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22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包括外壳、进料管、漏斗、电机、推料板和连接杆,所述外壳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漏斗,进料管的内部开设有内槽,进料管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板,推料板的前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管套和下管套,上管套和下管套的下方均设置有炉排,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传统气化炉普遍存在气化合成气中含氮化合物和焦油的含量较高问题,本气化炉装置解除热解和气化的耦合反应,有效减少了生成物中含氮化合物和焦油的含量,有利于探索其含氮化合物的生成机理,并且合理利用余热提高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水环境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污泥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与污泥产量连续递增趋势相背,我国污水处理过程长期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污泥的有效处理率还很低,总的来说,传统的卫生填埋、土地利用以及焚烧等污泥处置技术,由于在深度控制污染物排放和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局限,正逐渐遭遇到产业推广发展上的瓶颈。相比之下气化是目前广受关注的路线之一,然而,污泥气化技术发展面临的首要瓶颈是气化合成气中的含氮化合物和焦油问题。
[0003]因此,含氮化合物的生成机理以及高效经济的焦油脱除工艺一直是污泥气化技术的关键问题,而且现有的一些污泥处理在使用时难以对污泥进行多个位置的通堵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的一些污泥处理装置在进行气化过程中难以对多个位置进行同时通堵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进料管(2)、漏斗(3)、电机(4)、推料板(5)和连接杆(6),所述外壳(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进料管(2),进料管(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漏斗(3),进料管(2)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3),进料管(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板(5),推料板(5)的前端焊接有连接杆(6);所述外壳(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管套(27)和下管套(28),上管套(27)和下管套(28)的下方均设置有炉排(41),上管套(27)和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管(35),所述下管套(28)和外壳(1)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3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外加热源(40),外壳(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蒸汽腔(42),外壳(1)的末端安装有出气口(43),所述蒸汽腔(42)通过换热器(39)与进料管(2)连接;所述进料管(2)的内部轴承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焊接有第一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7)的表面啮合安装有传动皮带(8),传动皮带(8)的下方啮合安装有第二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10),转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管(11),转杆(10)通过连接杆(6)、第一皮带轮(7)、传动皮带(8)和第二皮带轮(9)与进料管(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13)的内部安装有内杆(12),内杆(12)和进料管(2)之间为轴承连接,内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15),内杆(12)通过转块(15)与转杆(1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转杆(10)左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纵管(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进料的污泥解耦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管(14)的内部轴承安装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9),搅拌杆(19)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杆(20),连杆(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进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继松印丹傅欣甘伟邓富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