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76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3
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航天器离轨前的轨道参数、离轨后的瞄准再入参数和瞄准着陆点,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根据备选离轨制动参数和离轨后采用的预设制导控制算法,确定控制航天器离轨后的实际再入参数,若确定再入偏差不满足再入精度要求,则修正瞄准再入参数,执行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的步骤,直至确定再入偏差满足再入精度要求时,根据实际再入参数计算航天器的实际着陆点,若确定航天器的着陆偏差不满足着陆精度要求,则修正瞄准着陆点,执行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的步骤,直至确定着陆偏差满足着陆精度要求时,得到实际离轨制动参数,初始时,瞄准再入参数根据给定再入参数确定,瞄准着陆点根据给定着陆点确定。定着陆点确定。定着陆点确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航天
,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在轨飞行一段时间完成预定任务后,可利用制动发动机产生推力以减小飞行速度,从而使航天器从环绕地球的运行轨道进入返回地球的椭圆轨道,即实现离轨制动。
[0003]弹道式再入航天器的再入段弹道由再入速度和再入角决定,而再入点的位置、再入角和再入速度又由制动点的位置和制动速度决定,因此,对于弹道式再入航天器而言,一旦制动状态确定之后,整个再入弹道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弹道式再入航天器运行轨道的偏差、制动点位置的偏差、制动姿态的偏差、制动速度的偏差和大气参数的偏差等都会累积到再入弹道的终点,即着陆点,这使得弹道式再入航天器的着陆点有很大的散布性。
[0004]由于再入点的重要性,一些弹道式再入航天器的制动控制采用了瞄准再入参数的制导控制方法。然而,由于航天器实时计算能力受限,通常采用解析制导算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进行控制量计算、并控制制动发动机工作。由于制导算法的简化和控制状态的设置,这种瞄准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航天器离轨前的轨道参数、离轨后的瞄准再入参数和瞄准着陆点,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初始时,所述瞄准再入参数根据给定再入参数确定,所述瞄准着陆点根据给定着陆点确定;根据所述备选离轨制动参数和离轨后采用的预设制导控制算法,确定控制所述航天器离轨后的实际再入参数;若根据所述实际再入参数和所述给定再入参数确定所述航天器的再入偏差不满足再入精度要求,则修正所述瞄准再入参数,执行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的步骤,直至确定所述再入偏差满足所述再入精度要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再入参数,计算所述航天器的实际着陆点;若根据所述实际着陆点和所述给定着陆点确定所述航天器的着陆偏差不满足着陆精度要求,则修正所述瞄准着陆点,执行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的步骤,直至确定所述着陆偏差满足所述着陆精度要求时,将当前的备选离轨制动参数作为实际离轨制动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备选离轨制动参数和离轨后采用的预设制导控制算法,确定控制所述航天器离轨后的实际再入参数,包括:计算按照所述备选离轨制动参数控制航天器离轨后的期望再入参数;以所述期望再入参数为离轨制动控制目标,采用所述预设制导控制算法逐步调整所述航天器离轨后的运动参数;基于调整后所述航天器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航天器离轨后的实际再入参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际再入参数,计算所述航天器的实际着陆点,包括:根据所述实际再入参数,计算所述航天器的实际再入点;根据所述实际再入点、以及再入点与着陆点之间的预设位置转换关系,计算所述航天器的实际着陆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再入参数包括瞄准再入高度和瞄准再入角,所述再入偏差包括再入高度偏差和再入角偏差;修正所述瞄准再入参数,包括:将所述瞄准再入高度与所述再入高度偏差的和作为新的瞄准再入高度,将所述瞄准再入角与所述再入角偏差的和作为新的瞄准再入角。5.一种航天器的离轨参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轨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航天器离轨前的轨道参数、离轨后的瞄准再入参数和瞄准着陆点,计算备选离轨制动参数,初始时,所述瞄准再入参数根据给定再入参数确定,所述瞄准着陆点根据给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非徐海涛马传令郝大功陈明盛庆轩欧阳琦李翠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