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084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与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络合物,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可以用于次氯酸根及其含量的检测,且选择性好、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反应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适于推广普及。适于推广普及。适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及其共轭碱HClO/ClO

作为强氧化剂,被用于各种有机合成,也被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但是,次氯酸被用于自来水和饮用水消毒时,会在水中产生一些有机氯副产物(OBPs),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引起动脉硬化、关节炎甚至癌症等系列疾病的产生。因此,开发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的次氯酸检测方法,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3]目前,检测次氯酸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等。碘量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判断往往涉及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因而,利用碘量滴定法进行检测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分光光度法检测次氯酸过程中,需要用其他化学试剂掩蔽与显色剂显色的干扰物,检测过程繁琐,且易受干扰。荧光法在分析检测上具有选择性和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使用方便。荧光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易于设计、修饰和改进,能满足不同检测样品的需要。因此,用荧光法检测次氯酸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与次氯酸根离子(ClO

)形成络合物,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可以用于次氯酸根离子及其含量的检测,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反应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适于推广普及。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0007][0008]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与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络合物,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可以用于次氯酸根离子及其含量的检测,且选择性好、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
[0009]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肉桂醛与对羟基苯甲酰肼反应,生成4

羟基

苯甲基

(3

苯基

烯丙基)

酰肼,反应方程式为:
[0010][0011]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得率,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0012](1)将对羟基苯甲酰肼、肉桂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回流反应0.5~6h;
[0013](2)将步骤(1)所得的反应物料减压蒸馏,冷却至室温,析出黄色粗产物;
[0014](3)将步骤(2)所得的黄色粗产物在无水乙醇中进行重结晶,得到黄色粉末,即为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4

羟基

苯甲基

(3

苯基

烯丙基)

酰肼。
[0015]为了使得物料能更加充分的反应,步骤(1)中,对羟基苯甲酰肼和肉桂醛的摩尔比为1:(1~1.3);无水乙醇的用量为3~10L每摩尔对羟基苯甲酰肼。
[0016]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可用于次氯酸根离子的检测。
[0017]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与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络合物,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
[0018]申请人经实践研究发现,在PBS溶液(pH=7.4)中,当加入一种离子(ClO

,Ca
2+
,Cd
2+
,Co
2+
,Cr
3+
,Fe
2+
,Fe
3+
,K
+
,Mn
2+
,Na
+
,Hg
2+
,Pb
2+
,Cu
2+
,Zn
2+
,Mg
2+
,Al
3+
,B
3+
等),只有1+ClO

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且在PBS溶液(pH=7.4)中,探针1+ClO

体系中同时含有其他离子时(Ca
2+
,Cd
2+
,Co
2+
,Cr
3+
,Fe
2+
,Fe
3+
,K
+
,Mn
2+
,Na
+
,Hg
2+
,Pb
2+
,Cu
2+
,Zn
2+
,Mg
2+
,Al
3+
和/或B
3+
等),对探针1+ClO

体系的荧光强度几乎没影响,说明本专利技术荧光探针化合物的选择性好。前述1指荧光探针化合物。
[0019]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可用于ClO

含量的定量检测。申请人经实践研究发现,随着ClO

浓度的逐步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
[0020]荧光强度与ClO

浓度线性关系为:当ClO

浓度为:0

1.4
×
10
‑5M,y=597.35x+98.312,R2=0.9969,y为荧光强度,x为次氯酸根离子浓度,R为相关系数。检测时,通常需要先将样品稀释,若测得的浓度大于1.4
×
10
‑5M时,则继续稀释样品,直到测得的浓度落在0

1.4
×
10
‑5M范围内,然后乘以稀释倍数,即为待测样品中ClO

浓度。
[0021]本专利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2]本专利技术探针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与ClO

离子形成络合物,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可以用于环境中ClO

及其含量的检测,且选择性好、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反应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适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化合物1)与不同离子作用的荧光增强选择性实验结果图;
[0024]图2为化合物1+ClO

的荧光强度与ClO

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
[0028]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52g(10mmol)对羟基苯甲酰肼,1.32g(11mmol)肉桂醛,40mL无水乙醇,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肉桂醛与对羟基苯甲酰肼反应,生成4

羟基

苯甲基

(3

苯基

烯丙基)

酰肼,反应方程式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1)将对羟基苯甲酰肼、肉桂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回流反应0.5~6h;(2)将步骤(1)所得的反应物料减压蒸馏,冷却至室温,析出黄色粗产物;(3)将步骤(2)所得的黄色粗产物在无水乙醇中进行重结晶,得到黄色粉末,即为用于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4

羟基

苯甲基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贵祥杨金来顾杰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