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84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用于输送阻尼条的阻尼条自动送料机构及用于输送铆合电刷的铆合电刷自动送料机构,上模设置有自动切料贴条机构,自动切料贴条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上模的主轴、通过销键与主轴连接的棘轮、通过销键与主轴连接的刀盘、用于驱动棘轮和刀盘转动的棘轮旋转驱动机构及用于在刀盘旋转后定位的旋转到位定位机构,刀盘位于棘轮的下方,刀盘设置有多个直立的刀口,这些刀口呈圆环状均匀布置于刀盘上,刀盘位于下模上输入的阻尼条及铆合电刷的正上方,自动切料贴条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刀口中阻尼条片顶出并贴到铆合电刷相应位置的卸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刷贴条加工通常采用人工贴条的方式,铆合电刷为单件状,需人工用镊子一片一片地夹取并放到贴条夹具中定好位,再用镊子一片一片地取下阻尼条,贴在刷臂所要求固定的位置上,贴好后再一片一片的将铆合电刷取出,放入合格品容器内。
[0003]而人工操作过程步骤较为繁琐,工作人员需要一片一片的用镊子夹取电刷放入夹具,由于电刷薄而且小,极度影响操作速度,同样夹取阻尼条时,要将阻尼条贴正也较为耗时,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视觉疲劳、精力消耗、注意力分散,导致后续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也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及合格率。人工贴条过程需要四个步骤,正常情况下人均贴条效率约每分钟5片,一小时合计300片左右,以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个工人每天总计2400片左右,按照如此生产,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可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的自动贴条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用于输送阻尼条的阻尼条自动送料机构及用于输送铆合电刷的铆合电刷自动送料机构,所述上模设置有自动切料贴条机构,所述自动切料贴条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上模的主轴、通过销键与主轴连接的棘轮、通过销键与主轴连接的刀盘、用于驱动棘轮和刀盘转动的棘轮旋转驱动机构及用于在刀盘旋转后定位的旋转到位定位机构,所述刀盘位于所述棘轮的下方,所述刀盘设置有多个直立的刀口,这些刀口呈圆环状均匀布置于所述刀盘上,所述刀盘位于所述下模上输入的所述阻尼条及所述铆合电刷的正上方,所述自动切料贴条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刀口中阻尼条片顶出并贴到铆合电刷相应位置的卸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滑块、设置于该滑块后端的复位弹簧、设置于该滑块的前端部的滚子及连接于所述下模的斜楔,所述斜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模,所述滚子与所述斜楔的斜面触接,所述滑块通过转轴及复位卡簧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链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侧面设置有棘爪槽,所述棘爪安装于所述棘爪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到位定位机构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刀盘的外圆周的多个定位槽、对应于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刀盘的圆周外侧的预定位件及对应于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刀盘的圆周外侧的定位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垫板、轴承固定板及脱料板,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夹板通过上模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宇鹏谢忠南唐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强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