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18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三维框架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及加工方法,包括主框架、若干根内短梁和若干根内长梁,所述主框架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侧架、底架、第二侧架和顶架;在运输和储存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可分别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底架的上下两侧,顶架可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第二侧架上;在进行组装时,分别对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顶架进行展开,并将顶架与第一侧架连接形成矩形的所述主框架,即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常规框架梁相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以折叠以节省储存和运输空间,在施工现场则可以快速完成组装,形成框架梁结构,且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可以在折叠和组装的切换过程中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程中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程中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三维框架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物三维框架领域中,常规的框架结构具有现场安装和工厂预制两种方式,前者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繁琐的安装,特别是箍筋构型过程,这导致了装配工序复杂且效率低下,尤其在时限要求高的建筑加工场景中,这种装配方式不利于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后者一般在工厂直接加工框架结构,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用大量空间,导致储存和运输难度和成本增加,这限制了在有限空间条件或者恶劣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建筑加工的可能性;后者也有一些半预制半组装的框架组装方式,但是目前这种方式在折叠或收纳状态下的高度仍然较大,无法有效地节省储存和运输空间,又或者在组装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0003]因此,目前的技术无法满足施工时间紧迫、储存和运输空间有限以及施工效率和质量要求高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和储存便利成本低、组装极其方便快捷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及加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包括主框架、若干根内短梁和若干根内长梁,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侧架、底架、第二侧架和顶架;
[0006]所述底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主长梁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两根第一主长梁之间的第一主短梁;
[0007]所述第一侧架包括第二主长梁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第二主长梁上的第二主短梁,所述第二主短梁另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主长梁铰接;
[0008]所述第二侧架包括第三主长梁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第三主长梁上的第三主短梁,所述第三主短梁另一端与另一根所述第一主长梁铰接;
[0009]所述顶架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四主短梁,若干根所述第四主短梁一端与所述第三主短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长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主长梁至对应所述第一主长梁的距离和第三主长梁至对应所述第一主长梁的距离相等,且均短于两根第一主长梁的距离;
[0011]在运输和储存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可分别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底架的上下两侧,顶架可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第二侧架上,或者,将第一侧架、底架、第二侧架和顶架平铺展开;在进行组装时,分别对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顶架进行展开,并将顶架与第一侧架连接形成矩形的所述主框架;
[0012]所述第二主短梁和第三主短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搭接杆,在进行组装时,
所述第二主短梁和第三主短梁相对应的搭接杆上搭设所述内短梁,若干根所述内长梁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根内短梁上。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长梁、第一主短梁、第二主长梁、第二主短梁、第三主长梁、第三主短梁和第四主短梁均为钢筋,其铰接处为由钢筋端部折弯形成圆环。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结构和安装朝向一致,并分别布置在两根第一主长梁上。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短梁和第三主短梁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主短梁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主短梁与所述第二主短梁、第三主短梁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二主短梁、第三主短梁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共同位于所述第一主短梁和第四主短梁之间。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长梁和第一主短梁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主长梁和第二主短梁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主长梁和第三主短梁焊接连接。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杆为钢筋结构,且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所在平面。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杆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第二主短梁、第三主短梁焊接连接,且自由端高于所述连接端。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短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内长梁搭设在所述限位槽上,所述限位槽为所述内短梁钢筋结构折弯形成,所述内长梁为钢筋结构。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加工方法,使用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包括如下步骤;
[0022]S1、在所述铰接型装配式框架生产后以及运输过程中,所述主框架为折叠状态,并与所述内短梁和内长梁独立;所述主框架中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分别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底架的上下两侧,顶架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第二侧架上,此时通过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为一个整体,节省储存和运输空间;
[0023]S2、将所述主框架、内短梁内长梁运输至建筑物墙体施工现场;
[0024]S3、在施工现场对铰接型装配式框架进行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0025]S31、拆卸固定装置,将所述底架置于地面;
[0026]S32、展开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顶架,并将顶架与第一侧架初步连接形成矩形的所述主框架;
[0027]S33、将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三者进行限位固定,打开所述顶架;
[0028]S34、将若干根内短梁搭设在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搭接杆上,并对搭接杆与所述内短梁进行限位固定;
[0029]S35、通过所述顶架处开口将若干根内长梁搭设内短梁上,并对所述内长梁与所述内短梁进行限位固定;
[0030]S36、将所述顶架与所述第二主长梁进行限位固定;
[0031]S4、将装配后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固定在建筑物墙体,安装其它辅助装置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0032]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扎带,所述初步连接为扎带连接,所述限位固定为扎
带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主框架结构,各个部分的铰接关系替代了常规箍筋安装方式,可以极大的简化在施工现场的装配工序和效率,适用于时限要求高的建筑加工,另外,主框架中各个部分相互铰接连接,可以在主框架储存和运输状态时进行折叠收纳,减少储存和运输所需的空间,极大的降低了储存和运输难度和成本,同样极其适合于时限要求高的建筑加工场景。
[0034]对于节省空间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两种折叠方式,其中一种折叠后与组装后在略微增加整体宽度的情况下,极大的降低了整体高度,可以节省出大量的储存和运输空间,另一种折叠方式具有更低的高度占用,但是增加了宽度占用,在展开的整体宽度小于运输车货箱的宽度时,则可以极大的提高一辆运输车的运输量;
[0035]对于提高组装效率而言,本专利技术仅需将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顶架进行展开,再将顶架与第一侧架连接即可,组装过程可缩短至几分钟,加上将组装后的主框架与内短梁、内长梁的组装,以及输运至施工位置,时间也可以缩短至一至两小时以内,可以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通过首尾依次铰接的第一侧架、底架、第二侧架和顶架,仅相邻的构件铰接,在展开其中一个构件时可以更加轻便,同时所对应的加工方法可以极大的简化内短梁和内长梁的组装难度,采用可打开的顶架结构,既便于内长梁的安装,又可以便于提前对第一侧架、底架、第二侧架进行构型,极大提高了主框架以及内短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其特征是,包括主框架(1)、若干根内短梁(2)和若干根内长梁(3),所述主框架(1)包括第一侧架(11)、底架(12)、第二侧架(13)和顶架(14);所述底架(1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主长梁(121)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两根第一主长梁(121)之间的第一主短梁(122);所述第一侧架(11)包括第二主长梁(111)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第二主长梁(111)上的第二主短梁(112),所述第二主短梁(112)另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主长梁(121)铰接;所述第二侧架(13)包括第三主长梁(131)和若干根间隔设置在第三主长梁(131)上的第三主短梁(132),所述第三主短梁(132)另一端与另一根所述第一主长梁(121)铰接;所述顶架(14)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四主短梁(141),若干根所述第四主短梁(141)一端与所述第三主短梁(13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长梁(11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长梁(111)至对应所述第一主长梁(121)的距离和第三主长梁(131)至对应所述第一主长梁(121)的距离相等,且均短于两根第一主长梁(121)的距离;在运输和储存时,第一侧架(11)和第二侧架(13)可分别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底架(12)的上下两侧,顶架(14)可沿铰接处转动贴附在第二侧架(13)上,或者,将第一侧架(11)、底架(12)、第二侧架(13)和顶架(14)平铺展开;在进行组装时,分别对第一侧架(11)、第二侧架(13)和顶架(14)进行展开,并将顶架(14)与第一侧架(11)连接形成矩形的所述主框架(1);所述第二主短梁(112)和第三主短梁(13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搭接杆(15),在进行组装时,所述第二主短梁(112)和第三主短梁(132)相对应的搭接杆(15)上搭设所述内短梁(2),若干根所述内长梁(3)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根内短梁(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长梁(121)、第一主短梁(122)、第二主长梁(111)、第二主短梁(112)、第三主长梁(131)、第三主短梁(132)和第四主短梁(141)均为钢筋,其铰接处为由钢筋端部折弯形成圆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架(11)和第二侧架(13)结构和安装朝向一致,并分别布置在两根第一主长梁(12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主短梁(112)和第三主短梁(132)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主短梁(122)在长梁的长度方向上错位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型装配式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四主短梁(141)与所述第二主短梁(112)、第三主短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轶辛培建赵安华曹禄来伍金理刘俊红危恩安赛
申请(专利权)人:创辉达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