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57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属于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整合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设计及各专业施工图纸;步骤二:使用BIM软件创建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三维模型;步骤三:组织项目BIM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步骤四:基于BIM技术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CL网架板制作安装;步骤五: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步骤六: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运用三维动画指导施工,直至施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施工模拟来指导CL网架板安装,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情况,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建筑业的能源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较大比重,故节约能源势在必行。而CL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耐火减震,节地、节能、节资、安全、舒适、经济,因节能隔热保温效果明显,施工简捷且造价低廉,目前逐渐成为建筑保温的首选,但其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国内通常采用传统的CAD二维图纸,而CL网架板的尺寸规格无法完整的在平面图中展现出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各专业的二维图纸进行整合,然后再凭借经验确定每个部位的CL网架板的尺寸规格、以及预留的洞口等。造成此过程工作比较难度大,且准确度难以保证,容易出现生产的CL网架板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二次加工,耽误工期,且产生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确定每个部位的CL网架板的尺寸规格以及预留的洞口等优点,通过施工模拟来指导CL网架板安装,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情况,提升施工效率。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整合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设计及各专业施工图纸;步骤二:使用BIM软件创建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三维模型;步骤三:组织项目BIM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步骤四:基于BIM技术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CL网架板制作安装;步骤五: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步骤六: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运用三维动画指导施工,直至施工完成。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提前解决生产的CL网架板规格及尺寸与现场实际不符,安装时出现重新加工的问题,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解决了安装过程中CL网架板不能一次性准确的安装在相应的位置,避免了同一块CL保温板进行多次挪动,从而加快了CL网架板的安装过程,提升了CL网架板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整合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设计及各专业施工图纸;步骤二:使用BIM软件创建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三维模型;步骤三:组织项目BIM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步骤四:基于BIM技术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CL网架板制作安装;步骤五: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步骤六: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运用三维动画指导施工,直至施工完成。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的各专业图纸包括建筑图纸、结构图纸、水电图纸、消防图纸等。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三维模型应包括建筑模型,结构模型,以及消防、水电管道的预留洞口等。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三维模型还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而预留一些洞口,例如悬挑脚手架在悬挑层要预留放置槽钢的洞口等。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应依据CL建筑体系外墙的墙身构造及位置、水平及竖向处边缘构件节点详细连接措施,以及CL网架板的尺寸符合运输规定。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CL网架板的编号应制定统一的方法,能够承载包括楼号、楼层、位置在内的多个信息。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形成三维动画。进一步地,步骤六中所述运用三维动画给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n步骤一:整合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设计及各专业施工图纸;/n步骤二:使用BIM软件创建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三维模型;/n步骤三:组织项目BIM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n步骤四:基于BIM技术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CL网架板制作安装;/n步骤五: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n步骤六: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运用三维动画指导施工,直至施工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一:整合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设计及各专业施工图纸;
步骤二:使用BIM软件创建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三维模型;
步骤三:组织项目BIM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
步骤四:基于BIM技术对CL建筑体系外墙保温中的CL网架板进行分解、编号、提样、CL网架板制作安装;
步骤五: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
步骤六: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运用三维动画指导施工,直至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各专业图纸包括建筑图纸、结构图纸、水电图纸、消防图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CL网架板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三维模型应包括建筑模型,结构模型,以及消防、水电管道的预留洞口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赵幸发丁荣华许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