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华专利>正文

内热式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5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热式节能水壶,壶底向壶内凸起一个喇叭口,喇叭口联接一根盘绕于壶内的导热管,导热管出口与壶顶面联接,出口处装的一个活动式风门,壶嘴置于壶顶面侧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壶由于喇叭口形壶底可集中火力,避免火焰逸散于周围空气而浪费热量,导热管既可加强导热效果,使壶中水更有效地吸收热量,而且导热管也可起烟囱作用,使燃料充分燃烧而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风门可调节火力,小壶嘴置于壶顶可减少散热面积。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壶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还可减少炉火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水壶,特别是节能加热水壶。现有的加热水壶在炉上加热壶中水时,由于壶底为平面或略向壶内凸起的平面,底面受热面积有限,加之火焰常喷溢出壶底外部,热量耗散到周围空气中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现有水壶热效率低而耗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炉火热量来加热壶中水的高效节能水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内热式节能水壶,壶底向壶内凸起成喇叭状,喇叭口小端朝上,与盘绕于壶内的导热管的一端联接,壶底喇叭状空腔与导热管连通一体,导热管另一端出口与水壶顶面联接,导热管出口处装有活动式风门。壶嘴位于水壶顶面。本技术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附附图说明图1是内热式节能水壶结构示意图。内热式节能水壶与普通加热用的水壶外形基本相似,由金属铝材或铜材制成,壶底(5)向壶内凸起成喇叭状,喇叭口小端朝上,与呈环形盘绕于壶内的导热管(4)一端联接,壶底(5)喇叭状空腔与导热管(4)连通一体,导热管(4)另一端出口与水壶顶面联接,导热管出口处装有活动式风门(2),导热管(4)为薄壁圆管,由铝材或铜材制成。壶嘴(1)位于水壶顶面侧边位置。壶内的导热管(4)外壁上联接有导热片(3)导热片(3)为一组薄圆环金属片,套装于导热管(4)上,与导热管(4)成垂成布置,导热片(3)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导热管(4)出口处的活动风门(2)为一薄圆金属片,沿直径方向两边缘各凸出有短轴,短轴卡装于导热管(4)的管壁中,风门(2)可沿短轴翻转。风门(2)圆直径略小于导热管(4)的内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喇叭状壶底与导热管既可充分吸收炉火火焰的热量用来加热壶中水,又可起烟囱作用有利炉火充分燃烧,以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同时使炉火集中不从壶底四周逸散,导热管上的导热片又加强了导热管与壶中水的热交换,导热管出口处的风门可调节风流,控制火力,采用小壶咀位于壶顶面,可减少壶咀的散热面积,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水壶加热水时可高效节能,且减少炉火废气对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热式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壶底[5]向壶内凸起成喇叭状,喇叭口小端朝上,与盘绕于壶内的导热管[4]一端联接,壶底[5]喇叭状空腔与导热管[4]连通一体,导热管[4]另一端出口与壶顶面联接,导热管出口处装有活动式风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热式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壶底[5]向壶内凸起成喇叭状,喇叭口小端朝上,与盘绕于壶内的导热管[4]一端联接,壶底[5]喇叭状空腔与导热管[4]连通一体,导热管[4]另一端出口与壶顶面联接,导热管出口处装有活动式风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热式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壶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饶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