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19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案中,在为动力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就对各个单体的电压进行判断,并在其中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单体时,判定为有超过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此时立即控制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减小或者停止为动力电池充电,可以减小单体电压上升的速度,以降低出现单体电压达到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此外,减小充电电流或者停止充电还可以减小电流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而由温度引起的阻值变化的影响也会减小,进一步避免了由于阻值不同造成的每个支路上的单体电压之和不同的现象。在充电过程中采取本申请中的方式,在充电完成之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动力电池,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中通过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包括线路及由线路串联起来的多个单体,每个支路上的线路由于温度或者长度不同,可能线路的阻值也不同,在动力电池充电完成之后,每个支路两端的总电压相同,但是由于线路的阻值可能不同,从而每个支路上的多个单体的电压之和可能不同,此时,单体的电压之和高的支路会为单体的电压之和低的支路充电,从而被充电的支路中可能会出现某个单体的被过充,在动力电池为车辆供电时,若存在某单体的电压过高(大于过压报警阈值),则无法为车辆供电,且该单体可能会发生故障。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为:在动力电池内部设置放电回路,以使在动力电池中出现某单体的电压大于过压报警阈值从而无法为车辆供电时,通过放电回路进行放电以降低该单体的电压,然后再控制动力电池为车辆供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是在出现单体的电压超过过压报警阈值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且放电过程需要使用较长的时间,用户不能及时使用,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减小单体电压上升的速度,以降低出现单体电压达到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避免由于阻值不同造成的每个支路上的单体电压之和不同的现象。在充电过程中采取本申请中的方式,在充电完成之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动力电池,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所述安全阈值小于过压报警阈值;若是,则控制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或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优选地,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包括: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在第一时间内持续大于所述安全阈值的电压。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所述支路包括多个单体;控制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之后,还包括:获取各个所述支路的充电电流;基于各个所述支路的充电电流计算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判断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是否都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正常充电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若否,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优选地,控制所述充电桩以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包括:判断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是否存在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流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若否,则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优选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之前,还包括:建立温度与所述单体可承受的最大电压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之后,还包括:基于各个单体的电压确定电压最大的单体;获取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所述单体是否满足充电条件;若是,则进入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步骤;若否,则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优选地,获取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之后,还包括:判断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是否小于低温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调温装置开始工作,以对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进行加热及调调整各个所述单体之间的温差。优选地,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及水泵: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水进行加热;所述水泵用于驱动被加热的水进行循环,以为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进行加热及调调整各个所述单体之间的温差。优选地,获取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之后,还包括:判断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是否大于高温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散热装置开始工作以降低电压最大的所述单体的温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所述安全阈值小于过压报警阈值;控制单元,用于在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时,控制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或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案中,在为动力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就对各个单体的电压进行判断,并在其中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单体时,判定为有超过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此时立即控制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减小或者停止为动力电池充电,可以减小单体电压上升的速度,以降低出现单体电压达到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此外,减小充电电流或者停止充电还可以减小电流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而由温度引起的阻值变化的影响也会减小,进一步避免了由于阻值不同造成的每个支路上的单体电压之和不同的现象。在充电过程中采取本申请中的方式,在充电完成之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动力电池,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及装置,与上述描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减小单体电压上升的速度,以降低出现单体电压达到过压报警阈值的风险,避免由于阻值不同造成的每个支路上的单体电压之和不同的现象。在充电过程中采取本申请中的方式,在充电完成之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动力电池,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n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所述安全阈值小于过压报警阈值;/n若是,则控制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或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n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
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所述安全阈值小于过压报警阈值;
若是,则控制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或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大于安全阈值的电压,包括:
判断各个所述单体的电压是否存在在第一时间内持续大于所述安全阈值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所述支路包括多个单体;
控制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电流减小至第一预设电流之后,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支路的充电电流;
基于各个所述支路的充电电流计算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
判断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是否都小于第一预设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正常充电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若否,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小于所述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充电桩以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包括:
判断每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电流差是否存在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的电流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若否,则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的电压之前,还包括:
建立温度与所述单体可承受的最大电压的对应关系;
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郑冰冰赵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