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94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它涉及植物栽培介质技术领域;它由以下原料组成:泥炭、椰糠、蛭石、珍珠岩、火山岩、硅藻土、日向石、斜发沸石、赤玉土、鹿藻土、桐生沙,有机肥;按照计量配比取上述原料根据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加工即可完成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具有保水保肥、理化性能稳定,容重适宜,适于植物生长。适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介质
,具体涉及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生长介质按照来源概括分为三类:自然土壤、添加调理剂的改良土壤和无土栽培基质。无土栽培基质一般是指利用天然矿物、工农业有机无机废弃物单质或混合/复合体,制备而成的。相比于前两类土壤栽培,无土栽培基质既具备了水、肥、气、热等类似于自然土壤可供植物生长的肥力特性,又可根据不同植物生产需要来调节理化性状,具有省水、省肥、避免土壤污染等优点。
[0003]传统园土具有透气性差、病虫害多的缺点,因此导致植物生长速度慢、叶色淡。另一方面,墙壁盆栽植物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将种植的植物悬挂于墙壁上要求培养介质重量轻、保水性强,而传统的园土栽培模式重量大、保水性差,不适用于墙壁盆栽植物的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它具有保水保肥、理化性能稳定,容重适宜,适于植物生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泥炭6~9份、椰糠6~9份、蛭石16~21份、珍珠岩16~21份、火山岩16~21份、硅藻土5~7份、日向石38~42份、斜发沸石16~21份、赤玉土11~16份、鹿藻土6~9份、桐生沙5~10份,有机肥5~10份。
[0006]所述泥炭、日向石、斜发沸石、蛭石、珍珠岩、火山岩、桐生沙为经过在同一压力容器中经550
±
10℃,压力200
±
10MPa的条件下保持2~3小时后的处理而得到的颗粒,其粒径大小为2~5mm,椰糠、赤玉土、鹿沼土、硅藻土粒径大小取2~5mm。
[0007]珍珠岩是一种类似流纹岩的酸性火山喷发熔岩,由于喷发后急速冷却,形成球粒状玻璃质岩石,有弧形或圆形裂纹。其一般为浅灰色、淡绿色和褐色,二氧化硅含量达70%,水分含量为3—5%,当将珍珠岩加热到850—900℃时,由于玻璃质软化,其中水分蒸发,造成体积膨胀,可以达到原有体积的7~16倍,此为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的膨胀倍数k0>5~15倍,容重≤80kg/m3~200kg/m3,二氧化硅含量约70%,水分含量为4—6%。所述的珍珠岩具体为膨胀珍珠岩。
[0008]鹿沼土是一种罕见的物质,产于火山区,是由下层火山土生成,呈火山沙的形式,PH值呈酸性,有许多孔眼,有很高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适合拌土、铺面)。
[0009]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从它的外形看很像云母。蛭石是由一定的花岗岩水合时产生的。它一般与石棉同时产生。由于蛭石有离子交换的能力,它对土壤的营养有极大的作用。
[0010]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矿物成分为蛋白石及其变种。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性和渗透性强的性质。(适合拌土、铺面,有一定的杀虫效果)。
[0011]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A日向石、原料B斜发沸石、原料C桐生砂、原料D蛭石、原料珍珠岩E、原料火山岩F破碎处理;
[0013]步骤2、原料A、B、C、D、E、F高温高压处理: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采用双循环电加热炉对釜加热.使釜内油温达到550
±
10℃,加压至200
±
10MPa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压2~3小时,关闭反应釜使其慢慢冷却,直至温度降到200℃左右取出存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0014]步骤3、分级筛选: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原料A、B、C制成粒度直径3~5mm粒径备用;所述泥炭、日向石、斜发沸石、蛭石、珍珠岩、火山岩、桐生沙为经过在同一压力容器中经550
±
10℃,压力200
±
10MPa的条件下保持2~3小时后的处理而得到的颗粒,其粒径大小为2~5mm,椰糠、赤玉土、鹿沼土、硅藻土粒径大小取2~5mm;
[0015]步骤4、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G赤玉土、原料H硅藻土、原料I鹿沼土经过筛分级取粒径规格大小取2~5mm;
[0016]步骤5、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和步骤4制得的混合物混合后经去杂、打磨、水洗、热风烘干工艺,制得混合物X;
[0017]步骤6、有机肥为粪便和秸秆类物料混合,调节好物料的成分,一般堆肥物料的水分调节到60%,混合物料的碳氮比要调节到30左右,物料的透气性要调节好,通常粪便和秸秆的比例在:6~8:4~2具体要根据物料的干湿情况决定,在物料配料的时候就把有机肥发酵剂(有机物腐熟剂)拌进去。将物料搬运后堆起来,控制堆体的高度在1.5米左右,宽度在1.5

2m,长度根具物料的量决定,堆起来发酵20

30天左右即可基本腐熟好,发酵过程中每个5

7天翻堆一次,以充分给物料供氧,散发水分,调节温度,等物料充分附属,水分蒸发变干就可以得到优质的有机肥Y。
[0018]步骤7;将混合物X与有机物Y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2h后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栽培介质。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传统的植物栽培介质因存在容重大、易松散脱落、易滋生病虫害等不足之处,形成理化性质优良的轻质环保型“一体化”植物栽培介质。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及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从栽培介质原料选材、原料配比及至栽培介质回收均可实现循环,避免浪费自然资源,是新型的环保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泥炭6份、椰糠6份、蛭石16份、珍珠岩16份、火山岩16份、硅藻土5份、日向石38份、斜发沸石16份、赤玉土11份、鹿藻土6份、桐生沙5份,有机肥5份。
[0022]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A日向石、原料B斜发沸石、原料C桐生砂、原料D蛭石、原料珍珠岩E、原料火山岩F破碎处理;
[0024]步骤2、原料A、B、C、D、E、F高温高压处理: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采用双循环电加热炉对釜加热.使釜内油温达到550
±
10℃,加压至200
±
10MPa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压2~3小时,关闭反应釜使其慢慢冷却,直至温度降到200℃左右取出存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0025]步骤3、分级筛选: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原料A、B、C制成粒度直径3~5mm粒径备用;所述泥炭、日向石、斜发沸石、蛭石、珍珠岩、火山岩、桐生沙为经过在同一压力容器中经550
±
10℃,压力200
±
10MPa的条件下保持2~3小时后的处理而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泥炭6~9份、椰糠6~9份、蛭石16~21份、珍珠岩16~21份、火山岩16~21份、硅藻土5~7份、日向石38~42份、斜发沸石16~21份、赤玉土11~16份、鹿藻土6~9份、桐生沙5~10份,有机肥5~10份。2.一体化成型园艺植植物的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A日向石、原料B斜发沸石、原料C桐生砂、原料D蛭石、原料珍珠岩E、原料火山岩F破碎处理;步骤2、原料A、B、C、D、E、F高温高压处理:关闭反应釜使其慢慢冷却,步骤3、分级筛选: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原料A、B、C制成粒径备用;所述泥炭、日向石、斜发沸石、蛭石、珍珠岩、火山岩、桐生沙为经过在同一压力容器中得到颗粒,步骤4、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G赤玉土、原料H硅藻土、原料I鹿沼土经过筛分级取粒;步骤5、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和步骤4制得的混合物混合后经去杂、打磨、水洗、热风烘干工艺,制得混合物X;步骤6、有机肥为粪便和秸秆类物料混合,调节好物料的成分,一般堆肥物料的水分调节到60%,混合物料的碳氮比要调节到30左右,物料的透气性要调节好,通常粪便和秸秆的比例在:6~8:4~2具体要根据物料的干湿情况决定,在物料配料的时候就把有机肥发酵剂(有机物腐熟剂)拌进去,将物料搬运后堆起来,控制堆体的高度在1.5米左右,宽度在1.5

2m,长度根具物料的量决定,堆起来发酵20

30天左右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梦吕欣怡张焱宁荆琳曹植玥唐宁张边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