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01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属于箱包加工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轮体、支架、轮座,所述轮体枢接于支架,所述支架与轮座连接,所述轮座上设置有主弧体和侧弧体,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包覆于行李箱箱角,减少占用箱体空间,并为前箱盖提供了更大的安装面积,该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保证了行李箱的整体强度,提升了行李箱内部使用空间。使用空间。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


[0001]本技术涉及箱包加工
,具体为一种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

技术介绍

[0002]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行李箱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们外出旅行或者出差的时候,一般习惯通过行李箱来携带各类生活用品。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市面上的行李箱大小,也一般是根据航空公司(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随身登机箱(手提行李)及托运箱(寄舱行李)尺寸规定为标准,现有的大部分行李箱型号都设置了拉杆和滚轮机构,可以在平地上推拉更加方便。如今人们出行携带衣物或是日用品往往会选择移动便捷且容量较大的拉杆行李箱,由拉杆和滚轮构成的组合机构能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便利,其中的滚轮装置自然成了行李箱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0003]现有的滚轮装置一般是安装在行李箱底部两个或四个箱角上,其安装设计通常包括两种,第一种行李箱的箱角呈向内凹陷设计,滚轮位于凹陷处。第二种行李箱的箱角呈突出设计,滚轮直接设置在箱角处;对于第一种设计方式,内凹设计会占用行李箱内部的空间,使得内部空间变小,而且造成内部外形不规则,从而导致空间利用率低;对于第二种设计方式,突出设计虽然不会产生第一种行李箱的缺陷,但是由于箱角突出,箱角的强度较低,并且没有保护,在发生碰撞时容易撞坏,会缩短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0004]中国专利(CN201820143208.2)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滚轮机构,其大致描述为包括支架、滚轮、外包角及内包角,所述外包角包覆于形成箱角的三个相邻的侧面上,所述内包角包覆并固定于行李箱下端的箱角的内侧,所述外包角的角顶出方向朝向所述行李箱外侧,所述外包角与所述内包角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内包角连接,所述滚轮枢接于的支架。
[0005]以上专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角式箱角的行李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增强了行李箱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但由于其外包角包覆了箱体的三个相邻的侧面,占用了箱体的表面积,该方案还有一些改进之处:例如这种滚轮机构使用到前开盖式行李箱上会占用前箱盖的较大的面积,导致前开盖不能开到整个箱体截面的大小,从而影响前开盖行李箱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子及装有该轮子的前开盖行李箱。通过设置两个弧形面的轮座与箱体转角弧面契合组装,减小轮子安装占用箱体空间,同时设计控制弧形面R角及小R角的半径长度,最小化占用前箱盖开合面表面积,可以使前箱盖完全打开,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行李箱可用空间。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提供一种轮子,包括轮体、支架、轮座,所述轮体枢接于支架,所述支架与轮座连接;所述轮座包括主弧体和侧弧体,所述侧弧体内切于主弧体及主弧体的垂直面,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有一条共有边,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包覆于行李箱箱角外侧,由于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的R角越小占有箱体的容积就越小,但同时越小吸塑也越难,考虑到吸塑工艺设计所述主弧体弧度范围90度且其半径R为50mm

80mm,所述侧弧体弧度范围90度且其半径小R为 7mm

15mm。
[0011]优选的,所述主弧体朝向箱体外侧设置有一突起的连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主弧体朝向箱体一侧设置有若干内螺纹孔柱和弧度与该面一致的加强筋,以用于锁固螺丝和增强强度。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前开盖行李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任意一种轮子,所述箱体的前部开设前箱口,并且在前箱口上用拉链铰接有用于封盖住前箱口的前开盖,所述前箱盖与前箱口形状相同四周缩进距离为所述侧弧体弧形角半径。
[0014]优选的,所述一种前开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里布、卡条和卡板,所述卡条和卡板布置在行李箱前箱口一周,所述里布通过车缝方式固定在卡条上完全遮覆前箱口,所述卡板朝上设有凸出的卡位,所述卡条通过卡位固定在卡板的凹槽中,卡板平放在前箱体的凹槽中,通过螺丝和螺丝帽固定。这样可以使行李箱内部更平整整洁。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前开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通过铝条咬合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铝条咬合装置包含与前箱体及后箱体边缘周长等长的铝条、卡紧条和两根管条,所述铝条两侧分别设置有包覆前箱体边缘、后箱体边缘的咬合口,所述铝条沿其长度方向中间还设置有截面槽口为工字形的卡紧口,所述管条居于所述咬合口与箱体边缘之间,所述卡紧条可以卡入卡紧口中挤压铝条使咬合口咬合压紧管条,从而将前箱体和后箱体拉紧咬合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空间。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18]通过设置两个弧形面的轮座与箱体转角弧面契合组装,减小轮子安装占用箱体空间,同时设计控制弧形面R角及小R角半径长度,最小化占用前箱盖开合面表面积,可以使前箱盖完全覆盖前箱口装配拉链开合,解决了现有的前开盖行李箱被轮子占用的部分面积而不能设计成全开的问题,而且所述铝条咬合装置可以将现有吸塑工艺限制需要分为两部分制作的前后箱体直接咬合安装为一体再选用拓展储物空间的前开盖式开合,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行李箱可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轮子的轴测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轮子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轮子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前开盖行李箱示意图
[0023]图5为铝条咬合装置示意图
[0024]图6为组装有里布的行李箱各层级示意图
[0025]图中:1

轮体、2

支架、3

轮座、4

主弧体、5

侧弧体、6

连接部、7
‑ꢀ
内螺纹孔柱、8

加强筋、9

前箱体、10

后箱体、11

前箱口、12

前箱盖、13
‑ꢀ
铝条咬合装置、14

铝条、15

卡紧条、16

管条、17

咬合口、18

卡紧口、19
‑ꢀ
里布、20

卡条、21

螺丝、22

卡板、23

螺丝帽、24

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子,包括轮体、支架、轮座,所述轮体枢接于支架,所述支架与轮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包括主弧体和侧弧体,所述侧弧体内切于主弧体及主弧体的垂直面,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有一条共有边,所述主弧体和侧弧体包覆于行李箱箱角外侧,所述主弧体弧度范围90度且其半径R为50mm

80mm,所述侧弧体弧度范围90度且其半径小R为7mm

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弧体在朝向箱体外侧的弧面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弧体在面朝向箱体内侧的弧面上设置有若干内螺纹孔柱和弧度与该面一致的加强筋。4.一种前开盖行李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轮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开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前部开设有前箱口,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雄关天色庄高龙秦立俊封膜平
申请(专利权)人:耒阳市汉客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