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74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包括主体、固定座、支撑腿;主体的边缘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腿,三个支撑腿远离地面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三个固定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曲柄,三个曲柄分别与三脚架的三个角连接,三脚架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捻桶,三脚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与横臂的一端连接,横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压茶盖连接,压茶盖嵌入至捻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捻盘,使得在捻盘的表面对含水量较大的茶叶进行揉捻时,可将茶叶进行充分的分散,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揉捻加工。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揉捻加工。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揉捻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

技术介绍

[0002]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19301.6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揉捻机,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立柱和捻盘,所述捻盘位于立柱的一侧,且捻盘的底部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有捻盘支撑架,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套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滑动座相邻与手轮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横臂,所述横臂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技术设置了KS02Y控制器、定时调节旋钮、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缸、液压杆、压盖、弹簧和PT124G压力传感器。
[0003]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底部的捻盘为静止装置,仅通过压盖做环形运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当茶叶的含水量较高时茶叶聚集在一起,上述方式在揉捻的过程中,无法使茶叶充分的分散并进行揉捻,从而导致揉捻效果差,并且在揉捻结束后,无法直接对揉捻后的材料进行干燥,存在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底部的捻盘为静止装置,仅通过压盖做环形运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当茶叶的含水量较高时茶叶聚集在一起,上述方式在揉捻的过程中,无法使茶叶充分的分散并进行揉捻,从而导致揉捻效果差,并且在揉捻结束后,无法直接对揉捻后的材料进行干燥,存在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包括主体、固定座、支撑腿;
[0007]主体的边缘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腿,三个支撑腿远离地面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三个固定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曲柄,三个曲柄分别与三脚架的三个角连接,三脚架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捻桶,三脚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与横臂的一端连接,横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压茶盖连接,压茶盖嵌入至捻桶的内部;
[0008]固定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底部开设有传动室,承载平台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承载平台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捻盘,捻盘外壁的边缘形成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的内部,捻盘的底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捻盘通过连接块与转轴的一端连接,传动室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座,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转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轮,传动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装置,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装置连接,第一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连接,传动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轴承座,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
[0009]通过上述方案,主体的边缘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腿,三个支撑腿用于对主体起到支撑作用,三个支撑腿远离地面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固定曲柄的位置,三个固定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曲柄,曲柄用于带动三脚架做环形运动,三个曲柄分别与三脚架的三个角连接三脚架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捻桶,三脚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与横臂的一端连接,横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压茶盖连接,压茶盖嵌入至捻桶的内部捻桶的内部放入茶叶时,将压茶盖将茶叶下压从而进行揉捻;
[0010]固定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底部开设有传动室,承载平台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承载平台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捻盘,捻盘外壁的边缘形成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的内部,当捻盘转动时,滑块可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捻盘的底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捻盘通过连接块与转轴的一端连接,当转轴转动时,通过连接块带动捻盘转动,传动室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座,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转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轮,传动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装置,第一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第一减速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装置连接,第一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连接,从而带动蜗杆转动,传动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轴承座,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当蜗杆转动时带动蜗轮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捻盘以转轴为轴心转动。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捻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承载平台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隔板,传动室的中部设置有隔板。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通风口,隔板的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口。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扇,隔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扇,风扇的进风口设置于靠近第一通风口的一端。
[0015]进一步的,承载平台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管。
[0016]进一步的,支撑腿与地面接触的一侧铺设有防滑垫。
[0017]进一步的,传动室的侧壁开设有检修门。
[0018]通过上述方案,还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捻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承载平台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通风。
[0019]还包括隔板,传动室的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用于将传动室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两层。
[0020]还包括第一通风口,隔板的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口,第一通风口用于提高传动室上部的通风效果。
[0021]还包括风扇,隔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扇,风扇的进风口设置于靠近第一通风口的一端,当风扇启动时,从第一通风口出吸入的气体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吹出。
[0022]承载平台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散发的热量通过风扇吹出,有助于揉捻后的材料进行干燥。
[0023]支撑腿与地面接触的一侧铺设有防滑垫,防滑垫用于增加支撑腿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24]传动室的侧壁开设有检修门,检修门用于使用后进行清理和日常的维护与检修。
[002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6](1)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捻盘,使得在捻盘的表面对含水量较大的茶叶进行揉捻时,可将茶叶进行充分的分散,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揉捻加工;
[0027](2)通过设置风扇和加热管,使得茶叶在进行充分的揉捻之后,可直接对材料进行及时的干燥处理,便于保存茶叶在揉捻的过程中产生的香气,进一步的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0028](3)装置的传动室内部设置有多个通风口,便于传送室内部的气体流通,在对茶叶进行干燥的同时可对传动机构进行充分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29]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和2的装置外部示意图;
[0030]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和2的装置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31]图3显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和2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

主体,2

固定座,3

支撑腿,5

曲柄,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高效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固定座(2)、支撑腿(3);所述主体(1)的边缘固定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腿(3),三个所述支撑腿(3)远离地面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座(2),三个所述固定座(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曲柄(5),三个所述曲柄(5)分别与三脚架(6)的三个角连接,所述三脚架(6)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捻桶(10),所述三脚架(6)的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与横臂(12)的一端连接,所述横臂(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压茶盖(11)连接,所述压茶盖(11)嵌入至所述捻桶(10)的内部;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承载平台(8),所述承载平台(8)的底部开设有传动室(16),所述承载平台(8)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4),所述承载平台(8)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捻盘(7),所述捻盘(7)外壁的边缘形成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4)的内部,所述捻盘(7)的底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22),所述捻盘(7)通过所述连接块(22)与转轴(23)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室(16)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4),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24)连接,所述转轴(23)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轮(25),所述传动室(1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8)和第一减速装置(19),所述第一电机(18)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19)连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19)的输出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强
申请(专利权)人:筠连县美强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