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95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1),该转向柱具有:转向柱本体(10);以能相对于所述转向柱本体(10)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的转向柱管(12)、尤其是碰撞管;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管(12)上的、用于调节转向柱(1)的驱动装置(14),该驱动装置具有电机(14a)和与所述电机(14a)的输出轴(14b)相连接的小齿轮(14c),所述小齿轮与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的齿条(16)处于嵌合之中;用于将在轴向上作用到所述转向柱(1)上的碰撞能量吸收的能量吸收元件(18),该能量吸收元件在第一纵轴向的端部区段(18a)处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并且在第二纵轴向的端部区段(18b)处被固定在所述齿条(16)上,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8)被构造用于通过变形来承受作用到所述转向柱(1)上的、产生转向柱管(12)的轴向运动的碰撞能量;以及碰撞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客车中的转向柱能够手动地或者以电的方式在高度和长度方面来调节。尤其纵向调节经常作为伸缩管在执行用于高度调节的回转运动的壳体与经常被称为碰撞管或导引管的伸缩管之间来执行。
[0003]此外,一些转向柱具有所谓的方便进入功能,该方便进入功能能够使所述转向柱的转向柱本体能够如所述转向柱的调节范围所允许的那样深地移入。所述转向柱的调节范围通常具有25mm到35mm的行程。
[0004]DE 10 2008 060 225 B4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该转向柱具有用于对能旋转的转向轴进行支承的转向柱本体、用于实现转向轴的沿着转向柱本体的纵向方向的无级的可调节性的夹紧机制以及用于在事故中消耗能量地移动转向轴的能量吸收机制。
[0005]但是,在车辆的自动驾驶运行的应用的范围内,值得追求的是,一方面允许转向柱的较大的调节范围,使得所述转向柱和被安置在其上面的转向装置能够在车辆的自动驾驶运行中尽可能地下沉在车辆的仪表板或者内部空间衬面中并且另一方面所述转向柱的功能得到维持,使得所述用于在事故中消耗能量地移动转向轴的能量吸收机制不仅在转向柱的额定位置中、也就是在机动车的手动的驾驶模式中而且在调节转向柱的期间都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得到改进的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柱装置,该转向柱装置允许转向柱的得到扩展的可调节性并且此外在碰撞情况中提供有效的能量吸收机制,该能量吸收机制能够在转向柱的不同的运行模式中履行其功能。
[0007]所述任务用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来解决。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该转向柱具有:转向柱本体;以能相对于所述转向柱本体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的转向柱管、尤其是碰撞管;以及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管上的、用于调节转向柱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上的齿条处于嵌合之中。
[0009]此外,所述能调节的转向柱具有用于将在轴向上作用到所述转向柱上的碰撞能量吸收的能量吸收元件,该能量吸收元件在第一纵轴向的端部区段上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上并且在第二纵轴向的端部区段上被固定在所述齿条上。
[0010]所述能量吸收元件被构造用于通过变形来承受作用到所述转向柱上的、产生转向柱管的轴向运动的碰撞能量。
[0011]除此以外,所述能调节的转向柱具有碰撞行程-限制元件,该碰撞行程-限制元件被构造用于限制转向柱管相对于转向柱本体的碰撞行程。本专利技术的构想是,提供一种机制,
该机制一方面允许对于转向柱的轴向调节并且另一方面在碰撞情况中能够结合对于转向柱管的碰撞行程的所定义的限制来实现有效的能量吸收。
[0012]所述能量吸收元件以有利的方式能够吸收在碰撞情况中作用到转向柱或者转向柱管上的碰撞能量。此外,通过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限制转向柱管的相对于转向柱本体的碰撞行程,从而根据转向柱管的相对于转向柱本体的位置来允许转向柱管相对于转向柱本体的预先给定的碰撞行程。
[0013]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且从参照附图所作的描述中得出。
[0014]按照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能量吸收元件通过金属板带来构成,所述金属板带在转向柱的在机动车中的安装状态中用第一纵轴向的端部区段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的上侧面上,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在所述转向柱管和通过小齿轮与所述转向柱管相连接的齿条的、通过碰撞能量引起的轴向运动中被构造用于围绕着转向柱本体的尤其经过倒圆的端部区段来滚动。
[0015]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对于作用到转向柱的转向柱管上的碰撞能量的有效的能量吸收。
[0016]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金属板带沿着其长度具有用于在转向柱管的轴向运动中产生恒定的能量吸收效果的恒定的横截面或者用于产生可变的能量吸收效果的可变的横截面,其中就可变的横截面而言所述金属板带的与齿条相邻地布置的第一纵轴向的区段具有比所述金属板带的与转向柱本体的上侧面相邻地布置的第二纵轴向的区段小的横截面。
[0017]所述金属板带由此以有利的方式能够按要求而设置恒定的能量吸收或者按金属板带的构造而设置可变的能量吸收。
[0018]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齿条经过塑料挤压包封,其中所述齿条的塑料挤压包封结构在齿条的两侧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上的销钉被插入到所述开口中。所述齿条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通过借助于塑料挤压包封结构和销钉进行的固定而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上。
[0019]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被插入到在齿条的两侧布置的至少一个开口中的销钉被构造用于: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被导入到转向柱管和与所述转向柱管相连接的齿条中的负荷超过预先给定的、尤其大于或者等于3kN的阈值时被剪断。
[0020]通过能剪切的销钉的这样的构造,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中使齿条与转向柱本体去除耦合并且由此使齿条相对于转向柱本体进行相对运动。所述齿条由此由于其与小齿轮的嵌合而随着转向柱管或者碰撞管的轴向运动一起运动。
[0021]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上、尤其是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的在转向柱在机动车中的安装状态中所呈现的下侧面上,其中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在齿条的两侧被固定在转向柱本体上,并且其中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具有拥有至少一个止动元件的止动区段,所述止动元件能够插入到至少一个在齿条中所构造的开口中。
[0022]由于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可以插入到在齿条中所构造的至少一个开口中,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中在使齿条与转向柱本体去除耦合时产生所述转
向柱管的碰撞行程。
[0023]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在所述转向柱管的第一轴向的最终位置、尤其是完全移出的位置中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的至少一个止动元件与齿条脱嵌或者处于部分的嵌合之中。由此,一方面能够在转向柱的正常运行中实现转向柱管的轴向调节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在碰撞情况中实现齿条和与所述齿条相连接的转向柱管的碰撞行程。
[0024]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在转向柱管的中间位置中与转向柱管形成接触,在所述中间位置中所述驱动装置的小齿轮基本上布置在齿条的中间,其中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在朝向转向柱管的下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以有利的方式被构造用于如此提升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使得其与齿条形成接触。
[0025]按照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来规定,所述转向柱管在轴向的端部区段上具有斜面,该斜面被构造用于在转向柱管的、朝碰撞行程-限制元件的方向的轴向运动中如此提升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的止动区段,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被插入到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机动车的能调节的转向柱(1),具有:转向柱本体(10);以能相对于所述转向柱本体(10)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的转向柱管(12)、尤其是碰撞管;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管(12)上的、用于调节转向柱(1)的驱动装置(14),该驱动装置具有电机(14a)和与所述电机(14a)的输出轴(14b)相连接的小齿轮(14c),所述小齿轮与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的齿条(16)处于嵌合之中;用于将在轴向上作用到所述转向柱(1)上的碰撞能量吸收的能量吸收元件(18),该能量吸收元件在第一纵轴向的端部区段(18a)处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并且在第二纵轴向的端部区段(18b)处被固定在所述齿条(16)上,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8)被构造用于通过变形来承受作用到所述转向柱(1)上的、产生转向柱管(12)的轴向运动的碰撞能量;以及碰撞行程-限制元件(22),该碰撞行程-限制元件被构造用于限制所述转向柱管(12)相对于转向柱本体(10)的碰撞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8)通过金属板带来构成,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转向柱(1)的在机动车中的安装状态中用所述第一纵轴向的端部区段(18a)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的上侧面(10a)上,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18)在所述转向柱管(12)和通过小齿轮(14c)与所述转向柱管(12)相连接的齿条(16)的、通过碰撞能量引起的轴向运动中被构造用于围绕着所述转向柱本体(10)的尤其经过倒圆的端部区段(10b)来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带沿着其长度具有用于在所述转向柱管(12)的轴向运动中产生恒定的能量吸收效果的恒定的横截面或者用于产生可变的能量吸收效果的可变的横截面,其中就可变的横截面而言所述金属板带的与齿条(16)相邻地布置的第一纵轴向的区段(18a)具有比所述金属板带的与转向柱本体(10)的上侧面(10a)相邻地布置的第二纵轴向的区段(18b)小的横截面。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6)经过塑料挤压包封,其中所述齿条(16)的塑料挤压包封结构(24、25)在齿条(16)的两侧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4a、24b),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的销钉(26a、26b)被插入到所述开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被插入到在齿条(16)的两侧布置的至少一个开口(24a、24b)中的销钉(26a、26b)被构造用于: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被导入到所述转向柱管(12)和与所述转向柱管(12)相连接的齿条(16)中的负荷超过预先给定的、尤其大于或者等于3kN的阈值时被剪断。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行程-限制元件(22)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上、尤其是被固定在所述转向柱本体(10)的在转向柱(1)在机动车中的安装状态中所呈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