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铭轲专利>正文

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08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本申请涉及密闭舱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其中降噪密闭舱包括:主舱体的内部设有涡旋状的容纳腔体,以及主舱体上设有人体入口;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通过人体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人体支撑装置设在容纳腔体内;舱盖活动安装在主舱体上;被动降噪装置安装在人体支撑装置与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被动吸收容纳腔体中的噪声;主动降噪装置安装在人体支撑装置与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采用与容纳腔体中的噪声相等的反相声波对容纳腔体中的噪声进行中和;容纳腔体在第一位置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容纳腔体在第二位置的截面面积,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于人体入口之间。从而降低了消除噪声的难度,提高了降噪的效果。提高了降噪的效果。提高了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到密闭舱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密闭舱是经常使用的舱体,比如,高压氧舱、中压密闭舱都需要使用密闭舱。在外界环境中的噪声或者密闭舱本身产生的噪声进入密闭舱的腔体后,噪声将停留在密闭舱的腔体中难以消除,从而影响了在密闭舱中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外界环境中的噪声或者密闭舱本身产生的噪声进入密闭舱的腔体后,噪声将停留在密闭舱的腔体中难以消除,从而影响了在密闭舱中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降噪密闭舱,所述降噪密闭舱包括:主舱体、人体支撑装置、舱盖、主动降噪装置、被动降噪装置;
[0005]所述主舱体的内部设有涡旋状的容纳腔体,以及所述主舱体上设有人体入口;
[0006]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通过所述人体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
[0007]所述人体支撑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体内;
[0008]所述舱盖活动安装在所述主舱体上,用于盖住所述人体入口以密封所述容纳腔体;
[0009]所述被动降噪装置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被动吸收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
[0010]所述主动降噪装置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采用与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相等的反相声波对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进行中和,以实现消除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
[0011]其中,所述容纳腔体在第一位置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体在第二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于所述人体入口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被动降噪装置采用降噪材料环绕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的腔壁上,以实现包围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的腔体中的噪声。
[0013]进一步的,所述被动降噪装置包括多个降噪部件;
[0014]所述降噪部件的形状为斜三棱锥,所述降噪部件形成的斜三棱锥的底面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的腔壁上,所述降噪部件形成的斜三棱锥的高度最高的侧面作为降噪面;
[0015]其中,将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到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作为目标传递方向,所述降噪面沿所述目标传递方向倾斜,用于提高所述降噪面接触噪声的面积,以及避免所述降噪面将噪声往所述目标传递方向的反方向反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体在第三位置的所述降噪部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
腔体在第四位置的所述降噪部件的高度,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四位置于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发声面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的一侧;
[0018]其中,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发声面位于垂直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的切线的截面上。
[0019]进一步的,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向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所述容纳腔体的截面面积形成底数大于0且小于1的对数函数。
[002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形成宝塔状。
[0022]进一步的,所述降噪密闭舱包括:加压装置、减压装置;
[0023]所述加压装置的加气口、所述减压装置的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0024]其中,所述减压装置的排气口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
[0025]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呼吸辅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降噪密闭舱。
[0026]本申请的降噪密闭舱及呼吸辅助系统,通过主舱体的内部设有涡旋状的容纳腔体,容纳腔体在第一位置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容纳腔体在第二位置的截面面积,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于人体入口之间,从而使容纳腔体中的噪声汇聚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降低了消除噪声的难度;通过将被动降噪装置安装在人体支撑装置与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被动吸收容纳腔体中的噪声,将主动降噪装置安装在人体支撑装置与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采用与容纳腔体中的噪声相等的反相声波对容纳腔体中的噪声进行中和,以实现消除容纳腔体中的噪声,通过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结合,提高了降噪的效果,提高了在密闭舱中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降噪密闭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降噪密闭舱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外界环境中的噪声或者密闭舱本身产生的噪声进入密闭舱的腔体后,噪声将停留在密闭舱的腔体中难以消除,从而影响了在密闭舱中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降噪密闭舱,所述降噪密闭舱适用于密闭舱
所述降噪密闭舱,首先通过将容纳腔体设置为涡旋状,容纳腔体的截面面积从涡旋状的外侧到涡旋状的中心逐渐变小,从而使容纳腔体中的噪声汇聚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降低了消除噪声的难度,然后在容纳腔体内的人体支撑装置与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安
装被动降噪装置和主动降噪装置,通过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结合,提高了降噪的效果,提高了在密闭舱中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0032]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降噪密闭舱,所述降噪密闭舱包括:主舱体10、人体支撑装置20、舱盖30、主动降噪装置80、被动降噪装置70;
[0033]所述主舱体10的内部设有涡旋状的容纳腔体50,以及所述主舱体10上设有人体入口52;
[0034]所述容纳腔体50的涡旋状外侧通过所述人体入口52与外界环境连通;
[0035]所述人体支撑装置20设在所述容纳腔体50内;
[0036]所述舱盖30活动安装在所述主舱体10上,用于盖住所述人体入口52以密封所述容纳腔体50;
[0037]所述被动降噪装置70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20与所述容纳腔体50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被动吸收所述容纳腔体50中的噪声;
[0038]所述主动降噪装置80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20与所述容纳腔体50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采用与所述容纳腔体50中的噪声相等的反相声波对所述容纳腔体50中的噪声进行中和,以实现消除所述容纳腔体50中的噪声;
[0039]其中,所述容纳腔体50在第一位置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体50在第二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于所述人体入口52之间。
[0040]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密闭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密闭舱包括:主舱体、人体支撑装置、舱盖、主动降噪装置、被动降噪装置;所述主舱体的内部设有涡旋状的容纳腔体,以及所述主舱体上设有人体入口;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通过所述人体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人体支撑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舱盖活动安装在所述主舱体上,用于盖住所述人体入口以密封所述容纳腔体;所述被动降噪装置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被动吸收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所述主动降噪装置安装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用于采用与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相等的反相声波对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进行中和,以实现消除所述容纳腔体中的噪声;其中,所述容纳腔体在第一位置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体在第二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于所述人体入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密闭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降噪装置采用降噪材料环绕在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的腔壁上,以实现包围所述人体支撑装置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中心之间的腔体中的噪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密闭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降噪装置包括多个降噪部件;所述降噪部件的形状为斜三棱锥,所述降噪部件形成的斜三棱锥的底面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的腔壁上,所述降噪部件形成的斜三棱锥的高度最高的侧面作为降噪面;其中,将从所述容纳腔体的涡旋状外侧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君品杨铭轲
申请(专利权)人:杨铭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