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9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首先在纯钛中添加稀土钇,在真空中熔炼,再经一次锻造,二次锻造,热处理,得到稀土纳米高强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稀土细化铸态组织、稀土相强化高温性能、剧烈塑性变形等机理,有效结合了金属超细晶、纳米晶的优点,通过中低温快速大变形量锻造和低温退火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亚微米、纳米晶尺度的稀土纳米高强钛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特别地,还涉及该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纯钛具有密度低、高比强度、高耐蚀性、优异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化工、船舶、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与钛合金以及其他常用的工程结构材料相比,例如汽车钢、模具钢、不锈钢等,纯钛的强度较低,仅有三百多兆帕,限制了应用领域。高合金化是纯钛强化的传统思路,但高合金化一方面大量提高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合金的加工难度变大,综合成本大幅上升。纯钛强化的另一种思路是细晶强化,尤其是细化到纳米尺度,可以大幅强化金属的力学性能。剧烈塑性变形技术能显著细化金属晶粒,有效地将金属的晶粒细化到亚微米、纳米级别,故被认为是制备块体超细晶、纳米材料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是,剧烈塑性变形技术追求高体积含量的纳米晶,需要对材料施加超大变形量,制备的样品尺寸小,对设备工装要求高,尚未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再者,纯钛除了用在常规室温工作环境,还会用于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环境,剧烈塑性变形制备得到的高体积含量纳米晶容易回复长大,使材料性能大幅降低,导致失效。因此,研发出设备工装要求较低的,制备强度高、耐热性好以及成本低的钛材料的制备工艺,有很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纯钛的强度较低,限制了应用领域。纯钛强化的方式中,高合金化会导致材料成本大量提高,合金的加工难度变大,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对设备工装要求高,并且制备得到的高体积含量纳米晶高温下容易回复长大,使材料性能大幅降低,导致失效。稀土元素对钛及钛合金有一定的增益效果,一方面稀土元素能固溶到基体,对钛及钛合金起强化作用,另一方面稀土元素能净化熔体使钛夹杂的行为减少,同时稀土与熔体中的氧元素能形成氧化物颗粒,强化基体的蠕变性能。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较大尺寸的稀土相或稀土氧化物颗粒会成为疲劳源,大幅降低材料的疲劳性能。因此,有效细化钛及钛合金中稀土相及其氧化物颗粒是实现高温性能提高的关键要素。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在纯钛中引入稀土钇(Y)强化元素,严格控制变形量而不追求过高的纳米相比例,对纯钛通过特殊锻造工艺进行大变形量的塑性变形以达到破碎稀土相、细化钛晶粒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纳米尺度的稀土相、钛晶粒,仅采用常规的设备工装即可以实现,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真空熔炼:在纯钛中添加钇,进行真空熔炼并加热保温;b、一次锻造: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铸锭进行一次锻造;c、二次锻造: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铸锭进行二次锻造;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得到稀土纳米高强钛。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带来的优点和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微量稀土钇元素的添加,在熔炼阶段有效地使纯钛更纯净化,同时钇元素在基体中形成钇固溶体或含钇相;一方面稀土钇纯净化能减少纯钛夹杂缺陷,另一方面稀土钇固溶在基体和形成稀土相析出都能对合金起到强化作用,大幅提高了纯钛的力学性能;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锻造处理,能够使纯钛铸态晶粒破碎,成为微米级别的晶粒,再次锻造可以有效细化基体纯钛晶粒至亚微米、纳米尺度,并且使得稀土相呈亚微米尺度均匀分布在纯钛细小的晶界之间,有效提高了基体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疲劳、蠕变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钇占钛和钇总质量的0.01~0.4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铸锭熔炼后的真空加热保温温度为500℃,时间为0.5~5h。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一次锻造为,将所述步骤a中得到的铸锭升温至925~950℃,保温1~3h,之后出炉1~2火次完成换向三墩三拔锻造。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每火次单向变形量大于5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二次锻造为,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铸锭在400~750℃下保温0.5~10h,之后出炉2~8火次完成换向六墩六拔锻造。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每火次单向变形量不大于7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所述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为200~500℃,退火时间为0.5~20h。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制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带来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中稀土元素可以固溶到基体,使钛得到强化,同时通过在中低温下大变形量的塑性变形,稀土纳米高强钛中的稀土相、钛晶粒变为亚微米、纳米尺度,使稀土纳米高强钛拥有了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疲劳、蠕变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超细晶纯钛基体金相图;图2是实施例1的钛纳米晶电镜图;图3是实施例1的常规纯钛与稀土纳米化后的纯钛力学性能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真空熔炼:在纯钛中添加钇,进行真空熔炼,随后加热保温;b、一次锻造: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铸锭进行一次锻造;c、二次锻造: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铸锭进行二次锻造;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得到稀土纳米高强钛。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1、通过微量稀土钇元素的添加,在熔炼阶段有效地使纯钛更纯净化,同时钇元素在基体中形成钇固溶体或含钇相;一方面稀土钇纯净化能减少纯钛夹杂缺陷,另一方面稀土钇固溶在基体和形成稀土相析出都能对合金起到强化作用,大幅提高纯钛的力学性能;2、通过锻造处理,能够使纯钛铸态晶粒破碎,成为微米级别的晶粒,再次锻造可以有效细化基体纯钛晶粒至亚微米、纳米尺度,并且使得稀土相呈亚微米尺度均匀分布在纯钛细小的晶界之间,有效提高了基体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疲劳、蠕变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钇占钛和钇总质量的0.01~0.49%,所述真空保温温度为500℃,时间为0.5~5h。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在纯钛中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钇,提高了纯钛的力学性能,如果钇的加入量过少会容易烧损难以起到强化作用,如果加入量过多会形成粗大的稀土相,降低合金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一次锻造为,将所述步骤a中得到的铸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真空熔炼:在纯钛中添加钇,进行真空熔炼,并随后进行加热保温;/nb、一次锻造: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铸锭进行一次锻造;/nc、二次锻造: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铸锭进行二次锻造;/n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得到稀土纳米高强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熔炼:在纯钛中添加钇,进行真空熔炼,并随后进行加热保温;
b、一次锻造: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铸锭进行一次锻造;
c、二次锻造: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铸锭进行二次锻造;
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得到稀土纳米高强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钇占钛和钇总质量的0.01~0.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完成真空熔炼后的加热保温温度为500℃,时间为0.5~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纳米高强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一次锻造为,将所述步骤a中得到的铸锭升温至925~950℃,保温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钊华郭杰张天馨范玉婷耿乃涛陈永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