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148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75‑90份;PA6:20‑35份;PA66:5‑15份;玻璃纤维:10‑18份;偶联剂:0.05‑0.08份;润滑剂:1.5‑3.5份;流动剂:0.8‑1.2份;成核剂:0.06‑0.08份;稳定剂:4‑6份。通过成核剂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光学性能,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并通过润滑剂、流动剂、稳定剂等助剂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善熔体的流动性,提高产品的成型后的表面光滑度,提高产品性能,且更易于注塑产品塑化成型,缩短产品冷却塑化成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快速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诊断耗材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
技术介绍
体外诊断耗材如移液枪头、真空采血管盖、离心管、冻存管、PCR管等通常为一次性耗材,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体外诊断耗材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大,因此对于产品的快速成型提出的新的要求,目前这些耗材通常是注塑成型的,受注塑原料性能的限制,冷却塑化时间较长,使得产品的成型时间较长,成型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具有缩短塑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75-90份;PA6:20-35份;PA66:5-15份;玻璃纤维:10-18份;偶联剂:0.05-0.08份;润滑剂:1.5-3.5份;流动剂:0.8-1.2份;成核剂:0.06-0.08份;稳定剂:4-6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13μm,成型长度为4-6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润滑剂由1:(0.9-1.15)的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混合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醇、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润滑剂为石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动剂由1:(1-1.05):(2-2.5)的甲基硅油、分析纯的氯化锌和丙三醇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核剂选用TMB-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稳定剂选用有机锡、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通过偶联剂可以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与PVC树脂、PA6、PA66熔体相容结合,提高产品的性能,通过成核剂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光学性能,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并通过润滑剂、流动剂、稳定剂等助剂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善熔体的流动性,提高产品的成型后的表面光滑度,提高产品性能,且更易于注塑产品塑化成型,缩短产品冷却塑化成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快速加工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75-90份;PA6:20-35份;PA66:5-15份;玻璃纤维:10-18份;偶联剂:0.05-0.08份;润滑剂:1.5-3.5份;流动剂:0.8-1.2份;成核剂:0.06-0.08份;稳定剂:4-6份。具体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13μm,成型长度为4-6mm;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润滑剂由1:(0.9-1.15)的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混合组成,内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醇、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外润滑剂为石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流动剂由1:(1-1.05):(2-2.5)的甲基硅油、分析纯的氯化锌和丙三醇制成,成核剂选用TMB-5,稳定剂选用有机锡、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偶联剂可以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与PVC树脂、PA6、PA66熔体相容结合,提高产品的性能,通过成核剂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光学性能,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并通过润滑剂、流动剂、稳定剂等助剂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善熔体的流动性,提高产品的成型后的表面光滑度,提高产品性能,且更易于注塑产品塑化成型,缩短产品冷却塑化成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快速加工的需求。实施例一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75份;PA6:20份;PA66:5份;玻璃纤维:10份;偶联剂:0.05份;润滑剂:1.5份;流动剂:0.8份;成核剂:0.06份;稳定剂:4份。具体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μm,成型长度为4mm;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润滑剂由1:0.9的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混合组成,内润滑剂为硬脂酸钙,外润滑剂为石蜡;流动剂由1:1:2的甲基硅油、分析纯的氯化锌和丙三醇制成,成核剂选用TMB-5,稳定剂选用硬脂酸钙。实施例二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80份;PA6:30份;PA66:10份;玻璃纤维:14份;偶联剂:0.06份;润滑剂:2.5份;流动剂:1份;成核剂:0.07份;稳定剂:5份。具体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μm,成型长度为5mm;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润滑剂由1:1的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混合组成,内润滑剂为硬脂酸,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流动剂由1:1:2.3的甲基硅油、分析纯的氯化锌和丙三醇制成,成核剂选用TMB-5,稳定剂选用有机锡、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钡复合。实施例三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PVC树脂:90份;PA6:35份;PA66:15份;玻璃纤维:18份;偶联剂:0.08份;润滑剂:3.5份;流动剂:1.2份;成核剂:0.08份;稳定剂:6份。具体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3μm,成型长度为6mm;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润滑剂由1:1.15的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混合组成,内润滑剂为硬脂醇,外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流动剂由1:1.05:2.5的甲基硅油、分析纯的氯化锌和丙三醇制成,成核剂选用TMB-5,稳定剂选用有机锡、硬脂酸钡、硬脂酸复合。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nPVC树脂:75-90份;PA6:20-35份;PA66:5-15份;玻璃纤维:10-18份;偶联剂:0.05-0.08份;润滑剂:1.5-3.5份;流动剂:0.8-1.2份;成核剂:0.06-0.08份;稳定剂:4-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
PVC树脂:75-90份;PA6:20-35份;PA66:5-15份;玻璃纤维:10-18份;偶联剂:0.05-0.08份;润滑剂:1.5-3.5份;流动剂:0.8-1.2份;成核剂:0.06-0.08份;稳定剂: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树脂的聚合度为750-8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13μm,成型长度为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诊断耗材的高流动性注塑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亚通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