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艾灸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83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艾灸机器人。该智能艾灸机器人包括控制机构和中空机壳,机壳的顶端面上设有门盖,门盖的一侧边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与门盖侧边的侧壁相连;机壳的中空腔室内对应门盖的下方设有隔板,隔板将机壳的中空腔室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内的机壳的底板上设有刮灰点火熄火组件;第二腔室内设有智能艾灸头、六轴协作机械臂和第二升降组件,智能艾灸头设置在六轴协作机械臂的顶端,六轴协作机械臂的底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设置在位于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控制机构与六轴协作机械臂电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艾灸机器人无需医师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艾灸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艾灸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艾灸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艾灸疗法,通常是由医师手持艾条对穴位进行施灸,如灸法中的“雀啄灸”、“回旋灸”需要理疗师手持点燃的灸条在用户的穴位上长时间的反复运动,并且在艾灸过程中需要定时进行人工刮灰,无法同时为多位用户进行理疗;同时,传统艾灸疗法中的认穴以及各个穴位施灸时间均有医师执行,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医师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节约人力的智能艾灸机器人。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艾灸机器人,包括控制机构和中空机壳,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机壳的顶端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门盖,所述门盖的一侧边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门盖侧边的侧壁相连;所述机壳的中空腔室内对应所述门盖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壳的中空腔室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设有刮灰点火熄火组件;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智能艾灸头、六轴协作机械臂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智能艾灸头设置在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顶端,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底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电相连。
[0006]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艾灸机器人可替代医师进行长时间的艾灸过程及辅助医生初期的穴位标示工作。医师只需要根据用户的病情下达艾灸处方至控制机构,系统则会自动进行用户的艾灸过程,无需医师进行操作,自动程度高,穴位定位准确;同时,还可以实现艾条的自动点火,在治疗过程中自动刮灰,在工作结束后自动熄火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有载物板、第一电机、滚珠丝杆和四个高度相同的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垂直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且四个所述导向柱呈矩形方式排布;所述载物板水平固定在四个所述导向柱的下部;所述滚珠丝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且位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设置在四个所述导向柱围成的矩形框架内,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端电相连。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两个升降架,所述门盖水平设置在四个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两个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且两个所述升降架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相对边延长线上;两个所
述升降架远离所述导向柱一侧的中下部之间穿插安装有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两端部均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底板上且正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部下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部通过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两个所述升降架的上部正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位置处均转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同一所述升降架上的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相连;两个所述升降架靠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对应设有竖直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上均设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门盖侧壁的两端部刚性相连,且所述第一滑块卡设在所述第二同步带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端电相连。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所述外壳呈中空管状,所述外壳的中空腔体内设有从其上部贯穿至其下端的艾条罐,所述艾条罐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艾条罐的上端设有多层过滤网,所述多层过滤网的外沿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艾条罐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挡条;
[0010]所述上盖为开口向下的筒状结构,所述上盖可翻转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上盖内设有抽风机,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抽风机排风口相对应的排风通孔;
[0011]所述下盖为开口向上的筒状结构,所述下盖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艾灸网孔,所述下盖的侧壁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外壳的下端部翻转式相连,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下盖内正对所述艾条罐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中下部外壁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双目相机;
[0012]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所述双目相机、所述第三电机的控制端、所述抽风机电相连。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同步杆、竖直支撑板和倒凹形支架,其中,所述竖直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盖的侧壁上,所述倒凹形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下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倒凹形支架的上方,所述倒凹形支架凹口处的相对两侧板上对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竖直支撑板远离所述下盖的一端部设有横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竖直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倒凹形支架的凹口内,且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倒凹形支架上的两个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同步杆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倒凹形支架外,位于所述倒凹形支架外的第二同步杆上固定设有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同步带与所述第三同步轮转动相连。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下端内壁上设有挡灰网。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灰点火熄火组件包括第二滑块和活动板,所述滑块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所述第二滑块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安装有刮灰机构、点火机构和熄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与所述熄火机构相邻设置,
[0016]所述刮灰机构包括积灰盒和第四电机,所述积灰盒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积灰盒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圆盘中部的上方通过第二弹簧固定安装有刮灰杆;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板对应所述圆盘的底部,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轴与所述圆盘相连,所述第四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让所述圆盘旋转;
[0017]所述点火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板上的电热圈,所述活动板上位于所述电热圈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隔热块;
[0018]所述熄火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熄火盖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第一链条和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对应设置在包围所述熄火盖和所述电热圈的方形区域的边角处,四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平行穿插设有两根光杆,两根所述光杆的表面均穿插设有直线轴承,两个所述直线轴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熄火盖穿设在所述支架的中部,且所述熄火盖底面距所述活动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隔热块的高度;所述第一齿轮盘设置在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直线轴承的底部,所述第一链条啮合在所述第一齿轮盘上,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连,所述第五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链条让所述直线轴承在所述光杆上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艾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和中空机壳,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机壳的顶端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门盖,所述门盖的一侧边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门盖侧边的侧壁相连;所述机壳的中空腔室内对应所述门盖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壳的中空腔室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设有刮灰点火熄火组件;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智能艾灸头、六轴协作机械臂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智能艾灸头设置在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顶端,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底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有载物板、第一电机、滚珠丝杆和四个高度相同的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垂直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且四个所述导向柱呈矩形方式排布;所述载物板水平固定在四个所述导向柱的下部;所述滚珠丝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且位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设置在四个所述导向柱围成的矩形框架内,所述六轴协作机械臂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端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艾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两个升降架,所述门盖水平设置在四个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两个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机壳的底板上,且两个所述升降架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相对边延长线上;两个所述升降架远离所述导向柱一侧的中下部之间穿插安装有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两端部均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底板上且正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部下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部通过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两个所述升降架的上部正对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位置处均转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同一所述升降架上的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相连;两个所述升降架靠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对应设有竖直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上均设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门盖侧壁的两端部刚性相连,且所述第一滑块卡设在所述第二同步带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端电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艾灸头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所述外壳呈中空管状,所述外壳的中空腔体内设有从其上部贯穿至其下端的艾条罐,所述艾条罐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艾条罐的上端设有多层过滤网,所述多层过滤网的外沿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艾条罐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挡条;所述上盖为开口向下的筒状结构,所述上盖可翻转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上盖内设有抽风机,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抽风机排风口相对应的排风通孔;所述下盖为开口向上的筒状结构,所述下盖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艾灸网孔,所述下盖的侧壁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外壳的下端部翻转式相连,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下盖内正对所述艾条罐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中下部外壁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双目相机;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所述双目相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锦冰林风杰叶瑞龙魏锦丽尹建平冯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朴硕健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