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桥梁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01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桥梁及施工工艺,该组合盖梁包括钢混组合盖梁、设置于钢混组合盖梁上端的桥面连续结构,钢混组合盖梁包括钢梁和设置于钢梁顶部的混凝土块,桥面连续结构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块顶部的可适应变形垫板、设置于可适应变形垫板顶部的第一次后浇混凝土、设置于第一次后浇混凝土顶部的第二次后浇混凝土,第一次后浇混凝土中间设置有一道沿桥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竖向间隙,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均与桥面板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钢混组合盖梁结构受力合理,可减少现场作业,桥面连续结构可将桥面间隙减少至一道,结合其他部件的设置,有效改善了桥面连续处受力,使桥梁的耐久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桥梁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桥梁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建设中用地面积紧张与交通拥堵的冲突日益显著。因此,城市高架桥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建设中。随着高架桥的广泛应用,高架桥下部结构与下穿道路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经常需要采取柱间距很大的门架墩形式。目前,常用的门架墩盖梁主要为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和钢盖梁。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施工前需先搭设支架及模板,再浇筑混凝土,施工周期长,对桥下交通影响较大,增加交通拥堵点。对钢盖梁,具有结构自重轻,方便吊装和现场连接,对桥下交通影响小等优点,但存在现场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用钢量大造价偏高、后期养护涂装费用较高等问题。城市高架桥中,因道路净空等限制因素,为避免抬高总体纵断面增加桥梁规模,常规倒T形盖梁被广泛应用。但在现有技术中,常规倒T形的盖梁两侧用于支撑相应的梁体,倒T形的盖梁与梁体之间形成两道间隙,在后续进行桥面连续构造时,施工要求高,且两道间隙相当于桥面连续结构有两处薄弱点,使形成的桥面耐久性不佳,并会影响行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桥梁及施工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包括钢混组合盖梁、设置于钢混组合盖梁上端的桥面连续结构,所述钢混组合盖梁包括钢梁和设置于钢梁顶部的混凝土块,所述桥面连续结构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块顶部的可适应变形垫板、设置于可适应变形垫板顶部的第一次后浇混凝土、设置于第一次后浇混凝土顶部的第二次后浇混凝土,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中间设置有一道沿桥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竖向间隙,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均与桥面板固接。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间隙将第一次后浇混凝土分割为独立的两块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钢梁为预制构件,所述钢梁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钢梁的截面高度为钢混组合盖梁全高的0.4~0.6倍;所述钢梁包括中箱、固接在中箱两侧的边箱,所述边箱顶部固定有梁体支座,所述钢梁的底板开设有用于供桥墩立柱顶面延伸出的锚固钢筋插入的预留孔。进一步的,所述钢梁与混凝土块之间通过剪力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剪力连接构件固接于钢梁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块、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均通过钢筋与桥面板固接。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桥梁,包括桥墩立柱、预制主梁、设置在预制主梁顶部的桥面板,还包括固装在桥墩立柱上的上述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所述预制主梁架设在钢混组合盖梁两侧,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钢混组合盖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混凝土块的顶面与桥面板的底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预制主梁与钢混组合盖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可适应变形垫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两侧的桥面板顶面均开设有预留槽,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顶面低于桥面板顶面10~15cm并与所述预留槽的底面平齐;所述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填充于两个预留槽内,所述第二次后浇混凝土的顶面与桥面板顶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钢混组合盖梁横跨两个桥墩立柱。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桥梁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桥墩立柱,将钢梁吊装并支承在桥墩立柱上;桥墩立柱伸出的锚固钢筋通过钢梁上的预留孔插入钢梁中,向钢梁内浇筑填充混凝土,使得钢梁与桥墩立柱固接;2)以钢梁作为平台,现场浇筑混凝土块,混凝土块通过钢梁顶面的剪力连接构件与钢梁连接,整体形成钢混组合盖梁;3)待钢混组合盖梁达到受力要求后,在钢混组合盖梁两侧架设预制主梁和桥面板;4)在钢混组合盖梁与其两侧预制主梁之间设置可适应变形垫块,并在混凝土块顶面放置可适应变形垫板,再于可适应变形垫板顶部现浇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一次后浇混凝土中间留出一道沿桥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竖向间隙;5)然后在第一次后浇混凝土上现浇第二次后浇混凝土,硬化成型后,第一次后浇混凝土、第二次后浇混凝土均与桥面板固接;之后在桥面板和第二次后浇混凝土上铺装桥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混组合盖梁结构受力合理,施工运输方便,可减少现场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可不设置或者少设置支架,对地面交通影响小。2)本专利技术的桥面连续结构可减少常规倒T形盖梁桥面连续处间隙,将倒T形盖梁的两道桥面间隙减少至一道间隙,结合钢混组合盖梁、可适应变形垫板等部件的设置,有效改善了桥面连续处受力,使桥梁的耐久性好。3)本专利技术组合盖梁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便于进行桥面连续构造。本专利技术中的组合桥梁受力合理,形成的桥面耐久性佳,行车舒适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钢混组合盖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组合桥梁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组合桥梁施工工艺中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组合桥梁施工工艺中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组合桥梁施工工艺中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组合桥梁施工工艺中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组合桥梁施工工艺中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钢混组合盖梁;11、钢梁;111、中箱;112、边箱;113、梁体支座;12、混凝土块;13、剪力连接构件;2、桥面连续结构;21、可适应变形垫板;22、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1、竖向间隙;23、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4、可适应变形垫块;3、桥墩立柱;4、预制主梁;5、桥面板;51、预留槽;6、桥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包括钢混组合盖梁1、设置于钢混组合盖梁1上端的桥面连续结构2,钢混组合盖梁1包括钢梁11和设置于钢梁11顶部的混凝土块12,桥面连续结构2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块12顶部的可适应变形垫板21、设置于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混组合盖梁(1)、设置于钢混组合盖梁(1)上端的桥面连续结构(2),所述钢混组合盖梁(1)包括钢梁(11)和设置于钢梁(11)顶部的混凝土块(12),所述桥面连续结构(2)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块(12)顶部的可适应变形垫板(21)、设置于可适应变形垫板(21)顶部的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设置于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顶部的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中间设置有一道沿桥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竖向间隙(221),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均与桥面板(5)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混组合盖梁(1)、设置于钢混组合盖梁(1)上端的桥面连续结构(2),所述钢混组合盖梁(1)包括钢梁(11)和设置于钢梁(11)顶部的混凝土块(12),所述桥面连续结构(2)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块(12)顶部的可适应变形垫板(21)、设置于可适应变形垫板(21)顶部的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设置于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顶部的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中间设置有一道沿桥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竖向间隙(221),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均与桥面板(5)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间隙(221)将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分割为独立的两块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1)为预制构件,所述钢梁(11)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钢梁(11)的截面高度为钢混组合盖梁(1)全高的0.4~0.6倍;
所述钢梁(11)包括中箱(111)、固接在中箱(111)两侧的边箱(112),所述边箱(112)顶部固定有梁体支座(113),所述钢梁(11)的底板开设有用于供桥墩立柱(3)顶面延伸出的锚固钢筋插入的预留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1)与混凝土块(12)之间通过剪力连接构件(13)连接,所述剪力连接构件(13)固接于钢梁(1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12)、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次后浇混凝土(22)、第二次后浇混凝土(23)均通过钢筋与桥面板(5)固接。


6.一种组合桥梁,包括桥墩立柱(3)、预制主梁(4)、设置在预制主梁(4)顶部的桥面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装在桥墩立柱(3)上的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桥面连续构造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伟杨相展杨娜娜赵安华王颖曾嘉琪张先政詹先境游堃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创辉达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