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启能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节能锅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0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锅外形相似的节能锅套。该锅套由中间嵌有保温填料的两层金属壳及由金属带螺旋地焊接在锅套内壳内侧的螺旋肋片组成;底部有一进火孔,紧靠其周围开有助燃空气进入孔;上部有一装在锅套外侧周向导轨上的开孔调节带。与锅套相应位置的孔配合实现排气。该锅套采用内燃方式燃烧,体积小,容量大,轻便用,适用于各种热源,保温体内不存积一氧化碳气体,烹调无异味。(*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与锅的外型相近似的节能锅套。现公知的一种“火饭保”是一种节能保温装置,其构成是在锅的外面加一保温层,不足之处是以外燃形式燃烧,体积大,容量小,实用性小,对发热点的种类要求严格,保温体内易积存一氧化碳气,做出的饭有燃料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与锅的外形相似的保温节能锅套。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中间嵌有保温填料的两层金属壳以及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带按多头方式以上升螺旋角焊接在锅套内壳内侧的螺旋肋片组成;底部有一较火源大的进火孔,紧靠其周围开有助燃空气进入孔;上部有一装在锅套外侧周向导轨上的开孔调节带,其作用是与锅套相应位置的开孔相配合而实现排气。附图的图注说明如下1——锅2——螺栓3——调节带4——金属外壳5——保温填料6——金属内壳7——螺旋肋片8——助燃空气进入孔9——进火孔10——导轨11——调节带把12——调节带结头和把的铆钉13——排气孔14——锅套把本技术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在各种形状、大小锅的外面加上和锅的外形相近似的锅套,锅套大小不同,其间距、头数的多少就不一样。锅套壁分为三层内层——良导体金属材料,如铜、铝、铁;中层——耐热保温填料,如石棉;外层——一般金属材料,如铁,在锅和锅套边用扣、螺栓连接,对24公分的锅锅和锅套底部间距20mm,其间距向上逐渐减小,到锅边时间距为16mm,锅套边周围开了六个等长、高20mm的长方形孔,开孔总长是锅套边周长的一半,其调节带上也开了同样数目、同样大小的孔,锅套调节带在一个冲压的周向导轨上运动。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经向尺寸小,容量大,轻便;2、采用内燃方式,积碳在锅与锅套内壳之间,因而干净,美观;3、节能,省时,用途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热源;4、燃烧充分,保温层内不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烹调无异味;5、向周围排热少,炉火不受风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锅的外形相似的锅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间嵌有保温填料[5]的两层金属壳[4.6]以及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带按多头方式以上升螺旋角焊接在锅套内壳内侧的螺旋肋片[7]组成;底部有一较火源大的进火孔[9],紧靠其周围开有助燃空气进入孔[8];上部有一装在锅套外侧周向导轨[10]上的开孔调节带[3],其作用是与锅套相应位置的开孔[13]相配合而实现排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锅的外形相似的锅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间嵌有保温填料[5]的两层金属壳[4.6]以及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带按多头方式以上升螺旋角焊接在锅套内壳内侧的螺旋肋片[7]组成;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启能
申请(专利权)人:贺启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