方,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摄像头、断电提示装置、热拔插防护装置电连接;所述热拔插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卡板、第一防护卡槽、第二防护卡槽、第二防护卡板、第二联动杆、网线接口、防护装配板、第二齿条、第二转接板、控制连接板、控制装配板、吸合板、第一压缩弹簧、第一电磁铁、第一转接板、第一联动杆、第一齿条、联动齿轮,所述防护装配板与装配护壳内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网线接口镶嵌设于防护装配板后端
中部,所述网线接口后端贯穿装配护壳后端,所述联动齿轮与防护装配板内部前侧活动扣接,所述控制装配板与防护装配板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后端贯穿装配护壳与第一防护卡板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卡板右端设有第一防护卡槽,所述第一联动杆前端与第一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右端上侧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底端与联动齿轮顶端啮合,所述第二联动杆后端与第二防护卡板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卡板左端设有第二防护卡槽,所述第二联动杆前端与第二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左端下侧与第二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顶端与联动齿轮底端啮合,所述第一电磁铁镶嵌设于控制装配板内,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摄像头电连接,所述吸合板左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一电磁铁相接,所述吸合板后端通过控制连接板与第二转接板前端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为具有以太网供电的摄像设备。
[0006]进一步的,所述网线接口的电源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网线接口的传输线与摄像头相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卡板、第二防护卡板位于网线接口后方,所述第一防护卡槽、第二防护卡槽可组合为圆形槽,所述第一防护卡槽、第二防护卡槽组合的槽口直径比网线接头小,所述第一防护卡槽、第二防护卡槽组合的槽口直径比网线直径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断电提示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压缩弹簧、第一接电板、通电板、第二接电板、提示装配板、警示器,所述提示装配板与蓄电池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设于提示装配板内部右侧,所述第二电磁铁左侧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有通电板,所述第一接电板、第二接电板均镶嵌设于提示装配板内部左侧,所述第一接电板、第二接电板分别与通电板前后两端相接,所述警示器与装配护壳内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电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电板与警示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网线接口的电源线并联。
[0010] (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监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进行网络线路更换等情况下,容易因为疏忽或不知情对摄像机网线进行热拔插,从而容易导致摄像设备的损坏,造成不便,通过在装置内部设有热拔插防护装置,在摄像头通电运转的情况下会通过以太网的供电口为第一电磁铁供电,使电磁铁带动设有的防护卡板对网线接头进行限位防护卡扣,更好的防止热拔插现象,保证摄像设备的安全。
[0011]2)、为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在摄像设备的供电断开后会直接使设备处于停止运转状态,在线路被知晓的情况下安全性较低,并在监控设备断电情况下不能够让监护人员及时知晓处理恢复,较为不便,通过在装置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断电提示装置,在装置的主供电线路断电时,装置的摄像机会转入蓄电池供电并进行一定的本地摄像存储,同时,第二电磁铁会跟随主供电线路断电,使通电板受压缩弹簧的力与接电板相接,使警示器通电触发断电提示,便于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网络安全装置俯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装配板

1、网络安全装置

2、散热网

3、散热风机

a、装配护壳

b、网络安全主机

c、蓄电池

d、摄像头

e、摄像装配槽板

f、断电提示装置

g、热拔插防护装置

h、第二电磁铁

g1、第二压缩弹簧

g2、第一接电板

g3、通电板

g4、第二接电板

g5、提示装配板

g6、警示器

g7、第一防护卡板

h1、第一防护卡槽

h2、第二防护卡槽

h3、第二防护卡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监控功能的网络安全装置,其结构包括装配板(1)、网络安全装置(2)、散热网(3),所述网络安全装置(2)顶端和左右两端均镶嵌设有散热网(3),所述网络安全装置(2)左右两端前侧均锁接有装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安全装置(2)包括散热风机(a)、装配护壳(b)、网络安全主机(c)、蓄电池(d)、摄像头(e)、摄像装配槽板(f)、断电提示装置(g)、热拔插防护装置(h),所述装配护壳(b)右前方镶嵌设有摄像装配槽板(f),所述摄像头(e)镶嵌锁接于摄像装配槽板(f)前侧,所述装配护壳(b)内部左右两端均锁接有散热风机(a),所述网络安全主机(c)与装配护壳(b)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d)设于装配护壳(b)内部右侧,所述蓄电池(d)后端与断电提示装置(g)相接,所述热拔插防护装置(h)镶嵌设于装配护壳(b)后右方,所述蓄电池(d)分别与摄像头(e)、断电提示装置(g)、热拔插防护装置(h)电连接;所述热拔插防护装置(h)包括第一防护卡板(h1)、第一防护卡槽(h2)、第二防护卡槽(h3)、第二防护卡板(h4)、第二联动杆(h5)、网线接口(h6)、防护装配板(h7)、第二齿条(h8)、第二转接板(h9)、控制连接板(h10)、控制装配板(h11)、吸合板(h12)、第一压缩弹簧(h13)、第一电磁铁(h14)、第一转接板(h15)、第一联动杆(h16)、第一齿条(h17)、联动齿轮(h18),所述防护装配板(h7)与装配护壳(b)内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网线接口(h6)镶嵌设于防护装配板(h7)后端中部,所述网线接口(h6)后端贯穿装配护壳(b)后端,所述联动齿轮(h18)与防护装配板(h7)内部前侧活动扣接,所述控制装配板(h11)与防护装配板(h7)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h16)后端贯穿装配护壳(b)与第一防护卡板(h1)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卡板(h1)右端设有第一防护卡槽(h2),所述第一联动杆(h16)前端与第一转接板(h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h15)右端上侧与第一齿条(h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h17)底端与联动齿轮(h18)顶端啮合,所述第二联动杆(h5)后端与第二防护卡板(h4)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卡板(h4)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高延凯陈力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