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7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包括第一弧形块、一第二弧形块、一第三弧形块、一第四弧形块与至少一筋块,井壁模块包括海砂、海卵石、水、水泥、粉煤灰、矿粉与外加剂,井壁模块的骨料由海砂和海卵石组成,骨料由3个仓料组成。该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具有降低成本,保护水土,提高强度,利于级配控制,提高和易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井壁制备
,特别是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的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环保工作的日益深入开展,传统河砂、碎石的产量日益稀少,价格也日益昂贵。综合利用好量大价优的海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未处理海砂进行混凝土预制井壁模块的制作。现有河砂混凝土预制井壁模块存在以下缺点:1、河砂、碎石资源减少,导致价格日益上涨,成本不断提升。2、河砂开采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大,碎石开采将破坏大量的青山,不利于环境保护。4、采用建筑废料,强度低,整体拼装效果差,质量控制较差。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用以解决以上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具有降低成本,保护水土,提高强度,利于级配控制,提高和易性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弧形块10、一第二弧形块20、一第三弧形块30、一第四弧形块40与至少一筋块50,所述第一弧形块10、所述第二弧形块20、所述第三弧形块30与所述第四弧形块40依次向内平行设置,所述筋块50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块20和所述第三弧形块30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块1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端面11与一第二端面12,所述第二弧形块2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三端面21与一第四端面22,所述第三弧形块3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五端面31与一第六端面32,所述第四弧形块4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七端面41与一第八端面42,所述第七端面41与所述第八端面42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五端面31与所述第六端面32的夹角为β;所述第一弧形块10与所述第二弧形块20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一筋条15,所述第三弧形块30与所述第四弧形块40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二筋条35,所述筋块50的底端处设有一梯形槽55。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11与所述第七端面41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端面12与所述第八端面42共面设置,所述第三端面21凸出所述第一端面11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端面21与所述第五端面31共面设置,所述第四端面22与所述第八端面42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端面12凸出所述第四端面22设置。优选的,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36°≤α≤52°。优选的,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36°≤β≤52°。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块20、所述第三弧形块30与所述筋块50围设成一第一缺口64、一环形孔60与一第二缺口65。优选的,所述环形孔60的水平截面积等于所述第一缺口64的水平截面积和所述第二缺口65的水平截面积之和。优选的,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8.1初步用方筛筛分三种规格0<a≤2.36mm,2.36mm<b≤5mm,5mm<c≤10mm的海砂,对c规格海砂中的海卵石进行破碎处理;8.2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28-39份,水泥混合料71-143份,骨料785-881份,外加剂0.5-1份,骨料由海砂和海卵石组成;8.3用拌合机将海砂、海卵石、水、水泥、粉煤灰、矿粉与外加剂搅拌均匀;8.4井壁模块成型机将步骤8.3中的混合料按照不同尺寸模型上料,高频振捣后垂直挤压成型,井壁模块的强度等级为15MPa;8.5将井壁模块拼接成实际所需的井壁。优选的,步骤8.1中,a:b:c=5:8:7。优选的,步骤8.2中,水泥混合料包括水泥、粉煤灰与矿粉,粉煤灰与矿粉为替代料,水泥与粉煤灰和矿粉的重量比大于等于8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充分利用量大价优的海砂及海卵石,能降低造价25%以上。2、不需要开采河砂及碎石,有利于水土保持,山峦山丘保护。3、海砂、海卵石级配合理,预制井壁模块强度高,整体性好。4、海砂相对建筑垃圾,杂质少,强度高,利于级配控制;混合料和易性好,不易出现花白料、离析等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井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骨料合成级配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骨料配比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附图1至附图3中,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弧形块10、一第二弧形块20、一第三弧形块30、一第四弧形块40与至少一筋块50,筋块50的底端处设有一梯形槽55。第一弧形块10、第二弧形块20、第三弧形块30与第四弧形块40依次向内平行设置,筋块50分别与第二弧形块20和第三弧形块30垂直连接,并且设有倒圆角61。第一弧形块1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端面11与一第二端面12,第二弧形块2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三端面21与一第四端面22,第三弧形块3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五端面31与一第六端面32,第四弧形块40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七端面41与一第八端面42,第七端面41与第八端面42的夹角为α;夹角α的范围为36°≤α≤52°,α=51.43°时,井壁模块的数量为7,α=36°时,井壁模块的数量为10。第五端面31与第六端面32的夹角为β,夹角β的范围为36°≤β≤52°,β=α,便于多个井壁模块的插接。第一弧形块10与第二弧形块20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一筋条15,第三弧形块30与第四弧形块40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二筋条35。第一筋条15与第二筋条35便于井壁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装配。第一端面11与第七端面41共面设置,第二端面12与第八端面42共面设置,第三端面21与第五端面31共面设置,第四端面22与第八端面42共面设置,第三端面21凸出第一端面11设置,第二端面12凸出第四端面22设置。第二弧形块20、第三弧形块30与筋块50围设成一第一缺口64、一环形孔60与一第二缺口65。环形孔60的水平截面积等于第一缺口64的水平截面积和第二缺口65的水平截面积之和。第一缺口64与第二缺口65拼装后的面积等于环形孔60的面积。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8.1初步用方筛筛分三种规格0<a≤2.36mm,2.36mm<b≤5mm,5mm<c≤10mm的海砂,分3个仓,对c规格海砂中的海卵石进行破碎处理,产生碎石、瓜子片和石屑,a:b:c=5:8:7,筛孔孔径对应的骨料配比,见附图4。8.2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28份,即60kg/m3,水泥混合料71份,即150kg/m3,骨料785份,即1650kg/m3,外加剂0.5份,即1.05kg/m3,骨料由海砂和海卵石组成,水泥混合料包括水泥、粉煤灰与矿粉,粉煤灰与矿粉为替代料,水泥与粉煤灰和矿粉的重量比等于80%。8.3用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弧形块、一第二弧形块、一第三弧形块、一第四弧形块与至少一筋块,所述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三弧形块与所述第四弧形块依次向内平行设置,所述筋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块和所述第三弧形块垂直连接;/n所述第一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三端面与一第四端面,所述第三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五端面与一第六端面,所述第四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七端面与一第八端面,所述第七端面与所述第八端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五端面与所述第六端面的夹角为β;/n所述第一弧形块与所述第二弧形块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一筋条,所述第三弧形块与所述第四弧形块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二筋条,所述筋块的底端处设有一梯形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弧形块、一第二弧形块、一第三弧形块、一第四弧形块与至少一筋块,所述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三弧形块与所述第四弧形块依次向内平行设置,所述筋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块和所述第三弧形块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三端面与一第四端面,所述第三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五端面与一第六端面,所述第四弧形块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七端面与一第八端面,所述第七端面与所述第八端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五端面与所述第六端面的夹角为β;
所述第一弧形块与所述第二弧形块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一筋条,所述第三弧形块与所述第四弧形块之间的顶端处设有一第二筋条,所述筋块的底端处设有一梯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七端面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八端面共面设置,所述第三端面凸出所述第一端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五端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八端面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端面凸出所述第四端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36°≤α≤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砂、海卵石装配式井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36°≤β≤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亦博蒋荣琪张耀王烽琳付鑫国徐可杨柏青赵愿董超陈璐王嵩林林美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正工程技术开发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