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49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面料包括:外层;所述外层由外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内层;所述内层由内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由抑菌纤维和胶水混合制成,所述粘接层粘接外层和内层并形成羽绒填充隔断;其中,抑菌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椰碳纤维、甲壳素、抑菌粉体、海藻酸钠、精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甲壳素、抑菌粉体和海藻酸钠与经苯乙醇稀释的精油混合搅拌,制成具有抑菌功能和除味香薰功能的抑菌溶液,在该抑菌溶液的浸泡润胀过程中,甲壳素、抑菌粉体能够快速进入多孔椰碳纤维的细胞壁中,从而制得的抑菌纤维在纺织面料中起到长期较好的抑菌、除味、留香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羽绒服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抑菌”或“抗菌”羽绒服由于添加了一些助剂,使得羽绒产生了自洁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羽绒服的微生物二次污染问题,并大大提高了羽绒服穿着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绿色(抑菌)羽绒服和功能(抗菌)羽绒服的出现,丰富了羽绒制品市场,给消费者营造了宽阔的选购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纤维材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服装和所有家用纺织品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随着纤维科技的发展,衣服的色彩将更绚烂,穿着更舒适。食用功能纤维,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健胃护胃、治疗肥胖症等;穿着这些功能纺织品,能抗菌防臭、透湿防水。现有技术中在羽绒纤维与面料纤维里添加甲壳素、纳米助剂,可使羽绒服洗涤60次后依然保持抗菌、环保、不变形的特性。不论是“抑菌生态绒”羽绒服,还是“纳米抗菌绒”羽绒服,其抑菌、抗菌能力虽然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些助剂已经与羽绒或纤维融为一体,只要羽绒或纤维存在,则助剂就会存在,但随着洗涤次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层;所述外层由外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n内层;所述内层由内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n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由抑菌纤维和胶水混合制成,所述粘接层粘接外层和内层并形成羽绒填充隔断;/n其中,抑菌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椰碳纤维40-50份、甲壳素19-25份、抑菌粉体15-23份、海藻酸钠12-24份、精油11-1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层;所述外层由外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
内层;所述内层由内层纤维、抑菌纤维纺织制成;
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由抑菌纤维和胶水混合制成,所述粘接层粘接外层和内层并形成羽绒填充隔断;
其中,抑菌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椰碳纤维40-50份、甲壳素19-25份、抑菌粉体15-23份、海藻酸钠12-24份、精油11-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纤维与抑菌纤维质量比为7-9:1-3,所述外层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涤纶阳离子纤维65-75份和海藻生物基纤维2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纤维与抑菌纤维质量比为3-4:1-2,所述内层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涤纶阳离子纤维60-80份和玉米生物基纤维20-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纤维与胶水质量比为1-2:3-4,且胶水采用热熔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细菌滋生的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粉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超细芦荟粉体60-70份和苦豆子生物碱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明张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