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67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方向盘的落下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固定于转向支承梁的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以及将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连结起来的连结部;第1支架,其安装于第1固定部;第2支架,其安装于第2固定部;上柱,其支承于第1支架;及下柱,其固定于第2支架。连结部具有作为长孔的第1孔。第1支架具有贯穿第1孔的导销。第2固定部具有:上壁,其面向转向支承梁;两个侧壁,它们与第2支架相连接;后壁,其与连结部相连接;及倾斜壁,其配置在由上壁、侧壁和后壁围起来的角落。上壁具有配置在两个倾斜壁之间的凹部。上壁具有配置在两个倾斜壁之间的凹部。上壁具有配置在两个倾斜壁之间的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设有一种作为用于将操作者(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传递给车轮的装置的转向装置。有时,转向装置具有用于调节方向盘的位置的调节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能够调节方向盘的上下方向位置的转向装置的一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转向柱借助轴安装于车体。通过转向柱以轴为枢轴进行旋转,从而方向盘的上下方向位置发生变化。而且,专利文献1所述的转向装置中,配置作为枢轴的轴的构件(前部)与在后方紧固转向柱的调整支承体和进行支承的构件(后部)形成为一体。由此,调整支承体的刚性提高。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8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另外,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会发生操作者碰撞方向盘的二次碰撞。因此,转向装置具有用于在二次碰撞时减少对操作者施加的冲击的能量吸收装置。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当能量吸收装置未完全吸收的能量被输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装置具有顶板、第1支架、第2支架、上柱和下柱,该顶板具有:第1固定部,其固定在设于车辆的转向支承梁;第2固定部,其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部而言的前方且固定于所述转向支承梁;及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连结起来,该第1支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部脱离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固定部,该第2支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固定部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该上柱支承于所述第1支架且支承与方向盘相连结的转向轴,该下柱固定于所述第2支架且与所述上柱相连结,所述连结部具有作为沿着所述上柱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的第1孔,所述第1支架具有贯穿所述第1孔的导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原伸柯蒂凯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