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地铁车站走廊上部空间精准布位工艺,提前将管线位置、支架形式、孔洞位置进行优化布位,通过虚拟仿真可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材料加工进场顺序;既可减少二次砌筑材料、机电管线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工期安排上大大明确了工作任务,避免现场返工现象的发生;通过这一工艺的使用,推动了BIM技术在施工前介入的实操性,提升了现场多家施工单位的沟通效率,为后续地铁车站工程提供借鉴经验;通过精准布位在各专业现场施工开始材料进场之前,基于BIM技术将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管线、支吊架、预留洞口进行空间位置的精准布位,通过虚拟仿真的应用,合理规划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工程现状:工程包含风、水、电等多个专业,其中风专业多达8个系统、水专业多达13个系统、电专业多达7个系统,设备区走廊管线复杂、空间紧凑,且由多个专业单位施工,存在交叉施工。各施工单位考虑不周全、工序混乱,现场拆改返工现象频繁;各专业墙面洞口均为后开洞,管线安装完成后需做好洞口封堵,导致成本增加、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深化设计,基于BIM技术将设计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信息模型,包含建筑结构构筑物、机电管线等元素的空间位置、标高、尺寸大小等几何信息和规格型号、材质信息、技术参数、连接方式、安装要求等非几何信息;针对设计阶段信息模型进行专业内和专业间的整合、空间交错检测;BIM深化团队依据设计原则、施工规范、管线布位原则,进行设备区走廊上部空间繁杂管线布位的深化设计;S2.预留定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后确认优化方案,BIM深化团队基于该优化方案,将模型中管线穿越墙体的位置进行二次深化,避开与结构柱、构造柱等的冲突,完成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最终输出预留孔洞定位图,供现场二次砌筑使用;S3.支架计算,机电管线布位方案完成后,进行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根据管线专业和荷载类型选择综合支架型材规格,综合支架的布置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受力计算,选取最优方案,完成支吊架空间位置的布位;S4.管线预制,管线空间布位、支吊架空间布位方案完成后,风管和桥架按照标准节进行打断,并充分考虑阀件、管件的布置;再进行管段分段图的绘制,加工厂按照管段分段图下料,实现管线工厂预制化。优选的,在S1中,地铁车站走廊上部空间的布位工艺包括以下布线流程:S1.1.首先进行走廊最上层排烟风管、送风管、排风管等风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其次进行动照、通信、PSD、冷媒、FBA等系统桥架的空间布位;最后进行空调水、消防水、气体灭火、废水等水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S1.2.管线排布完成后对管线穿越的墙体进行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S1.3.综合支架选型完成后,按相邻支架间距2m进行综合支架的排布;S1.4.按照标准节长度进行管线的打断处理,输出管线管段图,供工厂预制使用。优选的,在S1中,管线布设时,遵循风管在上层、强弱电桥架在中层、水管和气管在下层的布设方法,风管和水管增加保温厚度,风管距结构板顶100-150mm,平行管线间相距100-150mm,管线层间距100-200mm;走廊中间留400-600mm检修空间。优选的,在S3中,根据综合支架布点原则,相邻支架间距设置为2m一个,安全系数取1.5,其中支吊架的布位设计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根据电缆桥架、水管、风管重量参数核算截面管线的重量;S3.2.横档荷载计算,容许应力由下式给出:[σ]=fyk/k其中,k为综合考虑荷载系数以及材料系数后的安全系数,取k=1.4;截面模量Wy1=ly/c1,Wy2=ly/c2,取较小的截面模量来计算容许弯矩;容许弯矩My=[σ]*min(Wy1,Wy2);S3.3.槽钢选型;S3.4.将荷载数据导入力学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复核。优选的,在S3.3中,给定的力学数据是基于跨中的单点荷载,如果在一条槽钢上有多个负载,可以视为这些力集中于槽钢中央;规定的最大弯矩L不能超过钢材的允许应力和L/200的最大挠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地铁车站走廊上部空间精准布位工艺,提前将管线位置、支架形式、孔洞位置进行优化布位,通过虚拟仿真可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材料加工进场顺序;既可减少二次砌筑材料、机电管线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工期安排上大大明确了工作任务,避免现场返工现象的发生;通过这一工艺的使用,推动了BIM技术在施工前介入的实操性,提升了现场多家施工单位的沟通效率,为后续地铁车站工程提供借鉴经验。2)本专利技术通过精准布位在各专业现场施工开始材料进场之前,基于BIM技术将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管线、支吊架、预留洞口进行空间位置的精准布位,通过虚拟仿真的应用,合理规划施工工序;通过预留孔洞精准定位,二次砌筑时留好洞口;通过管线标准节的合理分段,实现工厂化的预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方案一的综合管线布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方案二的综合管线布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深化设计,基于BIM技术将设计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信息模型,包含建筑结构构筑物、机电管线等元素的空间位置、标高、尺寸大小等几何信息和规格型号、材质信息、技术参数、连接方式、安装要求等非几何信息;针对设计阶段信息模型进行专业内和专业间的整合、空间交错检测;BIM深化团队依据设计原则、施工规范、管线布位原则,进行设备区走廊上部空间繁杂管线布位的深化设计;S2.预留定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后确认优化方案,BIM深化团队基于该优化方案,将模型中管线穿越墙体的位置进行二次深化,避开与结构柱、构造柱等的冲突,完成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最终输出预留孔洞定位图,供现场二次砌筑使用;S3.支架计算,机电管线布位方案完成后,进行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根据管线专业和荷载类型选择综合支架型材规格,综合支架的布置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受力计算,选取最优方案,完成支吊架空间位置的布位;S4.管线预制,管线空间布位、支吊架空间布位方案完成后,风管和桥架按照标准节进行打断,并充分考虑阀件、管件的布置;再进行管段分段图的绘制,加工厂按照管段分段图下料,实现管线工厂预制化。其中,在S1中,地铁车站走廊上部空间的布位工艺包括以下布线流程:S1.1.首先进行走廊最上层排烟风管、送风管、排风管等风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其次进行动照、通信、PSD、冷媒、FBA等系统桥架的空间布位;最后进行空调水、消防水、气体灭火、废水等水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S1.2.管线排布完成后对管线穿越的墙体进行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S1.3.综合支架选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S1.深化设计,基于BIM技术将设计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信息模型,包含建筑结构构筑物、机电管线等元素的空间位置、标高、尺寸大小等几何信息和规格型号、材质信息、技术参数、连接方式、安装要求等非几何信息;针对设计阶段信息模型进行专业内和专业间的整合、空间交错检测;BIM深化团队依据设计原则、施工规范、管线布位原则,进行设备区走廊上部空间繁杂管线布位的深化设计;/nS2.预留定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后确认优化方案,BIM深化团队基于该优化方案,将模型中管线穿越墙体的位置进行二次深化,避开与结构柱、构造柱等的冲突,完成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最终输出预留孔洞定位图,供现场二次砌筑使用;/nS3.支架计算,机电管线布位方案完成后,进行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根据管线专业和荷载类型选择综合支架型材规格,综合支架的布置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受力计算,选取最优方案,完成支吊架空间位置的布位;/nS4.管线预制,管线空间布位、支吊架空间布位方案完成后,风管和桥架按照标准节进行打断,并充分考虑阀件、管件的布置;再进行管段分段图的绘制,加工厂按照管段分段图下料,实现管线工厂预制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深化设计,基于BIM技术将设计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信息模型,包含建筑结构构筑物、机电管线等元素的空间位置、标高、尺寸大小等几何信息和规格型号、材质信息、技术参数、连接方式、安装要求等非几何信息;针对设计阶段信息模型进行专业内和专业间的整合、空间交错检测;BIM深化团队依据设计原则、施工规范、管线布位原则,进行设备区走廊上部空间繁杂管线布位的深化设计;
S2.预留定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后确认优化方案,BIM深化团队基于该优化方案,将模型中管线穿越墙体的位置进行二次深化,避开与结构柱、构造柱等的冲突,完成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最终输出预留孔洞定位图,供现场二次砌筑使用;
S3.支架计算,机电管线布位方案完成后,进行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根据管线专业和荷载类型选择综合支架型材规格,综合支架的布置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受力计算,选取最优方案,完成支吊架空间位置的布位;
S4.管线预制,管线空间布位、支吊架空间布位方案完成后,风管和桥架按照标准节进行打断,并充分考虑阀件、管件的布置;再进行管段分段图的绘制,加工厂按照管段分段图下料,实现管线工厂预制化。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备区走廊机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地铁车站走廊上部空间的布位工艺包括以下布线流程:
S1.1.首先进行走廊最上层排烟风管、送风管、排风管等风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其次进行动照、通信、PSD、冷媒、FBA等系统桥架的空间布位;最后进行空调水、消防水、气体灭火、废水等水系统管线的空间布位;
S1.2.管线排布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刚,雍琦,张旭,王丰,张力元,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