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哈尔滨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48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柱、气囊、针织面和通气孔,所述支撑柱左端封闭,支撑柱内部与右端连通,支撑柱的右端与进气基柱的左端连接并连通,气囊固接在支撑柱上,气囊和支撑柱上均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气囊和支撑柱的连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塑料管的轴线方向将管壁加工出至少两个通孔;步骤二、将塑料管通过所述固定部进行固定;步骤三、使用基于碳纳米线材穿过通孔;步骤四、将碳纳米线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塑料管的两端,能够使受冲击折断的塑料管挂在基于碳纳米制成的复合线材上,便于后续直接修复塑料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为CN101817948A一种大型中空容器用低碳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碳纳米塑料合金大型中空容器专用材料,包括:载体树脂65~90份,无机填充剂10~25份,相容剂1~5份,分散剂0.5~3份,表面活性剂0.1~2份,抗氧剂0.2~1份。低碳纳米塑料合金大型中空容器专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载体树脂、无机填充剂、相容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搅拌物料,温度到95℃~110℃;2)将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挤出、水冷拉条、切粒。该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抗冲击性能、耐候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无法制备小型管状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能够使待添加碳纳米线材的塑料管得到套装方式的固定,以便于制备小型管状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柱、气囊、针织面和通气孔,所述支撑柱左端封闭,支撑柱内部与右端连通,支撑柱的右端与进气基柱的左端连接并连通,气囊固接在支撑柱上,气囊和支撑柱上均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气囊和支撑柱的连通;进一步地,该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还包括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基柱和排气管,排气管固接并连通在进气基柱的下端,管接件固接并连通在进气基柱的右端。进一步地,该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还包括套壳,支撑柱的右端一体连接并连通有套壳,进气基柱的左端内转动连接在套壳内。进一步地,支撑柱的高度能够调节以便于从低处套装塑料管,在高处添加碳纳米线材,适合流水线操作。采用上述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塑料管的轴线方向将管壁加工出至少两个通孔;步骤二、将塑料管通过所述固定部进行固定;步骤三、使用基于碳纳米的复合线材穿过通孔;步骤四、将基于碳纳米的复合线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塑料管的两端。本专利技术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塑料管相对于金属更耐腐蚀,但无金属强度高,当塑料管的管壁内穿入石墨烯线时,且石墨烯线的两端得到固定,当塑料管受到冲击或其他原因弯折破裂,因石墨烯线抗拉伸,可以协助塑料管不被折断。即使冲击力较大塑料管折断,石墨烯线拉伸较长,此时塑料管扔挂在石墨烯线上,便于后续直接修复塑料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显示了支撑柱和气囊配合使用的立体图;图2示意性显示了支撑柱和气囊配合的剖视图;图3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套壳与排气管的连接;图4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套壳转动的传动方式;图5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阀门结构;图6示意性显示了阀门剖视图;图7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高度调节机构;图8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扶正管相关部分;图9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托座的结构;图10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辊子相关部分;图11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辊子与其他部分的位置关系;图12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弧形托结构;图13以立体图示意性显示了弧形托与其他部分的位置关系。图中:支撑柱11、进气基柱12、排气管13、管接件14、气囊15、针织面16、通气孔17、套壳21、减速电机Ⅰ22、带轮23、底环31、阶梯柱32、直柱33、限位板34、加工台41、电动推杆42、弯折基座43、排气柱44、托座51、限位槽52、螺杆53、滑块54、扶正管55、辊子61、轴62、减速电机Ⅱ63、弧形托71、凸条72、导杆73。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另外,第一、第二、第三等等类似描述用于区分而不是用于限定重要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柱11、气囊15、针织面16、通气孔17和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基柱12和排气管13,所述支撑柱11左端封闭,支撑柱11内部与右端连通,支撑柱11的右端与进气基柱12的左端连接并连通,气囊15固接在支撑柱11上,气囊15和支撑柱11上均设有通气孔17,通气孔17用于气囊15和支撑柱11的连通,排气管13固接并连通在进气基柱12的下端,管接件14固接并连通在进气基柱12的右端,气囊15的表面固接针织面16。该部分可以根据图1和2中所示的一个示例性的工作过程是:管接件14与充气设备的气管相连,充气设备在市场上采购已有的常见的打气设备即可,不加以限定,用于向进气基柱12内提供空气,空气依次进入支撑柱11、进气基柱12和气囊15。进一步地,单独通过支撑柱11对塑料管进行支撑局限性较大。通过气囊15可以扩展成相对于支撑柱11更大的柱体。排气管13内设有阀门,阀门打开能够排放气囊15的气体使气囊15缩小,阀门封闭使气囊15保持体积。将塑料管套在支撑柱11上,随后启动气囊15扩展与塑料管的内壁接触,进而能够将塑料管固定。针织面16用于保护气囊15,随着气囊15增大缩小而变化,避免气囊15重复套上或取下塑料管而磨损。塑料管优选在制造时优选通过模具在塑料管的壁上沿轴线形成通孔用于穿入碳纳米线材。碳纳米线材可以是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复合线材,例如与金属复合,塑料管的横截面图为环形图形构成的两个圆形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小圆形,两个小圆形优选镜像分布。塑料管相对于金属更耐腐蚀,但无金属强度高,当塑料管内穿入石墨烯线时,且石墨烯线的两端得到固定,可以是固定在塑料管的两端或者是将石墨烯线的两端固接在其他位置例如其他管路上,当塑料管受到冲击或其他原因弯折破裂,因石墨烯线抗拉伸,可以协助塑料管不折断,即使冲击力较大塑料管折断,石墨烯线拉伸较长,此时塑料管扔挂在石墨烯线上,便于后续直接修复。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定点在塑料管管壁沿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行穿线,该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还包括套壳21、减速电机Ⅰ22和带轮23,支撑柱11的右端一体连接并连通有套壳21,进气基柱12的左端内转动连接在套壳21内,套壳21和减速电机Ⅰ22的输出轴和上固接带轮23,两个带轮2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该部分可以根据图3和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相对于支撑柱(11)的周向方向扩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相对于支撑柱(11)的周向方向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通过充气扩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材质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支撑柱(11)连通,支撑柱(11)与进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气机构能够向支撑柱(11)内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上设有排气管路用于排放支撑柱(11)内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纳米塑料复合材料加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