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72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放置区,放置区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壳体内部设有散热板,散热板内部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均匀分布于散热板内部,壳体外部设有制冷板,制冷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壳体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部,壳体内部开设有散热孔,壳体上表面设有壳体上盖,壳体上盖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在电池组进行持续使用时,通过散热板进行热传导,使得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至散热板内部,随即热量通过壳体内部的散热孔传导至制冷板,进而通过制冷板将散热板的热量吸收,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组结构进行散热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组结构进行散热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组结构进行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散热
,具体为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因为节能并且能减少温室气体以及有害污染物粉尘等的排放而逐渐受到关注。但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复杂,尤其是大尺寸以及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热量的堆积必然引起电池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漏液、放气、冒烟等现象,严重时电池发生剧烈燃烧且发生爆炸,影响整车性能。因此,动力电池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等的发展。
[0003]在电池组持续工作的同时,需要进行散热,现有的电池组结构一般通过开设通孔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通过通孔使得电池与外部进行热交换的效果不佳,进而使得电池的温度持续增高,且现有的电池组结构在生产使用时,难以进行组装,浪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导致组装工作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通过散热板进行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区(11),所述放置区(11)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均匀分布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下表面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下表面,所述散热板(3)内部开设有避让槽(31),所述避让槽(31)均匀分布于散热板(3)内部,所述壳体(1)外部设有制冷板(4),所述制冷板(4)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1),所述壳体(1)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1)内部,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散热孔(13),所述散热孔(13)均匀分布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表面设有壳体上盖(2),所述壳体上盖(2)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相变材料散热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平罗惠王秋林门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