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电池发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散热,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中,会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冷却,而能量密度低的电池组中,则通过更为经济的风冷方式进行冷却。
[0003]现有的低能量密度电池组,未能充分利用底座的周部空间,导致散热效率低下,且在高功率运行时,易导致热量堆积,无法及时散去。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低能量密度电池组,未能充分利用底座的周部空间,导致散热效率低下,且在高功率运行时,易导致热量堆积,无法及时散去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板(2)、固定板(3)、导热硅胶片(4)、电池组(5)、挡块(6)、底座主体(101)、电池槽(102)、通风槽(103)、散热片(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角部设置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与底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板(3)设置在支撑板(2)的下部,且固定板(3)与支撑板(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热硅胶片(4)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且导热硅胶片(4)与底座(1)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池组(5)设置在导热硅胶片(4)的中部,且电池组(5)的中部设置有挡块(6);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01)、电池槽(102)、通风槽(103)、散热片(104);所述底座主体(101)的中部设置有电池槽(102),且电池槽(102)的侧部设置有通风槽(103);所述散热片(104)设置在底座主体(101)的侧部,且散热片(104)与底座主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