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机和茶叶揉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和茶叶揉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揉捻是制茶的重要加工工序,其作用主要是破坏茶叶细胞、揉出茶汁,使冲泡的茶水滋味浓烈醇厚,并使茶叶初步成型。揉捻是影响茶叶外形质量的主要工序,也是奠定茶叶耐泡度的关键环节。
[0003]茶叶揉捻机是制茶用的一种设备,通过揉捻形成茶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破坏茶叶细胞组织,促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转变,固定茶叶品质。传统的小型揉捻机称重及上下茶需要人工辅助,生产线上的揉捻系统,虽然实现自动称重,但由于揉捻机是揉桶转动,揉盘固定不动,所以造成称重及进料系统过于复杂,需要配置大量定位传感器及相应机械结构,造成成本过高。此外,传统揉捻单机加压并没完全实现自动化,需人工辅助;生产线上的揉捻系统有的虽然不需人工辅助,但所加压力并不能精确、自动、定量控制,实际操作中还需人工判断揉捻是否适度,要获得较理想的揉捻质量,还不能脱离人工干预;目前生产线上的连续式揉捻系统中的多个揉捻机为串联方式,配料时系统需停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揉盘(12)、揉桶(13)、揉桶盖(14)、加压部(15)、压力检测部和控制器;揉盘(12)和揉桶(13)均设置在机架(11)上,且揉盘(12)和揉桶(13)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运动;加压部(15)包括加压驱动部(151)和弹性阻尼部(152),加压驱动部(151)设置在机架(11)上,弹性阻尼部(152)设置在加压驱动部(151)上;弹性阻尼部(152)在竖直方向上伸缩,加压驱动部(151)用于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弹性阻尼部(152)的顶端的位置,弹性阻尼部(152)低端与揉桶盖(14)在竖直方向上同步运动;且揉桶盖(14)的运动轨迹伸入揉桶(13),揉桶盖(14)用于向揉桶(13)内的茶叶施加竖直方向上的揉捻压力;压力检测部(16)用于检测弹性阻尼部(152)的伸缩量,并根据弹性阻尼部(152)的伸缩量计算所述揉捻压力;控制器用于加载茶叶揉捻程序并根据茶叶揉捻程序控制茶叶揉捻机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加压驱动部(151)包括主动丝杆(1511)和丝杆调节部;丝杆调节部设置在机架(11)上,主动丝杆(1511)设置在丝杆调节部上;弹性阻尼部(152)设置在主动丝杆(1511)内周,丝杆调节部用于驱动主动丝杆(15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调节弹性阻尼部(152)顶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主动丝杆(1511)两端对通,主动丝杆(1511)上端设有插入主动丝杆(1511)内周并与弹性阻尼部(152)顶端相互抵靠的上调节部(1512),主动丝杆(1511)下端设有用于对弹性阻尼部(152)低端进行运动限位的下端盖(1513);上调节部(1512)在主动丝杆(1511)上位置可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主动丝杆(1511)的上部设有与主动丝杆(1511)中心线平行的上直槽(1511a),主动丝杆(1511)的下部设有与主动丝杆(1511)中心线平行的下直槽(1511b);弹性阻尼部(152)的顶端通过穿过上直槽(1511a)的上连杆(1523)连接压力检测部(16),弹性阻尼部(152)的底端通过穿过下直槽(1511b)的下连杆(1524)连接压力检测部(1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压力检测部(16)采用设置在下连杆(1524)上的电阻式电子尺,其压杆(161)的顶端与上连杆(1523)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揉盘(1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平面运动的揉盘驱动部,揉桶(13)静止设置并始终位于揉盘(12)上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部(1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