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39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具体结构及组装工艺选择多个机架模组、多个通用载座以及多个组装模块构建油仓生产线,每一机架模组上具有用于输送通用载座的载座轨道;该多个通用载座间隔设置在载座轨道上;(2)启动油仓生产线,并配合少数人力进行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生产组装。通过采用多个机架模组,每个机架模组上可以架构一个以上的组装模块,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油仓产品形态更换组装模块及调整机架模组,快速搭建出适合的油仓生产线,再配合极少的人力即可投入生产,在开发设备、降低人力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产品更新换代而导致设备报废,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仓生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用方便,目前的电子雾化器均采用可置替油仓,目前,一般电子雾化器的可置替油仓的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生产:一种生产方式是全人工配合简易工具生产,此种生产方式的缺点是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遇到缺工的时候,会极大的影响生产;或在淡季缺单时人力过多。另一种生产方式是采用专用自动化设备生产,此种生产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第一种方式的问题,但是因为电子雾化器的可置替油仓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遇到更新换代时,专用的自动化设备就会面临报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目前生产工艺上的缺陷,在开发设备、降低人力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产品更新换代而导致设备报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具体结构及组装工艺选择多个机架模组、多个通用载座以及多个组装模块构建油仓生产线,每一机架模组上具有用于输送通用载座的载座轨道;该多个通用载座间隔设置在载座轨道上;该多个组装模块包括穿引线装置、组装油杯装置、点胶装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组装磁铁装置、组装密封圈装置、铆压装置、组装储油棉装置、组装流道装置、注油机、组装硅胶装置、组装吸油棉装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组装密封套装置和镭射装置中的多个,该多个组装模块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可拆装地设置于机架模组上并位于载座轨道的上方;(2)启动油仓生产线,并配合少数人力进行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生产组装。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五个,各机架模组上的载座轨道首尾连接,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上不设置组装模块,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二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组装油杯装置和点胶装置,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和组装流道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注油机和组装硅胶装置;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油棉装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和组装密封套装置。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五个,各机架模组上的载座轨道首尾连接,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上不设置组装模块,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二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点胶装置、组装底座装置和组装电极装置,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磁铁装置、组装流道装置和组装油杯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
装硅胶装置和注油机;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组装密封套装置和镭射装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六个,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第二机架模组、第三个机架模组、第四个机架模组和第五个机架模组均横向延伸并横向并排拼合,第六个机架模组位于第二个机架模组的一侧并纵向延伸,第六个机架模组与第二个机架模组之间设置有移载机构;以及,第一个机架模组上不设置组装模块,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二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点胶装置、组装底座装置和铆压装置,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流道装置、组装储油棉装置和组装油杯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硅胶装置和注油机;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组装密封套装置和镭射装置;第六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组装磁铁装置和组装密封圈装置。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六个,六个机架模组围构形成一U形的油仓生产线,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和第二个机架模组均纵向延伸并纵向并排拼合,第三个机架模组和第四个机架模组均横向延伸并横向并排拼合,第五个机架模组和第六个机架模组均纵向延伸并纵向并排拼合,第一个机架模组的侧旁和第二个机架模组的侧旁、第二个机架模组和第三个机架模组之间、第四机架模组和第五个机架模组之间以及第五个机架模组的侧旁均设置有机械手;以及,第一个机架模组和第二个机架模组均不设置组装模块,第一个机架模组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组装油杯装置和点胶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和组装流道装置,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注油机和组装硅胶装置,第六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油棉装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和组装密封套装置。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模组的两侧边缘均开设有多个前述定位孔,对应的,每一组装模块的两侧均设置多个前述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固定。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多个机架模组,每个机架模组上可以架构一个以上的组装模块,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油仓产品形态更换组装模块及调整机架模组,快速搭建出适合的油仓生产线,再配合极少的人力即可投入生产,在开发设备、降低人力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产品更新换代而导致设备报废,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00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第一种油仓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第二种油仓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第三种油仓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第四种油仓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识说明:10、机架模组
ꢀꢀꢀꢀꢀꢀꢀꢀꢀꢀꢀꢀꢀꢀꢀꢀꢀꢀꢀꢀꢀꢀꢀ
11、载座轨道101、定位柱
ꢀꢀꢀꢀꢀꢀꢀꢀꢀꢀꢀꢀꢀꢀꢀꢀꢀꢀꢀꢀꢀꢀꢀꢀ
102、定位孔20、通用载座
ꢀꢀꢀꢀꢀꢀꢀꢀꢀꢀꢀꢀꢀꢀꢀꢀꢀꢀꢀꢀꢀꢀꢀ
30、组装模块31、穿引线装置
ꢀꢀꢀꢀꢀꢀꢀꢀꢀꢀꢀꢀꢀꢀꢀꢀꢀꢀꢀꢀꢀ
32、组装油杯装置33、点胶装置
ꢀꢀꢀꢀꢀꢀꢀꢀꢀꢀꢀꢀꢀꢀꢀꢀꢀꢀꢀꢀꢀꢀꢀ
34、组装底座装置35、组装电极装置
ꢀꢀꢀꢀꢀꢀꢀꢀꢀꢀꢀꢀꢀꢀꢀꢀꢀꢀꢀ
36、组装磁铁装置37、组装密封圈装置
ꢀꢀꢀꢀꢀꢀꢀꢀꢀꢀꢀꢀꢀꢀꢀꢀꢀ
38、铆压装置39、组装储油棉装置
ꢀꢀꢀꢀꢀꢀꢀꢀꢀꢀꢀꢀꢀꢀꢀꢀꢀ
301、组装流道装置302、注油机
ꢀꢀꢀꢀꢀꢀꢀꢀꢀꢀꢀꢀꢀꢀꢀꢀꢀꢀꢀꢀꢀꢀꢀꢀ
303、组装硅胶装置304、组装吸油棉装置
ꢀꢀꢀꢀꢀꢀꢀꢀꢀꢀꢀꢀꢀꢀꢀꢀ
305、组装吸嘴装置306、测吸阻电阻装置
ꢀꢀꢀꢀꢀꢀꢀꢀꢀꢀꢀꢀꢀꢀꢀꢀ
307、组装密封套装置308、镭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具体结构及组装工艺选择多个机架模组、多个通用载座以及多个组装模块构建油仓生产线,每一机架模组上具有用于输送通用载座的载座轨道;该多个通用载座间隔设置在载座轨道上;该多个组装模块包括穿引线装置、组装油杯装置、点胶装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组装磁铁装置、组装密封圈装置、铆压装置、组装储油棉装置、组装流道装置、注油机、组装硅胶装置、组装吸油棉装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组装密封套装置和镭射装置中的多个,该多个组装模块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可拆装地设置于机架模组上并位于载座轨道的上方;(2)启动油仓生产线,并配合少数人力进行相应型号油仓产品的生产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五个,各机架模组上的载座轨道首尾连接,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上不设置组装模块,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二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组装油杯装置和点胶装置,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底座装置、组装电极装置和组装流道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注油机和组装硅胶装置;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油棉装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和组装密封套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设置的五个,各机架模组上的载座轨道首尾连接,其中第一个机架模组上不设置组装模块,采用人工放置雾化芯,第二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有穿引线装置、点胶装置、组装底座装置和组装电极装置,第三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磁铁装置、组装流道装置和组装油杯装置;第四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硅胶装置和注油机;第五个机架模组上依次设置组装吸嘴装置、测吸阻电阻装置、组装密封套装置和镭射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替油仓的弹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模组为横向并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凯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湧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湧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