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箱轮组结构及拉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9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拉杆箱轮组结构及拉杆箱,属于拉杆箱技术领域。拉杆箱轮组结构,它包括包括滑轮组件、轮角、轮座以及连接件,轮角的底部与滑轮组件相连,轮座开设有底部敞口的安装腔,轮座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腔内部连通的插入孔,连接件的前端穿过插入孔伸入安装腔中,轮角的顶部伸入安装腔内并与连接件可拆卸式相连;连接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下,连接件与轮角的顶部卡接;在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连接件可与轮角的顶部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具有上述拉杆箱轮组结构的拉杆箱。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组结构损坏能够很方便的拆卸来进行更换,无需重新购买新的拉杆箱,节省用户的使用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杆箱轮组结构及拉杆箱


[0001]本技术涉及拉杆箱
,具体涉及拉杆箱轮组结构及拉杆箱。

技术介绍

[0002]拉杆箱现在的样式各种各样,现在人们外出旅游回家等都会携带拉杆箱,这样使得出门携带的随身物品都可以装入到拉杆箱内部,使用者只要拖动拉杆箱即可,这样减少了外出时携带物品的负担。
[0003]现有的拉杆箱最容易损坏的部件就是拉杆箱的轮组结构了,碰撞、受压过重等都可能导致轮组结构的滑轮部分损坏,损坏后无法更换轮组结构,整个拉杆箱也就报废了,只能舍弃购买新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拉杆箱轮组结构及拉杆箱,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轮组结构损坏无法更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拉杆箱轮组结构,包括滑轮组件、轮角、轮座以及连接件,所述轮角的底部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连,所述轮座开设有底部敞口的安装腔,所述轮座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内部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连接件的前端穿过所述插入孔伸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轮角的顶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式相连;
[0006]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下,所述连接件与轮角的顶部卡接;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所述连接件可与轮角的顶部分离。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包括相连通的卡接部和分离部,所述轮角的顶部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上开设有一圈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环状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前端还安装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具有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下,所述抵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所述抵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前端设有安装杆,所述抵紧弹簧的一侧端部套设安装在所述安装杆的外周。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外周壁上周向设置有若干防脱凸起,所述抵紧弹簧的一侧端部位于若干所述防脱凸起与连接件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弹性卡齿,所述插入孔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齿相配合的防脱卡槽,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所述弹性卡齿位于所述防脱卡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的安装板以及推板,所述穿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推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板的厚度。
[0013]本技术还提出了拉杆箱,包括拉杆箱本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拉杆箱轮组结构,所述拉杆箱轮组结构安装在所述拉杆箱本体的底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在使用时,轮组结构损坏后,可以推动或拉动连接件使其由处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处,这时轮角与连接件就可以分离,拆卸下来后,将新的滑轮组件和轮角换上,轮角的顶部由轮座底部的敞口伸入安装腔中,伸入到位后,拉动或推动连接件使其由处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处,这时轮角就与连接件卡接,这时两者就连接在一起,轮组结构就更换好了。本技术还提出了上述拉杆箱轮组结构的拉杆箱。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轮组结构损坏能够很方便的拆卸来进行更换,无需重新购买新的拉杆箱,节省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轮角2的剖视图;
[0019]图4为连接件4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件4处于第一位置处时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件4处于第二位置处时的示意图。
[0022]图中:1—滑轮组件,2—轮角,3—轮座,4—连接件,5—抵紧弹簧,6—安装杆,7—防脱凸起,8—弹性卡齿,9—拉杆箱本体,10—拉杆箱轮组结构, 21—环状卡槽,31—安装腔,32—插入孔,41—卡接部,42—分离部,43—安装板,4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6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轮角2的剖视图;图4为连接件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件4处于第一位置处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件4处于第二位置处时的示意图。
[0025]本技术提出的拉杆箱轮组结构,包括滑轮组件1、轮角2、轮座3以及连接件4,轮角2的底部与滑轮组件1相连,轮角2用作滑轮组件与轮座之间的连接支撑件,轮座3开设有底部敞口的安装腔31,轮座3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腔31内部连通的插入孔32,连接件4的前端穿过插入孔32伸入安装腔31中,轮角2的顶部伸入安装腔31内并与连接件4可拆卸式相
连。
[0026]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4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连接件4处于第一位置下,连接件与轮角的顶部卡接;这样两者就连接在一起了,在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连接件可与轮角的顶部分离。
[0027]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件4为板状结构,其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包括相连通的卡接部41和分离部42,轮角2的顶部为杆状结构,杆状结构上开设有一圈与卡接部41配合的环状卡槽21。穿孔就是一小一大两个通孔连在一起形成的,卡接部的孔小,分离部的孔大,这样卡接部的孔壁能够卡进环状卡槽21,而分离部42移动到连接件4的顶部时,由于分离部42的孔大,连接件4的顶部能够有空间从分离部处抽出来。
[0028]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件4的前端还安装有抵紧弹簧5,抵紧弹簧5具有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在连接件4处于第一位置下,抵紧弹簧5 处于自然状态,在连接件4处于第二位置下,抵紧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连接件4的前端设有安装杆6,抵紧弹簧5的一侧端部套设安装在安装杆6的外周。这样在安装时,不知道何时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向内推动连接件,直至手指推动时感觉到阻力逐渐时,第一位置就到了。安装杆6的外周壁上周向设置有若干防脱凸起7,抵紧弹簧5的一侧端部位于若干防脱凸起7与连接件4之间。防脱凸起7用于防止抵紧弹簧5与安装杆意外分离。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杆箱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组件、轮角、轮座以及连接件,所述轮角的底部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连,所述轮座开设有底部敞口的安装腔,所述轮座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内部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连接件的前端穿过所述插入孔伸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轮角的顶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式相连;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下,所述连接件与轮角的顶部卡接;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下,所述连接件可与轮角的顶部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包括相连通的卡接部和分离部,所述轮角的顶部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上开设有一圈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环状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还安装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具有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下,所述抵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彭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