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32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包括进酸槽、设置在所述进酸槽一端的、并与所述进酸槽连通的稀释槽,设置在所述稀释槽内的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下方的、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对称的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上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一端的、并与所述稀释槽连通的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端的出酸槽;通过第一导流板配合第二导流板协同作用,从而对硫酸进行分流,并使得位于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硫酸流动速率加快,利于将进水管中加入的工艺水与硫酸混合而产生大量热量带走,还利于硫酸经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后混合,使得硫酸温度分布更均匀,便于配合冷却槽将硫酸的热量吸收。酸的热量吸收。酸的热量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硫酸生产制酸过程中,吸收塔采用98%浓硫酸吸收SO3制取硫酸,循环酸在吸收了SO3后硫酸浓度会升高,为控制循环酸浓,制取符合要求浓度的产品硫酸,需要向吸收塔循环槽加水,以稀释、控制循环槽中硫酸浓度。
[0003]而在现有的循环槽中,多采用直接将水通入硫酸中,但是,由于水与硫酸反应剧烈,将会释放大量热量,并在温度集中且较高的情况下形成酸雾,而酸雾具有强腐蚀性,将会腐蚀进水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避免热量集中、避免酸雾形成和散热效率高的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包括进酸槽、设置在所述进酸槽一端的、并与所述进酸槽连通的稀释槽,设置在所述稀释槽内的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下方的、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对称的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上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一端的、并与所述稀释槽连通的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端的、并与所述冷却槽连通的出酸槽。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为直角梯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设置有为半圆形的导流条。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的结构一致。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为L型设置,所述进水管的末端穿过第一导流板,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槽靠近所述稀释槽的一端为收口设置,所述冷却槽外侧设置有冷却机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缠绕在所述冷却槽外的吸热铜管,设置在所述吸热铜管末端的、并与所述吸热铜管连通的水冷排,设置在所述吸热铜管上的、并与所述吸热铜管连通的水泵,设置在所述水冷排上的散热鳍,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鳍侧面的冷却电扇。
[0011]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第一导流板配合第二导流板协同作用,从而对硫酸进行分流,并使得位于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硫酸流动速率加快,利于将进水管中加入的工艺水与硫酸混合而产生大量热量带走,还利于三路的硫酸经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后重新混合,使得硫酸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便于配合冷却槽将硫酸的热量吸收,避免硫酸温度过高而形成酸雾;因此,具有避免热量集中、避免酸雾形成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4]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16]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如图1所示,包括进酸槽1、设置在所述进酸槽1一端的、并与所述进酸槽1连通的稀释槽2,设置在所述稀释槽2内的第一导流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3下方的、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3平行对称的第二导流板4,设置在所述稀释槽2上端的进水管5,设置在所述稀释槽2一端的、并与所述稀释槽2连通的冷却槽6,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6一端的、并与所述冷却槽6连通的出酸槽7。
[0017]所述第一导流板3为直角梯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的一端设置有为半圆形的导流条31,利于稀释槽2上下两侧硫酸与中间的稀硫酸混合,提高流动速率;所述第二导流板4与第一导流板3的结构一致,从而在第一导流板3与第二导流板4之间形成硫酸加速区,从而提高硫酸的流速。
[0018]所述进水管5为L型设置,所述进水管5的末端穿过第一导流板3、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之间,利用高流速的硫酸冲洗工艺水与硫酸混合形成的大量热量,避免局部过热,所述进水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51,避免硫酸倒灌到进水管5中,从而腐蚀进水管5。
[0019]所述冷却槽6靠近所述稀释槽2的一端为收口设置,利于混合硫酸,使得硫酸的热量分布均匀,所述冷却槽6外侧设置有冷却机构61,利用冷却机构61吸收硫酸产生的热量,避免硫酸温度过高而形成酸雾;所述冷却机构61包括缠绕在所述冷却槽6外的吸热铜管611,设置在所述吸热铜管611末端的、并与所述吸热铜管611连通的水冷排612,设置在所述吸热铜管611上的、并与所述吸热铜管611连通的水泵613,设置在所述水冷排612上的散热鳍614,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鳍614侧面的冷却电扇615。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51的型号为H14W

16P,所述水泵613的型号为25WBZ3

10。
[0021]工作原理:首先,硫酸通过进酸槽1进入稀释槽2,在稀释槽2中被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分流,位于第一导流板3上方和第二导流板4下方的硫酸流速保持不变,而位于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之间的硫酸由于随着向前流动而第一导流板3与第二导流板4之间的横截面积逐步变小,从而使得硫酸流速变快,并配合进水管5的进水,利用高流速的硫酸快速带走热量,避免局部过热。
[0022]随后,利用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的导流条31和冷却槽6的收口设置,使得三路硫酸汇集并混合,从而使得热量均匀的分布。
[0023]最后,硫酸进入冷却槽6,而循环水利用水泵613将低温的通入吸热铜管611中,并在吸热铜管611与冷却槽6接触段吸收硫酸的热量,避免硫酸温度过高而形成酸雾,随后循环水回流到水冷排612中,水冷排612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鳍614上,而冷却电扇615则增大散热鳍614附件的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率。
[002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第一导流板配合第二导流板协同作用,从而对硫酸进行分流,并使得位于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硫酸流动速率加快,利于将进水管中加入的工艺水与硫酸混合而产生大量热量带走,还利于三路的硫酸经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后重新混合,使得硫酸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便于配合冷却槽将硫酸的热量吸收,避免硫酸温度过高而形成酸雾;因此,具有避免热量集中、避免酸雾形成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0025]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酸槽、设置在所述进酸槽一端的、并与所述进酸槽连通的稀释槽,设置在所述稀释槽内的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下方的、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对称的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上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稀释槽一端的、并与所述稀释槽连通的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端的、并与所述冷却槽连通的出酸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为直角梯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设置有为半圆形的导流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用吸收塔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启发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曲江区祥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