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04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9
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上部的螺盖,所述螺盖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有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的根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凹槽;具体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准备一块薄型的板件;第二步:利用模具在板件上压出一个凸耳;第三步:在凸耳的中部冲一个圆孔;第四步:螺钉的中心与圆孔对齐;第五步:螺钉向下压入圆孔中;第六步:直至凹槽与凸耳匹配的同时,螺盖的底面与板件的上表面接触;第七步:继续下压螺钉,直至凸耳流入凹槽中。利用凸耳与螺钉的凹槽进行配合,并在铆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大大提高了螺钉的铆接强度,省去了焊接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可靠性,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铆接工艺
,尤其是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机加工等行业中通常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连接,常用的为铆接工艺,通常在薄板(钢板)和铝合金管上直接铆接螺钉,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对于薄板和铝合金材料的铆接强度有脱落的风险。
[0003]另外,可以通过凸点焊接来实现,安装的强度高,但是能耗高,而且焊接过程中有废气产生,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影响。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对车身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大量应用,但铝合金的凸点焊接性能差,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从而可以方便的完成钢板或者铝合金管与螺钉的铆接工艺,加工方便,简化工艺步骤,省去了焊接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可靠性,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上部的螺盖,所述螺盖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有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的根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凹槽;
[0007]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08]第一步:准备一块薄型的板件;
[0009]第二步:利用模具在板件上压出一个凸耳;
[0010]第三步:在凸耳的中部冲一个圆孔;
[0011]第四步:螺钉的中心与圆孔对齐;
[0012]第五步:螺钉向下压入圆孔中;
[0013]第六步:直至凹槽与凸耳匹配的同时,螺盖的底面与板件的上表面接触;
[0014]第七步:继续下压螺钉,直至凸耳流入凹槽中。
[001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16]所述凸耳的截面呈梯形状。
[0017]所述圆孔的孔径为5.4

10.6mm。
[0018]所述凹槽所在位置为固定区域。
[0019]所述板件采用薄型板、钢板或者铝合金管。
[0020]所述板件的厚度为0.75

2.5mm。
[0021]螺钉为M5

M10。
[002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工艺步骤中加入凸耳的设计,利用凸耳与螺钉的凹槽进行配合,并在铆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大大提高了螺钉的铆接强度,省去了焊
接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可靠性,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0023]本专利技术适应了与有色金属的连续的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工艺步骤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凸耳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专利技术螺钉与板件安装后的强度示意图。
[0035]其中:1、螺钉;2、板件;3、上模组件;4、下模组件;
[0036]101、螺盖;102、凹槽;103、螺钉本体;
[0037]201、凸耳;202、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

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包括螺钉1,螺钉1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上部的螺盖101,螺盖101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有螺钉本体103,螺钉本体103的根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凹槽102;
[0040]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41]第一步:准备一块薄型的板件2;
[0042]第二步:利用模具在板件2上压出一个凸耳201;
[0043]第三步:在凸耳201的中部冲一个圆孔202;
[0044]第四步:螺钉1的中心与圆孔202对齐;
[0045]第五步:螺钉1向下压入圆孔202中;
[0046]第六步:直至凹槽102与凸耳201匹配的同时,螺盖101的底面与板件2的上表面接触;
[0047]第七步:继续下压螺钉1,直至凸耳201材料流入凹槽102中。
[0048]凸耳201的截面呈梯形状。
[0049]圆孔202的孔径为5.4

10.6mm。
[0050]凹槽102所在位置为固定区域。
[0051]板件2采用薄型板、钢板或者铝合金管。
[0052]板件2的厚度为0.75

2.5mm。
[0053]螺钉1为M5

M10。
[0054]如图9所述,本专利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借助模具来实现,将板件2放置在上模组件3和下面组件4之间,通过上下模的配合作用,可以方便的加工出凸耳201、圆孔202、压制等工作,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0055]螺钉1的螺纹d;
[0056]板件2的材料厚度S;
[0057]如图10所示,凸耳201的各尺寸标注。
[0058]R为半径;
[0059]d2铆接孔径;
[0060]d3球冠直径;
[0061]h球冠高度;
[0062]具体见下表:
[0063][0064]铆接后的强度见下表:
[0065][0066]实际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板件2的厚度选择相对应的螺钉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完成铆接后,其整体强度高、连接可靠性好,无脱落风险。
[0067]实施例一:
[0068]第一步:准备一块薄型的板件2,厚度为0.75mm;
[0069]第二步:利用模具在板件2上压出一个凸耳201,凸耳201的尺寸为:半径R为0.8mm,球冠直径d3为7mm,球冠高度h为1.4mm;
[0070]第三步:在凸耳201的中部冲一个圆孔202;铆接孔径d2为5.4mm,
[0071]第四步:螺钉1的中心与圆孔202对齐;
[0072]第五步:螺钉1向下压入圆孔202中;
[0073]第六步:直至凸耳201进入凹槽102中,凹槽102与凸耳201匹配的同时,螺盖101的底面与板件2的上表面接触;
[0074]第七步:继续下压螺钉1,直至凹槽102与凸耳201完全融合,使凸耳201恢复成平板状即可。
[0075]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螺钉铆接性能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1),所述螺钉(1)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上部的螺盖(101),所述螺盖(101)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有螺钉本体(103),所述螺钉本体(103)的根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凹槽(102);具体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准备一块薄型的板件(2);第二步:利用模具在板件(2)上压出一个凸耳(201);第三步:在凸耳(201)的中部冲一个圆孔(202);第四步:螺钉(1)的中心与圆孔(202)对齐;第五步:螺钉(1)向下压入圆孔(202)中;第六步:直至凹槽(102)与凸耳(201)匹配的同时,螺盖(101)的底面与板件(2)的上表面接触;第七步:继续下压螺钉(1),直至凸耳(201)流入凹槽(10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螺钉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新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光轿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